-
公开(公告)号:CN1115029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0338169.3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集成度动圈式电磁直驱计量泵,包括位移传感器、连接板、端盖,外磁轭、内磁轭、线圈、骨架、永磁阵列、连接盘、缸体、膜片、膜片压盘、膜片压板、簧片阀坐、簧片,其特征在于:外磁轭与内磁轭之间为气隙,采用Halbach永磁阵列层增强气隙磁场,磁轭、端盖、缸体、膜片压板、簧片阀坐固连,做定子;线圈组绕制在骨架上置于气隙中,骨架通过连接盘与膜片压盘直接驱动膜片往复运动,做动子;膜片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使得计量泵不工作时膜片位于吸液的起点位置,控制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反馈信号对计量泵膜片位置进行实时控制;两相同的簧片阀坐装配簧片之后相对装配,形成进/出液单向阀;本发明有效提升计量泵的集成度以及计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9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010338843.8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动圈式电磁直驱柱塞泵,包括位移传感器、连接板、端盖、外磁轭、内磁轭、线圈、骨架、永磁阵列、液压缸体、活塞、复位弹簧、阀块、出液阀以及进液阀,其特征在于采用由轴向充磁永磁体和径向充磁永磁体相互交替紧贴排布构成Halbach永磁阵列层表贴于外磁轭内测或内磁轭外侧,外磁轭与内磁轭之间为气隙,磁轭与端盖、液压缸体固连,作柱塞泵定子;线圈组绕制在骨架上置于气隙中,骨架与活塞集成,作柱塞泵动子;线圈组轴向长度小于对应的径向充磁永磁体轴向长度,控制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反馈信号对柱塞泵动子位置进行实时控制,复位弹簧使得柱塞泵不工作时活塞位于吸液的起点位置。本发明有效提升液压泵的工作效率及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41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5254.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B60W50/00 , B60W60/00 , B60W3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前馈和预测LQR自动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方法及实验装置,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模型:建立自动驾驶车辆二自由度横向动力学模型;构建前馈LQR控制器:根据二自由度横向动力学模型构建前馈LQR控制器;建立预测控制器:根据模糊控制算法建立基于实时车速‑曲率的模糊自适应预测时间,基于恒定转弯率和速度幅度模型设计预测控制器;建立前馈+预测LQR控制器:根据前馈LQR和预测控制器建立横向前馈+预测LQR路径跟踪控制器;实验装置,根据上述的基于前馈和预测LQR自动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方法,基于Labview与Simulink的CAN通信搭建;解决自动驾驶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跟踪精度与稳定性难以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9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4503.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辆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规划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采集与检测智能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并结合智能车辆的自身状态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执行避障;步骤2:若判断需要执行避障,则基于换道模型添加无碰撞约束条件与动力学约束条件对B样条算法进行改进,以生成可行路径簇;步骤3: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机制,根据多指标综合评价机制在可行路径簇中进行筛选,以得到实时最优路径;规划系统包括环境感知模块、决策模块、路径生成模块与最优路径筛选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车辆避障路径规划技术通常缺乏综合考虑,会影响避障的效果和避障执行过程的顺利开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55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09290.X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行星齿轮机构及双电机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用驱动系统,其特征为通过双行星轮系、调速电机组成电子变速ECVT系统,此系统的机械结构去除了牙盘齿片、拨链器、飞轮等传统变速结构。整车控制器依据控制策略,确定双行星齿轮组及双电机的工作模式。重载爬坡、加速工况,双电机共同输出功率参与驱动;低负载工况,B电机不工作,控制A电机可实现一定范围内无级变速,且可以保持踩踏频率和力矩在适宜的区间,提升骑乘舒适性;滑行或制动减速工况,A电机不工作,B电机切换为再生制动模式,实现制动能量回收并提供再生制动力。助力车滑行时,单向离合器会阻断行星齿轮支架到脚踏的动力传递,防止出现脚踏“打脚”问题,避免意外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941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232628.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动式飞轮与燃料电池复合储能系统属于电动车车载能源领域,其特征在于能够兼顾车辆对车载储能装置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系统效率以及长使用寿命要求。车辆起步工况下,借助飞轮电池高功率密度优势,可弥补燃料电池启动时间长劣势;中高驱动需求功率下,复合储能系统工作于双能源供给模式,借助飞轮电池高功率密度优势,不仅可满足整车功率需求,而且可防止燃料电池大电流放电,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系统工作效率;低驱动需求功率下,电动式飞轮不参与整车驱动,整车控制器对飞轮调速电机进行适时控制,以提高复合能源系统效率;制动工况下,借助飞轮电池瞬时高功率回馈优势,可回馈整车制动能量,提高整车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2320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232230.3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动式飞轮、燃料电池及锂电池的复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能够兼顾车辆对储能系统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以及长使用寿命要求。车辆起步工况下,借助飞轮电池和锂电池高功率密度优势,可弥补燃料电池启动时间长劣势;中高驱动需求功率下,借助飞轮电池和锂电池高功率密度优势,不仅可满足整车功率需求,而且可防止燃料电池大电流放电,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制动工况下,借助飞轮电池和锂电池高功率回馈优势,可回馈整车全部或部分制动能量,提高整车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853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79507.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模块集成式主动配流的电磁直驱伺服泵,包括:第一阀块、集成于第一阀块底部的三通开关阀、对称安装于第一阀块和三通开关阀两侧的两个电磁直驱伺服泵模块;两个电磁直驱伺服泵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泵单元、第二阀块、阀单元、泵阀连接体和两个动圈式电磁直线作动器,两个动圈式电磁直线作动器垂直安装于泵阀连接体的一端,并分别同轴连接泵阀连接体另一端的泵单元和阀单元,第二阀块内置安装于泵单元和阀单元中间。本发明的双模块集成式主动配流的电磁直驱伺服泵可根据压力传感器信号切换工作模式,低速轻载下使用单模块驱动,高速轻载下使用双模块串联驱动,低速重载下使用双模块协同驱动,提高伺服泵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5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54615.4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飞轮的多动力源混合动力装置控制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控制领域,其特征在于能够整车控制器发出的信号控制混合动力装置运行于多种模式,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离合器分离,运行于单电机驱动或再生制动模式;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离合器结合,运行于双电机驱动或再生制动模式;第一离合器结合第二离合器结合,运行于双电机飞轮联合驱动或再生制动模式,多种模式切换避免了车辆在负载突变和大负荷工况下动力电池过充或过放等问题,提高了车辆的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785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39155.8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电飞轮混合动力系统制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控制领域,其特征在于能够依据车辆、电机、飞轮状态,控制混合动力系统运行于多种制动模式。在低制动需求功率下,控制第二动力源电机参与再生制动,增加了制动能量回收率;在中等制动需求功率下,控制第一动力源电机和第二动力源电机两者参与车辆的再生制动,提高了汽车行驶的经济性和汽车连续行驶里程;在高需求制动功率需求下,控制器控制第一动力源电机、第二动力源电机和飞轮联合参与车辆的再生制动,提高了电池的运行效率并且保证了飞轮的能量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