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生物质气化和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00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535240.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于泽庭 梁文兴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集成生物质气化和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系统,其包括顶循环系统和底循环系统;顶循环系统包括生物质气化系统,其依次通过净化分离装置和空气预热器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相耦合;底循环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动力循环系统;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用于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阳极出口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动力循环系统通过二氧化碳预热器和二氧化碳锅炉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阴、阳极烟气废热进行直接回收;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通过二氧化碳锅炉和热水换热器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阴极烟气废热进一步回收。

    一种基于生物质高效利用负碳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5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41238.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高效利用负碳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生物质气化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阳极电解产物分为三部分,分别作为生物质气化原料、氧化剂和氧气存储;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产物与氧化剂燃烧做功后,一部分提供给生物质气化装置作为原料,另一部分提供给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作为电解原料;本发明通过BG‑SOFC发电系统和SOEC共电解系统的协调控制,该系统除可实现高效率发电外,还能对烟气中CO2和H2O以及其包含的能量充分回收,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负碳排放。

    一种充分利用光伏热和地热能的多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0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7178.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光伏热和地热能的多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多联供系统通过聚光光伏系统、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跨临界CO2循环系统和与喷射式制冷耦合的卡琳娜循环系统的耦合运行,实现冷、电以及热水联供;所述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用于将聚光光伏系统产生的光伏废热转化为冷能,所述跨临界CO2循环系统用于利用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产生的冷能,使CO2蒸汽温度降低,提高透平涡轮机发电效率;冷水经过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高低压吸收器和kalina循环系统中冷凝器散出的热量,作为热水供应;所述与喷射式制冷耦合的卡琳娜循环系统用于利用跨临界CO2循环系统中的透平排气的热量使氨溶液汽化产生浓氨蒸汽,浓氨蒸汽进入透平膨胀机产生电力。

    一种多系统耦合的热电水联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3699.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耦合的热电水联供系统及方法,包括太阳能系统、水电解槽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热泵系统和膜蒸馏系统;所述太阳能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为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所述水电解槽系统利用太阳能系统提供的电能制取氢气,提供给燃料电池系统;所述膜蒸馏系统的料液处理水利用太阳能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热量制取可饮用淡水;所述热泵系统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与膜蒸馏系统耦合;本发明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太阳能系统、水电解槽、燃料电池系统、热泵系统和膜蒸馏系统集成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温度匹配效果,可实现提供电能、可饮用淡水、生活热水以及储能的目的。

    一种基于生物质气化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4426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61278.6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气化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联供系统,包括气化炉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二空气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尾气出口依次与第四换热器、气化炉连接,气化炉设置生物质进口,气化炉的合成气出口与第二空气换热器连接,空气换热器的合成气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进口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尾气出口依次与第四换热器、气化炉连接,气化炉的阴极尾气出口依次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动力循环系统、卡琳娜循环系统连接。解决了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问题。实现烟气废热的充分回收利用。

    一种低能耗捕集二氧化碳的多联供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2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740082.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于泽庭 梁文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能耗捕集二氧化碳的多联供系统和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燃料电池SOFC、燃烧室、第一混合加热器、空气再热器、热水换热器、冷凝换热器、二氧化碳压缩机、CO2换热器、蓄冷器;燃料电池SOFC的阳极气体出口与燃烧室连接,燃烧室的气体出口依次连接混合加热器、空气再热器、热水换热器、冷凝换热器,使燃烧室排出的气体释放热量;LNG储液罐,LNG储液罐液体出口与CO2换热器的冷凝介质入口连接,CO2换热器的冷凝介质出口与蓄冷器连接。在进行冷、热、电联供的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和冷凝水的回收,既保证了较高的联供效率和发电效率,又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

    一种多系统耦合的热电水联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6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383699.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耦合的热电水联供系统及方法,包括太阳能系统、水电解槽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热泵系统和膜蒸馏系统;所述太阳能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为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所述水电解槽系统利用太阳能系统提供的电能制取氢气,提供给燃料电池系统;所述膜蒸馏系统的料液处理水利用太阳能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热量制取可饮用淡水;所述热泵系统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与膜蒸馏系统耦合;本发明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太阳能系统、水电解槽、燃料电池系统、热泵系统和膜蒸馏系统集成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温度匹配效果,可实现提供电能、可饮用淡水、生活热水以及储能的目的。

    一种基于生物质气化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44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361278.6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气化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联供系统,包括气化炉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二空气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尾气出口依次与第四换热器、气化炉连接,气化炉设置生物质进口,气化炉的合成气出口与第二空气换热器连接,空气换热器的合成气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进口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尾气出口依次与第四换热器、气化炉连接,气化炉的阴极尾气出口依次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动力循环系统、卡琳娜循环系统连接。解决了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问题。实现烟气废热的充分回收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