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2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21883.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H04W64/00 , H04W4/33 , H04B10/116 , H04B17/318 , G01S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指纹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待测区域均匀等分,建立直角坐标系;2在参考点连续测量LED的光信号强度;3剔除明显误差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测量值;4抽取若干参考点数据值;5预测未知参考点的信号强度;6构建完整的指纹库。本发明通过采集光信号强度值,提取少数的光信号强度值,结合光信号传播模型,构建虚拟的指纹库,并在精度方面与真实指纹库接近,时间大大缩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9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915074.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3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风冷和液冷耦合的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参数控制方法,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安装了翅片,电池组的下端设置有液冷板,液冷板连接有水泵和换热器,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空调单元和压缩机;液冷板的上端设置电池外壳,电池包外壳的一侧设置若干个风扇,电池包外壳另一侧设置有进气格栅。风扇可对电池进行初步降温,然后风冷耦合液冷系统强化散热;PSA控制器用于耦合模式下优化风扇、压缩机和水泵的转速,利用PSA优化算法计算得到最优的风扇的输出转速、压缩机的输出转速和水泵的输出转速,从而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热管理执行系统能耗,为实际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效的优化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5067.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59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参数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独立式相变换热装置、水泵、电磁阀、冷凝器、压缩机、换热器和电池包;其中,独立式相变换热装置、电磁阀、水泵和电池包构成相变加热、降温回路;换热器、电磁阀、电池包、压缩机和冷凝器构成液冷回路;所述独立式相变换热装置内铺设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上连接有翅片,独立式相变换热装置内剩余空间填满相变材料;PRA控制器与压缩机和水泵电性相连,利用PID寻路算法计算得到最优的水泵和压缩机的转速,保证了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同时使得电池的能耗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151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46948.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合肥澎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396 , G01R31/387 , G01R31/367 , G06N3/084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池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云平台上,通过绘制电池的Z分数时间曲线,算出代表性电池单元和差异性最大的电池单元,采用FFRLS‑I EKF算法对代表性电池单元进行实时荷电状态估计,估计出的荷电状态即可看作电池组荷电状态,通过BP神经网络计算得到荷电状态估计误差E,BMS根据电池组荷电状态初步估计和估计误差计算最终电池组荷电状态,为了应对电池老化带来的影响,方法引入了重选时间间隔机制,每隔一段时间重新选择代表性电池单元和差异性最大的电池单元,使得电池组荷电状态的估计精度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系统运算方面也节省了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4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40144.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用储能电池管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确定多个目标储能电池,划分多个固定储能电池和多个主动活动电池;计算多个固定储能电池的充电评价数值;优先进行活动储能充电;在主动充电数量小于预设的标准充电数量,进行排列储能充电;在主动充电数量和可行充电数量均小于标准充电数量时,进行被动活动充电广播。能够划分固定储能电池和主动活动电池,计算多个固定储能电池的充电评价数值,进行充电排列,并进行充电数量的比较,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充电控制,结合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储能电池管理,打破电池管理有限与封闭的范围,提升电池管理的均衡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07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1274.1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H01M50/289 , H01M50/249 , H01M50/24 ,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10/63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安全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结构、防护箱、恒温器、装配腔、缓冲结构,定位结构安装于防护箱的左右两侧;本发明由缓冲结构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强化板一、二的位置能将装配腔前后端进行覆盖,使得结合防护箱的配合能将动力电池完全限定在装置内部,防止了前后端暴露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部区域,同时利用一号、二号缓冲板的辅助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缓冲板可将冲击力进行吸收减轻,同时防护箱与强化板一、二的碳钢材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动力电池的保护,使之能够完全撞击时,异物及冲击力直接传入动力电池区域而造成的动力电池受损产生的异常失火及爆炸情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277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3198.3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合肥澎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基于云平台留存历史数据的动力电池再利用分选方法,涉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本发明通过车端BMS及其它嵌入式电池监控设备获取动力电池历史数据,通过云端云平台和数据库分析和留存历史数据,增加了运算能力,分析动力电池历史数据,提取特征,确定动力电池服役时长和等效循环圈数,根据历史特征数据,描绘特征变化曲线,刻画动力电池老化模式,后续再利用厂家测试退役动力电池当前性能状态参数,利用聚类或分类算法结合曲线相似度计算算法,确保当前状态参数,历史老化特征变化曲线和老化程度接近的退役动力电池为一类。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21448.9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6 , F24F11/88 , F24F11/89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温度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温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室内温度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建模方法用于构建考虑多个实体结构的建筑房间的温度模型,包括获取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获取实体结构在其一维导热方向上各个节点的导热控制方程式;获取上述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和导热控制方程式两者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联立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和导热控制方程式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构建温度模型。通过该建模方法构建的温度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求解室内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228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85271.4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摄像头自清洗装置,主要利用储水箱,水泵,液位检测器和清洗总成壳体内的一系列机械结构,并通过控制面板实现控制人员远程控制摄像头自清洗的功能,除此之外,该装置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此装置减少了人工维护成本,避免了维护人员进行危险的高空作业,且自动化程度高,设计简单,不易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7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93066.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F03B13/00 , F03B3/12 , F03B11/06 , F03B11/02 , F04D13/04 , F04D15/00 , F04D29/18 , F04D29/049 , E21F16/00 , H02J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给排水两用能量回收装置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给水动力单元、发电能量回收单元、排水助力单元、动力输出控制单元。给水动力单元将给水端水的势能转换机械能;发电能量回收单元将给水动力单元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排水助力单元由给水动力单元带动,正常工作时,能够减轻井下排水泵工作负载,排水结束时,具有减小倒流的水对棘轮式叶轮的冲击与棘轮式叶轮倒转对动力输出控制单元产生的影响;动力输出控制单元将给水动力单元产生的能量合理分配给其他单元,提高了系统能量的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