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质高效利用负碳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5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41238.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高效利用负碳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生物质气化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阳极电解产物分为三部分,分别作为生物质气化原料、氧化剂和氧气存储;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产物与氧化剂燃烧做功后,一部分提供给生物质气化装置作为原料,另一部分提供给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作为电解原料;本发明通过BG‑SOFC发电系统和SOEC共电解系统的协调控制,该系统除可实现高效率发电外,还能对烟气中CO2和H2O以及其包含的能量充分回收,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负碳排放。

    一种膜蒸馏组件、混合式膜蒸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36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302468.0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蒸馏组件、混合式膜蒸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包括带有通道的壳体和位于通道内的微孔膜,微孔膜将通道划分为并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远离微孔膜的一侧、第二通道内远离微孔膜的一侧均设有凸起部,凸起部沿通道轴向依次布置有多个,形成作用于通道内水体的扰动结构;针对目前膜蒸馏组件稳定性差、能耗高和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在带有通道的壳体结构内布置微孔膜进行水体的膜蒸馏,壳体对微孔膜结构进行加固,壳体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部,利用凸起部对低温侧和高温侧分别进行水体扰动,从而提高水体所携带水蒸汽穿过微孔膜进入低温侧的效率,保证微孔膜对水体的蒸发过滤效果。

    耦合燃料电池-热电制冷-膜蒸馏的多联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4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80999.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燃料电池‑热电制冷‑膜蒸馏的多联供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料电池模块、热电发生器模块、膜蒸馏模块以及多个热电制冷器模块;燃料电池模块、热电发生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依次连接,带有余热的燃料电池模块电堆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热电发生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降温后,再次进入燃料电池模块,对电堆进行循环冷却;膜蒸馏模块包括至少一级膜蒸馏组件、料液箱和渗透液箱,料液箱的料液出口依次与第二热电制冷器模块、第三热电制冷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的热侧面以及每一级膜蒸馏组件的高温料液入口相连;膜蒸馏组件的渗透液出口依次与第二热电制冷器模块的冷侧面和渗透液箱连接,渗透液箱连接淡水用户。

    一种多系统耦合的热电水联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3699.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耦合的热电水联供系统及方法,包括太阳能系统、水电解槽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热泵系统和膜蒸馏系统;所述太阳能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为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所述水电解槽系统利用太阳能系统提供的电能制取氢气,提供给燃料电池系统;所述膜蒸馏系统的料液处理水利用太阳能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热量制取可饮用淡水;所述热泵系统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与膜蒸馏系统耦合;本发明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太阳能系统、水电解槽、燃料电池系统、热泵系统和膜蒸馏系统集成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温度匹配效果,可实现提供电能、可饮用淡水、生活热水以及储能的目的。

    太阳能-温泉-热泵耦合多级膜蒸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9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9084.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太阳能‑温泉‑热泵耦合多级膜蒸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膜蒸馏水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原料水热泵系统,被配置为通过热泵系统对获取的温泉水和/或苦咸水进行预热;多级膜蒸馏系统,被配置为获取预热后的温泉水和/或苦咸水进行膜蒸馏,利用热泵系统对膜组件冷侧进行冷凝;回热系统,被配置为获取膜蒸馏后膜组件热侧的料液进行加热并重新输入多级膜蒸馏系统;蒸馏后处理系统,被配置为膜蒸馏后的冷凝水和高浓度料液废水进行处理加工后输出产品。利用太阳能、温泉地热与热泵耦合驱动膜蒸馏系统,达到将温泉与苦咸水经济节能、高采收率地净化提纯并处理为饮用水的目的。

    耦合燃料电池-热电制冷-膜蒸馏的多联供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417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580999.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燃料电池‑热电制冷‑膜蒸馏的多联供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料电池模块、热电发生器模块、膜蒸馏模块以及多个热电制冷器模块;燃料电池模块、热电发生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依次连接,带有余热的燃料电池模块电堆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热电发生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降温后,再次进入燃料电池模块,对电堆进行循环冷却;膜蒸馏模块包括至少一级膜蒸馏组件、料液箱和渗透液箱,料液箱的料液出口依次与第二热电制冷器模块、第三热电制冷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的热侧面以及每一级膜蒸馏组件的高温料液入口相连;膜蒸馏组件的渗透液出口依次与第二热电制冷器模块的冷侧面和渗透液箱连接,渗透液箱连接淡水用户。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便携式冷热一体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7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0085757.4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便携式冷热一体机及方法,涉及热电制冷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半导体制冷元件,半导体制冷元件位于箱体的安装腔内,安装腔将箱体内的冷室和热室分隔;半导体制冷元件的冷端和半导体制冷元件的热端分离,并通过导线连接,冷端为变截面结构以降低焦耳热,冷端与冷室换热,热端为等截面结构并与热室换热;针对目前半导体制冷器工作时热端热量浪费以及冷热量不均、难以进行合理准确的控制调节的问题,将冷端和热端进行分离并隔热,对冷端采用变截面结构、在热端使用等截面结构,有效降低冷端和热端的冷热量差,提高热端热量利用率;增加温度传感器结合控制器实现反馈控制,对半导体制冷元件实现准确控制调节。

    一种分体式热电制冷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25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6441.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热电制冷器,其中的一种分体式热电制冷器包括冷端热电元件P1、N1和热端热电元件P2、N2,冷端热电元件P1、N1与热端热电元件P2、N2分别采用不同的热电材料,每一组冷端的热电元件P1与每一组热端的热电元件P2成对布置且通过铜柱连接,每一组冷端的热电元件N1与每一组热端的热电元件N2成对布置且通过铜柱连接。通过铜柱将一对P型热电元件和一对N型热电元件分离,避免由于冷热端热传导给热电制冷器制冷和制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冷热端安装的灵活性;在冷端使用变截面的热电元件,在热电制冷器的热端使用等截面的热电元件,减少焦耳热和材料导热对热电制冷器的影响。

    一种膜蒸馏组件、混合式膜蒸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3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02468.0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蒸馏组件、混合式膜蒸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包括带有通道的壳体和位于通道内的微孔膜,微孔膜将通道划分为并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远离微孔膜的一侧、第二通道内远离微孔膜的一侧均设有凸起部,凸起部沿通道轴向依次布置有多个,形成作用于通道内水体的扰动结构;针对目前膜蒸馏组件稳定性差、能耗高和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在带有通道的壳体结构内布置微孔膜进行水体的膜蒸馏,壳体对微孔膜结构进行加固,壳体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部,利用凸起部对低温侧和高温侧分别进行水体扰动,从而提高水体所携带水蒸汽穿过微孔膜进入低温侧的效率,保证微孔膜对水体的蒸发过滤效果。

    一种发动机余热驱动冷热电氢联供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2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180524.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余热驱动冷热电氢联供系统及工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的问题,具有实现梯级高效利用发动机烟气余热和缸套水余热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余热驱动冷热电氢联供系统,包括甲醇水蒸气重整单元,包括缸套水余热换热器、甲醇重整反应器,缸套水余热换热器用于预热甲醇溶液,预热后在甲醇重整反应器通过发动机烟气余热提供的热量发生甲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生成重整气,通过重整气分离出氢气并捕集二氧化碳;制冷供热单元,与甲醇重整反应器连接,利用甲醇重整反应器出口处的烟气余热梯级进行制冷和供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