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缆径向变形非接触式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13215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404008.7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一种海缆径向变形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属于海洋装备测试领域,用于扫描海缆的轮廓,准确地测量其径向变形。包括升降台、两套完全相同的扫描装置。每套扫描装置均包括固定板、导轨、驱动装置、两个传感器。两套相同的扫描装置对称设置在升降台两侧,实现被测海缆的全轮廓扫描。升降台可根据实验时海缆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适应实验环境;驱动装置输出较慢的转速,保证充足的扫描时间;滚珠丝杠导轨可以较为经济的满足实验精度的要求;通过多传感器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海缆轮廓的扫描,进而准确地测得海缆的径向变形,对海缆刚度分析有重要意义。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子舱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18568.2

    申请日:2018-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11/52 H05K5/06 H05K7/20

    Abstract: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子舱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该电子舱包括耐压舱壳体、和壳体内部支撑骨架;耐压舱主壳体采用圆柱形壳体结构,壳体中间有一道环向加强筋,能够分隔电源舱与控制舱,不仅可以较好的避免强弱电干扰问题,而且降低工作时电源舱内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对控制舱内控制模块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加强壳体的耐压性;壳体中部设有散热风扇,可加速壳体内部空气流动,达到对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快速散热的目的。本发明耐压性能好,密封性能优异,易于拆装,加工成本低,对耐压壳体内部空间利用率高,散热性能优异,能够满足水下机器人电子舱的工作需求,适用于水下机器人及其他相关水下运载装备。

    一种绞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1875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21287.2

    申请日:2011-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钻井月池,所述钻井月池周向设置有若干绞车和滑轮,各所述绞车上的钢索的一端共同悬吊一位于所述钻井月池中的钻井甲板,各所述钢索的另一端绕过相对应的所述滑轮分别连接一悬挂在外舷的配重,所述钻井甲板底部设置有通向海底的生产立管和钻井隔水管;所述船体和配重上均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设置在船体控制室内的绞车控制模块,所述绞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绞车执行模块,绞车执行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绞车的马达。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可缩短运动补偿行程,自动化程度高,计算准确,可广泛用于钻井过程中。

    一种增材制造GH4099大型结构件的多场耦合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79047.6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GH4099大型结构件的多场耦合热处理工艺,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增材制造GH4099结构件进行表面清理;将结构件置于炉膛工作室内,使结构件处于固溶状态;将结构件两端连接上脉冲电流;通入电流的同时,停止加热;电流以每5min降低电流强度20A的速度作用于结构件;电流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脉冲电源,随即将结构件从炉膛工作室取出,使结构件进行空冷,得到处理后结构件。本发明调控强化相在组织中析出行为。最终在脉冲电流和热场的共同作用下,晶界上获得细小非连续的M23C6型碳化物,提高γ基体和γ'相的晶格相干性,改善增材制造GH4099结构件的沉淀相析出局部不均匀,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子舱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818568.2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一种水下机器人电子舱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该电子舱包括耐压舱壳体、和壳体内部支撑骨架;耐压舱主壳体采用圆柱形壳体结构,壳体中间有一道环向加强筋,能够分隔电源舱与控制舱,不仅可以较好的避免强弱电干扰问题,而且降低工作时电源舱内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对控制舱内控制模块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加强壳体的耐压性;壳体中部设有散热风扇,可加速壳体内部空气流动,达到对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快速散热的目的。本发明耐压性能好,密封性能优异,易于拆装,加工成本低,对耐压壳体内部空间利用率高,散热性能优异,能够满足水下机器人电子舱的工作需求,适用于水下机器人及其他相关水下运载装备。

    一种矢量推进的四旋翼水下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23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37143.7

    申请日:2018-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14 B63G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矢量推进的四旋翼水下航行器,包括:耐压主体、螺旋桨推进器、转动机构、控制模块、动力模块;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位于耐压主体内部中心以下位置,动力模块用于为控制模块和螺旋桨推进器提供能量,促使其动作;四个螺旋桨推进器固定于转动机构上,对称分布于耐压主体两侧,四个螺旋桨推进器相对于耐压主体的中心对称;转动机构与耐压主体的连接能够实现转动机构整体绕耐压主体外壁自由圆周运动。相较于传统水下航行器结构方案,在实现水下航行器基本运动的同时,丰富了水下航行器的运动形式,提高了水下航行器的运动稳定性、可控性和推进器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