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76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55339.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nventor: 彭宁琦 , 杨建华 , 刘吉文 , 高擎 , 周文浩 , 巨银军 , 史术华 , 陈振明 , 张弦 , 张可 , 迟云广 , 张勇伟 , 王振 , 王记铭 , 脱臣德 , 周光杰 , 冯赞 , 高海亮 , 赵军 , 彭清
IPC: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18 , C21D1/28
Abstract: 一种屈服强度690MPa级高层建筑用钢板的生产方法,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08%~0.16%、Si=0.20%~0.40%、Mn=1.0%~1.5%、P≤0.012%、S≤0.0015%、Al=0.02%~0.05%、Ti=0.012%~0.020%、Nb=0.02%~0.05%、V=0.02%~0.04%、Ni=0.30%~1.20%、Cr=0.40%~0.80%、Mo=0.30%~0.60%、B=0.0015%~0.0020%、N≤0.0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CEV≤0.60%。工艺步骤包括冶炼、连铸、加热、轧制、淬火和回火,优选在淬火前增加正火热处理。通过控制钢板表面和中心差异化淬火温度,使钢板具有高强韧性: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800MPa、断后伸长率≥14%、0℃夏比冲击吸收功≥47J。本发明钢板合金成本低,碳当量较低,可焊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74407.8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06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b‑V‑Ti复合微合金化TMCP型桥梁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桥梁耐候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计为C:0.05~0.07%,Si:0.20~0.40%,Mn:1.10~1.60,Cu:0.15~0.30%,Cr:0.20~0.45%,Ni:0.15~0.40%,(Nb+V):0.03~0.08%,Ti:0.01~0.02%,P≤0.015%,S≤0.005%,Al:0.01~0.03%,N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66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074509.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6/00 , C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火型低屈强比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该桥梁耐候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计为:C:0.05~0.08%,Si:0.20~0.50%,Mn:1.20~1.60%,Cu:0.20~0.40%,Cr:0.20~0.50%,Ni:0.15~0.35%,Nb:0.02~0.05%,V:0.03~0.06%,Ti:0.01~0.03%,P:0.010‑0.025%,S≤0.005%,Al:0.01~0.05%,N:0.0025~0.005%,O:0.0007~0.0021%,B:0.0005~0.0015%,其余为铁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桥梁耐候钢的制造方法为:转炉冶炼、炉外精炼、板坯连铸、连铸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热处理;采用低C‑中Mn‑低N‑(Cr+Ni+Cu)合金化‑(Nb+V+Ti)复合微合金化设计的成分体系,在合理调控合金成分配比的基础上,采用三阶段控轧控冷工艺+加速冷却+中高温回火的综合调控技术,开发了屈服强度高于550MPa的高性能桥梁耐候钢。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5339.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nventor: 彭宁琦 , 杨建华 , 刘吉文 , 高擎 , 周文浩 , 巨银军 , 史术华 , 陈振明 , 张弦 , 张可 , 迟云广 , 张勇伟 , 王振 , 王记铭 , 脱臣德 , 周光杰 , 冯赞 , 高海亮 , 赵军 , 彭清
IPC: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18 , C21D1/28
Abstract: 一种屈服强度690MPa级高层建筑用钢板的生产方法,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08%~0.16%、Si=0.20%~0.40%、Mn=1.0%~1.5%、P≤0.012%、S≤0.0015%、Al=0.02%~0.05%、Ti=0.012%~0.020%、Nb=0.02%~0.05%、V=0.02%~0.04%、Ni=0.30%~1.20%、Cr=0.40%~0.80%、Mo=0.30%~0.60%、B=0.0015%~0.0020%、N≤0.0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CEV≤0.60%。工艺步骤包括冶炼、连铸、加热、轧制、淬火和回火,优选在淬火前增加正火热处理。通过控制钢板表面和中心差异化淬火温度,使钢板具有高强韧性: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800MPa、断后伸长率≥14%、0℃夏比冲击吸收功≥47J。本发明钢板合金成本低,碳当量较低,可焊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84279.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nventor: 彭宁琦 , 杨建华 , 刘吉文 , 高擎 , 周文浩 , 巨银军 , 史术华 , 陈振明 , 张弦 , 张可 , 迟云广 , 张勇伟 , 王振 , 王记铭 , 脱臣德 , 周光杰 , 冯赞 , 高海亮 , 赵军 , 彭清
IPC: C22C33/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1C7/00 , C21C7/10 , C21D1/28 , C21D1/18 , C21D6/00 , C21C7/072
Abstract: 一种高层建筑结构用高强韧钢板的生产方法,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生产技术领域。钢的重量百分组成为C=0.11%~0.13%、Si≤0.15%、Mn=1.20%~1.50%、P≤0.010%、S≤0.002%、Al=0.02%~0.05%、Ni=0.80%~1.0%、Mo=0.20%~0.40%、Ti≤0.005%、Nb=0.02%~0.03%、V=0.12%~0.15%、N=0.010%~0.015%、B≤0.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通过冶炼、精炼、连铸、控轧控冷和热处理工艺,生产的钢板具有高强韧性、低屈强比和良好的抗层状撕裂性能: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690MPa、延伸率≥18%、屈强比≤0.85、‑20℃冲击吸收功≥47J、Z向拉伸断面收缩率≥35%。本发明方法可生产150mm以上特厚板。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74407.8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06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b‑V‑Ti复合微合金化TMCP型桥梁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桥梁耐候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计为C:0.05~0.07%,Si:0.20~0.40%,Mn:1.10~1.60,Cu:0.15~0.30%,Cr:0.20~0.45%,Ni:0.15~0.40%,(Nb+V):0.03~0.08%,Ti:0.01~0.02%,P≤0.015%,S≤0.005%,Al:0.01~0.03%,N
-
公开(公告)号:CN1119619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58919.2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14 , C21D8/02 , C21D9/00 , C21D6/00 , B21B3/02 , B21B15/00 ,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工程结构钢领域。该工程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08~0.09%,Mn:1.4~1.5%,Si:0.08~0.12%,Ti:0.04~0.05%,V:0.06~0.065%,S≤0.004%,P≤0.008%,N≤0.005%,其余为铁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方法对于上述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配合有独特的制备工艺,能够制备出性能佳、成本低的工程结构钢,具备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5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84279.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nventor: 彭宁琦 , 杨建华 , 刘吉文 , 高擎 , 周文浩 , 巨银军 , 史术华 , 陈振明 , 张弦 , 张可 , 迟云广 , 张勇伟 , 王振 , 王记铭 , 脱臣德 , 周光杰 , 冯赞 , 高海亮 , 赵军 , 彭清
IPC: C22C33/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1C7/00 , C21C7/10 , C21D1/28 , C21D1/18 , C21D6/00 , C21C7/072
Abstract: 一种高层建筑结构用高强韧钢板的生产方法,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生产技术领域。钢的重量百分组成为C=0.11%~0.13%、Si≤0.15%、Mn=1.20%~1.50%、P≤0.010%、S≤0.002%、Al=0.02%~0.05%、Ni=0.80%~1.0%、Mo=0.20%~0.40%、Ti≤0.005%、Nb=0.02%~0.03%、V=0.12%~0.15%、N=0.010%~0.015%、B≤0.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通过冶炼、精炼、连铸、控轧控冷和热处理工艺,生产的钢板具有高强韧性、低屈强比和良好的抗层状撕裂性能: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690MPa、延伸率≥18%、屈强比≤0.85、‑20℃冲击吸收功≥47J、Z向拉伸断面收缩率≥35%。本发明方法可生产150mm以上特厚板。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97471.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孵化项目风险评估系统,包括孵化器云端服务器以及均与孵化器云端服务器链接的项目注册模块、项目信息采集模块、人员评价模块、商业模式评价模块、经营数据模块、企业估值模块、项目风险评估模块、显示模块。项目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信息数据;企业估值模块用于通过估算程序估算注册企业的价值;项目风险评估模块用于通过评估程序评估科技型企业的风险;孵化器云端服务器通过主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运行工作;该评估系统能够快速了解所孵化企业项目,对基于非上市企业股权估值及风险投资具有战略性意义,满足了快速筛选、高效指导的工作要求,并为创业团队提供了精准的创业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74509.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6/00 , C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火型低屈强比高性能桥梁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该桥梁耐候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计为:C:0.05~0.08%,Si:0.20~0.50%,Mn:1.20~1.60%,Cu:0.20~0.40%,Cr:0.20~0.50%,Ni:0.15~0.35%,Nb:0.02~0.05%,V:0.03~0.06%,Ti:0.01~0.03%,P:0.010‑0.025%,S≤0.005%,Al:0.01~0.05%,N:0.0025~0.005%,O:0.0007~0.0021%,B:0.0005~0.0015%,其余为铁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桥梁耐候钢的制造方法为:转炉冶炼、炉外精炼、板坯连铸、连铸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热处理;采用低C‑中Mn‑低N‑(Cr+Ni+Cu)合金化‑(Nb+V+Ti)复合微合金化设计的成分体系,在合理调控合金成分配比的基础上,采用三阶段控轧控冷工艺+加速冷却+中高温回火的综合调控技术,开发了屈服强度高于550MPa的高性能桥梁耐候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