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194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463443.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40 , G06V40/20 , G06V40/16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0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0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安全施工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视频信息行为模式识别的施工安全判别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设定工作区域内人员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以及隧道施工效果图;提取彩色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信息并与预设人脸特征模板的匹配程度来确定人员身份,进而跟踪人员来判断已确定身份的人员是否离开正常工作区域;提取已确定身份的深度图像中的人体骨骼节点信息,并基于行为判别模型识别出人员行为,进而与违规信息库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对比,实时判断人员的违规行为;基于隧道施工效果图及施工效果检验模型,实时判断当前隧道施工是否符合预期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6378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16605.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24 , E01C3/04 , E01C3/06 , E01C21/00 , E02D3/12 , E02D3/10 , E02D27/35 , E02D31/14 , C09K17/40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胶凝材料领域,涉及高寒地区路基湿度调控的疏水型凝胶材料及制备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对地基表层进行清表、压实处理;S2:制备疏水型胶凝材料;S3:将疏水型胶凝材料与土料混合、铺设,形成第一层疏水性改良路基;S4:在疏水性改良路基的表面继续铺设素土;S5:在素土路基顶部表层铺设疏水型胶凝材料,形成第二层疏水性改良路基;S6:在第二层疏水性改良路基的表面继续铺设路面结构。本发明结合荷叶仿生原理及高分子聚合技术,将疏水型凝胶材料分层铺设在路基内部,可以阻止毛细作用及水分入渗同时对土体加固,进而避免公路病害的发生;解决了高寒地区公路路基服役期间受干湿循环及冻融循环的影响出现的病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519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847256.5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直径盾构掘进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盾构机运行参数、地质地层参数和隧道几何参数,基于训练完毕的预测模型得到地表沉降预测值;其中,预测模型在训练时,根据预处理后的盾构机运行参数、地质地层参数和隧道几何参数,与地表沉降之间的关系,确定相关系数满足需求的参数作为预测模型的样本数据集,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到训练数据,预测模型输出地表沉降预测值,经验证后得到训练完毕的预测模型。考虑影响地表沉降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及规则,筛选出一部分参数并结合带有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实现施工期间对地表沉降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84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196958.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列车行进过程中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声波传感的列车状态判识及警告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分布式光纤、光电解调仪、远程分析子系统和实时调度控制子系统;所述分布式光纤埋设于列车轨道两旁,所述分布式光纤上设置有分布式声波传感,分布式声波传感用于采集相应位置处的干涉信号并传送至光电解调仪进行解调,得到传相应位置处的振动信号并送至远程分析子系统;所述远程分析子系统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得到列车状态信息,并将列车状态信息传送至实时调度控制子系统,所述实时调度控制子系统用于对列车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并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进行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90961.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爆破震源的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系统及方法,包括:采集装置,用于在预报循环中采集每个开挖循环内爆破震源处的地震波;传输装置,用于将地震波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由中继设备传输至无线覆盖区域,以在无线覆盖区域汇集各个爆破震源处的地震波数字信号,将地震波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传输至分析装置;分析装置,用于对地震波模拟信号基于临灾阀值辨识方法进行临灾判断,得到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结果将掌子面爆破震源作为主动震源,通过无线检波器,采用相同检波器接收和多次激发进行采集的探测方式采集爆破地震波,通过无线传输将地震波传送到主机后进行地质灾害的临灾判识,达到地质灾害提前预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1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5042.4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前方含水溶洞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位含水溶洞的初始边界;步骤2:在掌子面中,沿步骤1定位的初始边界,设置多个排水测点,在步骤1定位的初始边界所形成的区域的中心位置设置排水测点;步骤3:对每个排水测点处的排水流量、流速信息进行采集;步骤4:对步骤3所有排水测点处的测量值进行曲线拟合,拟合出掌子面前方的含水溶洞的边界,采用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方便快捷,测量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89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23058.3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滑坡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模型箱:模型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造浪机构及消浪机构;造浪机构:包括竖向固定设置在模型箱内部的滑轨,滑轨与造浪箱滑动连接,造浪箱与造浪驱动机构连接,造浪箱位于消浪机构所在一侧的侧部箱壁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消浪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消浪滚筒,消浪滚筒与消浪驱动机构连接;监测机构:包括用于埋设在相似材料内部的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光纤串联,光纤与光纤调节仪连接,使用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对研究海底滑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55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45928.0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不良地质体微震超前探测系统及方法,解决了超前地质预报和微震监测独立监测和定位不准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处理器、采集终端、设置于隧道一侧的微震监测检波器序列、设置于隧道另一侧的超前探测检波器序列以及设置在掌子面沿隧道轴线上的震源;所述微震监测检波器序列和超前探测检波器序列分别通过传输光缆与采集终端连接,将采集的微震信息传输给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对接收到的微震信息进行筛分处理后,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对筛分后的微震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反演成像,实现了对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定位以及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演化态势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6711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00493.7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突涌水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突涌水时间倾向性预警系统、突水破裂通道定位识别系统;突涌水时间倾向性预警系统的前兆信息监测系统与远程无线传输系统进行通讯;信息融合预警系统将多途径获取的突涌水灾害多源异构进行深度融合分析与预测预警;突水破裂通道定位识别系统的前兆信息监测系统采集突水通道形成过程中岩体破裂产生的微震信号以及物理前兆信息;信息融合定位系统以微震信息为主,联合物理前兆信息,来判识防突结构破裂通道的位置;突水位置判识预警系统,根据防突结构破裂通道的位置,结合视频监控中防突结构的揭露情况,确定突涌水灾害的发生位置,为指导施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797738.8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内部应力分布式监测装置及施工方法、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杆件和设置在支撑杆件外侧的耦合基座,所述耦合基座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交错排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每个第二凹槽内均布设有传感光纤;该方法包括:将隧道围岩内部应力分布式监测装置安置在隧道围岩钻孔内部;待隧道围岩内部应力分布式监测装置安置在围岩钻孔后,对围岩钻孔进行封孔注浆处理;位于围岩钻孔内的监测装置中传感光纤受到纵向或横向的应力变化后,发生布里渊背向散射;布里渊散射测量仪测量传感光纤的变化量后,进行数据解析,确定围岩内部应力沿装置走向的应力变化位置和大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