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12961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80038234.7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制冷装置即空调装置(10)的热源机组(11)中设置有用于使制冷剂与热源水进行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40)。热源侧热交换器(40)包括多个热交换部(41a、41b),能够通过改变让制冷剂流入的热交换部(41a、41b)的数量,来调节热交换区域的大小。热源机组(11)的控制器(70)根据压力差指标值来调节热源侧热交换器(40)中的热交换区域的大小。其结果是,在制冷装置的热源机组中,制冷装置能够运转的热源水的温度范围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58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5514.8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大金应用系统
IPC: F24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23 , F24F3/1405 , F24F3/1429 , F24F5/001 , F24F5/0014 , F24F2203/021 , F24F2203/026 , F24F2203/1016 , F24F2203/1032 , F24F2203/108
Abstract: 由具有室外空气冷却热交换器(61)的第一除湿单元(60)、切换空气通路来使用两个吸附热交换器(22、24)的第二除湿单元(20)、和具有吸附转子(31)的第三除湿单元(30)构成系统,通过将在第二除湿单元(20)冷却除湿后的低温而低湿的空气供给于第三除湿单元(30),从而减少第三除湿单元(30)的再生能源,使得除湿系统能够节能化和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341075A
公开(公告)日:2002-03-20
申请号:CN00804334.5
申请日:2000-11-0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1B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86 , B01J8/0242 , B01J8/025 , B01J8/0257 , B01J8/0446 , B01J2208/00212 , B01J2208/00221 , B01J2208/00398 , B01J2208/00415 , B01J2208/00495 , B01J2208/0053 , B01J2219/1923 , B01J2219/1943 , C01B3/38 , C01B3/382 , C01B2203/0261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05 , C01B2203/0811 , C01B2203/0816 , C01B2203/0844 , C01B2203/085 , C01B2203/1023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82 , C01B2203/1223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276 , C01B2203/1604 , C01B2203/80 , H01M8/0631
Abstract: 为了在通过包含部分氧化的反应由改性反应部6从原料气体生成富氢改性气体的场合减小改性反应部6内的温度不均,提高其热效率,同时,使改性装置为简单而紧凑的构造,本发明由外壳1和其内部的分隔壁2、2将改性装置A构成为双层壁构造,在该分隔壁2、2之间收容改性反应部6,使外壳1与分隔壁2间的空间为原料气体通道3,从而在改性反应部6的周围设置原料气体通道3。由原料气体通道3将改性反应部6绝热,降低改性反应部6内的温度不均,由改性反应部6中的反应热对原料气体通道3的原料气体进行预热,通过自身热回收提高改性装置A的热效率,在原料气体通道3与改性反应部6之间一体形成用于原料气体预热的预热器,使改性装置的构造紧凑化。
-
公开(公告)号:CN1287610A
公开(公告)日:2001-03-14
申请号:CN99801795.7
申请日:1999-02-1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D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6 , F28D9/005 , F28F3/083 , F28F9/026 , Y10S165/368
Abstract: 板型热交换器,通过叠放纵横比(=纵向长度(Y)/横向长度(X))为1.5的传热板(P3)而构成。传热板(P3)为近似矩形的平板,在它的表面上,形成有波浪状的传热促进面(20a),(30a)。在左下部分、右上部分、左上部分以及右下部分这四个角上,分别形成有:为第1条流路的流入口的第1个开口(21a)、为第1条流路的流出口的第2个开口(22a)、为第2条流路的流入口的第3个开口(23a)、为第2条流路的流出口的第4个开口(24a )。在每一个开口(21a )~(24a )的周围设有向表面侧或者背面侧突出的密封部(12a)~(15a)。对密封部(12a)~(15a)设置了多根抑制制冷剂在流路中发生偏流的肋条(51)~(57)。
-
公开(公告)号:CN119343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80045957.5
申请日:2023-06-12
IPC: B32B5/18 , B32B27/00 , F24F1/0087 , F24F1/037 , F24F6/04
Abstract: 提供一种加湿用层叠体,其能提高透湿性能,进行加湿器的小型化。本公开的加湿用层叠体1具有:多孔的增强材料11以及无孔膜12,层叠于多孔的增强材料11的至少一个面11a,加湿用层叠体1的透湿度为多孔的增强材料11单体的透湿度以上。此外,无孔膜12优选具备膜厚越厚,透湿度越高的性质。此外,多孔的增强材料11的吸附等温线优选为IUPAC所示的I~VI型中的任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589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280045514.8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大金应用系统
IPC: F24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23 , F24F3/1405 , F24F3/1429 , F24F5/001 , F24F5/0014 , F24F2203/021 , F24F2203/026 , F24F2203/1016 , F24F2203/1032 , F24F2203/108
Abstract: 由具有室外空气冷却热交换器(61)的第一除湿单元(60)、切换空气通路来使用两个吸附热交换器(22、24)的第二除湿单元(20)、和具有吸附转子(31)的第三除湿单元(30)构成系统,通过将在第二除湿单元(20)冷却除湿后的低温而低湿的空气供给于第三除湿单元(30),从而减少第三除湿单元(30)的再生能源,使得除湿系统能够节能化和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59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7124.4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0008 , F24F3/1429 , F24F2140/50
Abstract: 在调湿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50)中设置有两台吸附热交换器(51、52)。在制冷剂回路(50)中制冷剂的循环方向能够反转。调湿装置(10)的切换机构(40)对被供向室内的室外空气的流通路径、和被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的流通路径进行切换。在调湿装置(10)的第一运转下,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和空气的流通路径每隔规定时间进行切换。在调湿装置(10)的第二运转下,制冷剂回路(50)停止工作,空气的流通路径每隔规定时间进行切换。在第二运转中,即使在制冷剂回路(50)停止工作的过程中已被进行了温度和湿度调节的室外空气也会被供向室内,以确保室内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2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80073602.2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3/147 , F24F1/0035 , F24F1/0083 , F24F11/70 , F24F11/77
Abstract: 空调装置包括调湿元件(20)和送风部(26),所述调湿元件(20)具有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部件,所述送风部(26)将通过所述吸附部件吸附室外空气中所含的水分而生成的处理空气送往室内空间(I),所述处理空气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49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80008488.9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无论所使用的液体吸收剂的种类如何且即便不增大除湿部中的气液接触部的面积也都能够确保充分的除湿量。在吸收剂回路(15)中连接有液式除湿模块(21)、再生模块(31)、以及利用制冷剂对由液式除湿模块(21)利用前的液体吸收剂进行冷却的液体冷却热交换器(46)。制冷剂冷却式除湿模块(48)位于比液式除湿模块(21)靠被处理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利用制冷剂对由该模块(21)除湿前的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除湿。液体冷却热交换器(46)及制冷剂冷却式除湿模块(48)与液体加热热交换器(44)一同连接于一个制冷剂回路(40)。
-
公开(公告)号:CN1102491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80008488.9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无论所使用的液体吸收剂的种类如何且即便不增大除湿部中的气液接触部的面积也都能够确保充分的除湿量。在吸收剂回路(15)中连接有液式除湿模块(21)、再生模块(31)、以及利用制冷剂对由液式除湿模块(21)利用前的液体吸收剂进行冷却的液体冷却热交换器(46)。制冷剂冷却式除湿模块(48)位于比液式除湿模块(21)靠被处理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利用制冷剂对由该模块(21)除湿前的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除湿。液体冷却热交换器(46)及制冷剂冷却式除湿模块(48)与液体加热热交换器(44)一同连接于一个制冷剂回路(4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