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片破碎分选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37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78277.3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片破碎分选装置,在破碎箱的下方依次设有研磨台和磁选箱,电极片从所述破碎箱的电极片进料口,结合自身重力,依次经过所述破碎箱的破碎操作和所述研磨台的研磨操作,到达所述磁选箱,结合风力和磁力作用将粉碎后的粉料被分选为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本发明中借助电极片自身材料的重力进入顺序处理,并按照工艺顺序先后进行破碎和彻底研磨后,在磁力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对破碎后的电极片进行分选,实现对电极片的流水线式高效破碎和分选,提高电极片以及附着材料的回收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片的破碎过程、分离过程中涉及搬运的问题。

    一种具有免疫活性作用的黄大茶多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447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150391.4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免疫活性作用的黄大茶多糖制备方法,包括:将黄大茶样品经热水煎、醇沉、冻干,得一次黄大茶粗多糖;将一次黄大茶粗多糖经分级沉淀获得二次黄大茶粗多糖,再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洗脱、透析、冻干,即得黄大茶多糖。所得的黄大茶多糖的组成为均一的多糖,其单糖组成为吡喃型甘露糖、吡喃型葡萄糖、呋喃型木糖和吡喃型半乳糖醛酸,且吡喃型甘露糖、吡喃型葡萄糖、呋喃型木糖和吡喃型半乳糖醛酸的摩尔比为0.7:0.7:1.2:0.5,且明显了其多糖中糖苷键链接方式,为所述黄大茶多糖为药用质量控制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种废旧锂电池正极片分离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4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50491.1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电池正极片分离装置,包括输送组件、清洗组件和烘干组件,待处理的锂电池正极片由输送组件输送到清洗组件处,经高压水流的冲洗,使得锂电池正极片和附着材料分离并随水流运动,锂电池正极片输送到烘干组件处进行烘干处理,混合附着材料的溶液被收集。本发明利用高压水流对正极片及其附着材料进行冲击达到分离目的,并对分离后的正极片烘干,以便进入下一操作工序,而且混合附着材料的溶液没有受到二次污染,也可以继续进行回收提取其中的各类材料等操作工序,减少了正极片携带的杂质,有利于提高正极片和附着材料的回收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正极片回收处理中附着材料被二次污染或混合降低了回收率的问题。

    一种茶多糖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44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41790.3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大茶调控糖代谢稳态技术领域的一种茶多糖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茶多糖复合物由EGCG、GCG、GA、PGA和茶多糖组成,以其在黄大茶水提取物中的原始比例混合后,其健康效应,即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和糖代谢紊乱的效果,可以达到黄大茶水提取物的80%。重要的是,本茶多糖复合物成分简单,含量仅为黄大茶原茶的15%。此外,本茶多糖复合物不包含咖啡碱等刺激神经类物质,减少对敏感人群肠胃的刺激和睡眠的影响。目标人群通过直接口服该茶多糖复合物,即可直接获得黄大茶原茶的大部分健康效应。总的来说,口服本茶多糖复合物更加直接高效,并且极具便利性。

    一种利用黄茶抑制餐后血糖峰值的方法及黄茶食品

    公开(公告)号:CN116649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43422.2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茶抑制餐后血糖峰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或明确用餐食品中的淀粉含量;在淀粉熟化前按照所述淀粉含量的10%~15%添加黄大茶水提物,共糊化后食用;或将熟化的淀粉与所述淀粉含量的10%~15%黄大茶水提物一同食用;还包括一种黄茶食品,黄大茶的质量为其他各类食品主料所含淀粉基质量总和的10%~15%。发明实现将特定比例的黄大茶加入至淀粉类食品中,相对于不没有添加黄大茶的食品,此种食品具有在餐后稳定血糖的功效,能替代普通的淀粉类食品,成为有效的降低人体血糖的健康食品,无需自行搭配,易于推广。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祁红多糖KBPW1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85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02982.0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祁红多糖KBPW1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涉及植物多糖活性物质及其应用技术领域。该祁红多糖KBPW1可重复一级结构单元含有→4)‑β‑D‑Glcp‑(1→、α‑L‑Araf‑(1→、→3)‑β‑D‑Galp‑(1→、→5)‑α‑L‑Araf‑(1→、→3,5)‑β‑L‑Araf‑(1→、β‑D‑Glcp‑(1→、→4,6)‑β‑D‑Glcp‑(1→、→6)‑β‑D‑Glcp‑(1→八种糖苷键,其由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所述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2.62:1.02:6.36;相对分子质量为3.8×103Da。有益效果:作为抗癌活性成分,能够显著抑制结直肠癌CT26WT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侵袭,降低CT26WT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且对机体毒副作用小,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特异性强、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能够弥补传统癌症治疗手段的不足,可用于抗癌新药的开发。

    一种黑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85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01039.8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茶的活性成分提取和功效研究技术领域。所述黑茶多糖的可重复一级结构单元含有→4)‑α‑D‑GalpA‑6‑O‑Me‑(1→、α‑L‑Araf‑(1→、→3,4)‑β‑D‑Galp‑(1→、3‑O‑Me‑β‑D‑Galp‑(1→、→4,6)‑α‑D‑Galp‑(1→、→5)‑α‑L‑Araf‑(1→、→3,6)‑β‑D‑Galp‑(1→、→2,4)‑α‑L‑Rhap‑(1→八种糖残基,所述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如式1所示。该黑茶多糖具有优异的益生元活性和降糖减脂功效。该制备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获得的多糖纯度高、结构稳定,适合工业规模生产。

    一种具有免疫活性作用的黄大茶多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4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0391.4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免疫活性作用的黄大茶多糖制备方法,包括:将黄大茶样品经热水煎、醇沉、冻干,得一次黄大茶粗多糖;将一次黄大茶粗多糖经分级沉淀获得二次黄大茶粗多糖,再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洗脱、透析、冻干,即得黄大茶多糖。所得的黄大茶多糖的组成为均一的多糖,其单糖组成为吡喃型甘露糖、吡喃型葡萄糖、呋喃型木糖和吡喃型半乳糖醛酸,且吡喃型甘露糖、吡喃型葡萄糖、呋喃型木糖和吡喃型半乳糖醛酸的摩尔比为0.7:0.7:1.2:0.5,且明显了其多糖中糖苷键链接方式,为所述黄大茶多糖为药用质量控制提供了安全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