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24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26033.8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重丘区的多约束连通图分割点云滤波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该适用于复杂重丘区的多约束连通图分割点云滤波方法,通过分析目标区域地物地貌特征,获取目标区域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与DSM数据叠加,采用CloudCompare软件的SOR模块去噪,选择五个多约束连通图约束条件来构造不同地物地貌的多约束连通图,基于匹配性算法筛选复杂重丘区地面点,采用局部平面拟合迭代算法优化地面点集,随后验证激光点云滤波精度,输出复杂重丘区不同地物地貌点云滤波后数据,生成科学性、可靠性的不同地形地貌三维场景专题图。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5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5033.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算法的湿地碳储量计算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采集目标湿地区域的植被样本、土壤样本、水体样本,并通过目标无人机获取目标湿地区域的遥感影像;根据植被样本、土壤样本、水体样本和遥感影像分别计算湿地植被碳储量、湿地土壤碳储量和溶解性有机碳量;对湿地植被碳储量、湿地土壤碳储量和溶解性有机碳量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湿地区域的湿地碳储总量。通过将遥感技术自动获取碳储量所需的遥感影像,智能化地完成了模型构建与计算,提高了碳储量计算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和检测范围,进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降低了检测的工作量和对样本数据的过度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798220.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拆迁区损失补偿评估方法,采集目标拆迁区的建筑物和非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与数据库中的拆迁户信息自动匹配并根据计算模型自动估测出其补偿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目标拆迁区域中信息;步骤二:构建拆迁区建筑物和非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步骤三:将三维模型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拆迁单元信息相匹配;步骤四:根据市场估价法和政府拆迁补偿规定构建建筑物和非建筑物的计算模型,本发明通过倾斜摄影技术自动获取建筑物和非建筑物的影像,智能化地完成了模型构建与计算,提高了拆迁区域建筑物和非建筑物价值估算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了补偿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70905.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斌 , 刘筱 , 张杰胜 , 周浩 , 蔡伟 , 徐志立 , 杨跃杰 , 马勇 , 孙凯 , 张明 , 周春泽 , 王淑敏 , 邓柱 , 万引琪 , 詹迎归 , 丁圣文 , 陈奇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Q10/047 , G06Q50/08 , G06T11/20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土石方调配优化方法,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土石方调配优化方法,采用动态优先集策略改进基本蚁群算法,根据约束条件和地点信息确定地点的访问优先级,以减少算法生成的不可行解。并且针对传统调配表存在的可读性较差的缺点,将调配解决方案绘制成一个详细的矢量指导图,可视化表达调配方案。本发明建立的综合考虑施工次序、方向以及调配量的土石方调配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土石方调配的过程,为技术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提供经济合理、简单易懂的土石方调配方案,达到土石方调配结果趋近于经济上最优、技术上可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503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5529.3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1N21/17 , G06V10/28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蓝藻监测系统及装置,属于水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图谱库,存储有蓝藻生长各个阶段的图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水体图像,生成水体图像集合,实时采集水体样本,并检测水体样本数据;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谱库构建蓝藻生长识别模型,将所述水体图像输入至所述蓝藻生长识别模型中,识别水体图像集合中蓝藻的生长阶段;数据优化模块,用于提取蓝藻识别模型无法识别的水体图像,获取对应的水体样本,采集水体样本的近景图像,根据所述近景图像判定水体中是否存在蓝藻;本发明基于水面的待测图像,自动实时地对蓝藻进行监测,并根据蓝藻的暴发强度结果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98220.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拆迁区损失补偿评估方法,采集目标拆迁区的建筑物和非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与数据库中的拆迁户信息自动匹配并根据计算模型自动估测出其补偿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目标拆迁区域中信息;步骤二:构建拆迁区建筑物和非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步骤三:将三维模型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拆迁单元信息相匹配;步骤四:根据市场估价法和政府拆迁补偿规定构建建筑物和非建筑物的计算模型,本发明通过倾斜摄影技术自动获取建筑物和非建筑物的影像,智能化地完成了模型构建与计算,提高了拆迁区域建筑物和非建筑物价值估算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了补偿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08316.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模型的秸秆综合利用识别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无人机分别获取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目标图像数据;根据低空原始影像数据识别目标农作物的农作物类别;根据高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预测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根据红外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和农作物类别,计算农作物秸秆的燃烧量和还田量;自动分类生成秸秆利用方式统计图表,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的自动识别。通过采集分析目标种植区域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类型的影像数据,计算目标种植区域的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资源量、燃烧量和还田量,可以快速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识别监测,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495033.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算法的湿地碳储量计算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采集目标湿地区域的植被样本、土壤样本、水体样本,并通过目标无人机获取目标湿地区域的遥感影像;根据植被样本、土壤样本、水体样本和遥感影像分别计算湿地植被碳储量、湿地土壤碳储量和溶解性有机碳量;对湿地植被碳储量、湿地土壤碳储量和溶解性有机碳量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湿地区域的湿地碳储总量。通过将遥感技术自动获取碳储量所需的遥感影像,智能化地完成了模型构建与计算,提高了碳储量计算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和检测范围,进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降低了检测的工作量和对样本数据的过度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5082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93312.7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的湿地资产价格估算方法,包括:S1:收集目标湿地区域的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S2:通过地理信息软件对目标湿地区域的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空间数据整合,得到目标湿地区域实物量,建立目标湿地区域实物量清查数据库;S3:根据实物量清查数据库建立资产价格估算体系,得到湿地资产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发明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实时快速的监测和处理,并进行动态的湿地实物量数据库分析处理,提供的湿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估算方法可对湿地进行合理、全面的价格估算,从而对湿地资产进行快速且精准的价格估算,实现对湿地资源快速的保护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820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95038.5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土地利用变化图斑自动识别方法,涉及遥感技术领域。获取目标土地区域在第一时刻的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时刻的第二目标图像;使用预设的决策树判别模型和土地遥感数据库,确定第二目标图像相对于第一目标图像的目标变化信息;土地遥感数据库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第一图斑信息和第一目标图像的第二图斑信息;根据目标变化信息自动生成目标土地区域的变化信息统计图表。通过目标土地区域在不同时刻的遥感数据,使用预设的决策树判别模型和土地遥感数据库,确定当前时刻的目标土地区域相对于历史时刻的目标土地区域的目标变化信息。实现了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批量、全自动识别,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实时精准的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