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岩石蠕变试验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45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480719.1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岩石蠕变试验装置以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低温冻融试验箱、底板、弹性元件、施压元件、顶板、应力检测元件、应变检测元件、电阻率检测元件、声波检测元件以及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器。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的低温岩石蠕变试验装置以及低温损伤蠕变分析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试验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不足以支撑和模拟低温条件下岩石蠕变模型试验等技术问题;其能够很好的反映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状态软岩的瞬时弹性变形、减速蠕变、稳定蠕变、加速蠕变和塑性变形的特性,揭示了低温环境下岩石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为寒区岩土工程长期稳定性评价和冻结法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可防护飞溅的液态二氧化碳静爆装置及静爆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18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96869.9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护飞溅的液态二氧化碳静爆装置及静爆施工方法,装置包括防护板、支撑架与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防护板设置卡槽与起爆器装配孔,支撑架设置卡接端部及用于支撑在地面的锥形固定端,防护板和支撑架通过卡槽与卡接端部配合连接,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安装于起爆器装配孔。静爆施工方法适用于软弱围岩区域的爆破工作,将每个撑子面划分出中心区域与外周区域,外周区域采用微爆破方式,中心区域采用液态二氧化碳静爆且飞溅防护方式,避免围岩大面积垮落,防护板有效防止爆破过程中弹射而出的岩块对中隔壁等隧道结构造成不可逆伤害,使用支撑架支撑防护板,使防护板能按要求贴近需爆破的掌子面。

    一种具有参数识别功能的隧道三维自动化激光测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6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0159135.8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参数识别功能的隧道三维自动化激光测距装置,其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能够同时获取隧道拱顶沉降、洞周收敛和监测位置距掌子面距离的三个方向位移变化监测数据,同时本发明结构具有自我保护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隧道工程中的渗水、爆破碎石飞溅等对测量结构的破坏;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基于测量单元所采集的位移变化数据进行相应的围岩参数识别;数据传输单元,能够对原始围岩参数勘察值与围岩参数识别结果进行比较并向工程管理人员输出结果。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三个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监测,更有效地弥补隧道空间效应带来的断面二维监测的误差;还能够进行围岩参数自动识别,为工程管理人员认知当前围岩的真实状态提供数据基础。因此本发明弥补了人工测量周期长、精度低的缺点,实现了隧道空间效应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及岩体参数的准确识别。

    一种低温岩石蠕变试验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45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480719.1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岩石蠕变试验装置以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低温冻融试验箱、底板、弹性元件、施压元件、顶板、应力检测元件、应变检测元件、电阻率检测元件、声波检测元件以及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器。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的低温岩石蠕变试验装置以及低温损伤蠕变分析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试验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不足以支撑和模拟低温条件下岩石蠕变模型试验等技术问题;其能够很好的反映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状态软岩的瞬时弹性变形、减速蠕变、稳定蠕变、加速蠕变和塑性变形的特性,揭示了低温环境下岩石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为寒区岩土工程长期稳定性评价和冻结法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基于BIM图片识别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6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63681.0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图片识别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围岩施工断面的图像,并存入BIM平台;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得到地质素描图;并从所述地质素描图中分别提取围岩信息,以每个断面的围岩信息作为输入,评价等级作为输出,形成学习样本;对多个学习样本采取有放回的抽样方式进行抽取,建立并行评价模型组。所述分级信息及分级结果采用IFC拓展的形式存储为BIM属性信息。本发明基于BIM采用图片识别的方式对当前开挖的施工断面的围岩信息进行提取,进行工程地质环境的动态评价,并通过BIM进行评价结果展示与施工方案推荐,有利于施工方案的针对性调整,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节省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一种具有参数识别功能的隧道三维自动化激光测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59135.8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参数识别功能的隧道三维自动化激光测距装置,其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能够同时获取隧道拱顶沉降、洞周收敛和监测位置距掌子面距离的三个方向位移变化监测数据,同时本发明结构具有自我保护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隧道工程中的渗水、爆破碎石飞溅等对测量结构的破坏;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基于测量单元所采集的位移变化数据进行相应的围岩参数识别;数据传输单元,能够对原始围岩参数勘察值与围岩参数识别结果进行比较并向工程管理人员输出结果。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三个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监测,更有效地弥补隧道空间效应带来的断面二维监测的误差;还能够进行围岩参数自动识别,为工程管理人员认知当前围岩的真实状态提供数据基础。因此本发明弥补了人工测量周期长、精度低的缺点,实现了隧道空间效应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及岩体参数的准确识别。

    一种适用于防护及测量隧道稳定性的智能锚杆

    公开(公告)号:CN10815020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80620.9

    申请日:2018-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防护及测量隧道稳定性的智能锚杆,包括:锚杆、保护套管、支撑圆盘、保护盖板、螺旋线圈、光栅光纤应力传感器、铁芯及数据线。智能锚杆以钻孔方式安装在隧道壁岩体中,通过外侧与尾端注浆固定,并以喷射混凝土固定于隧道初次衬砌中,不仅有效提高拱形隧道的稳定性,还通过采集岩体的应力和位移信息来监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状态。保护盖板通过螺栓固定于隧道壁外侧的混凝土里,保护盖既保护螺旋线圈又限定螺旋线圈的位置,底座保护套管能有效地保护螺旋线圈,同时为锚杆提供中空结构,能使锚杆在保护套管内移动,最终确保锚杆第二端所处位置岩体位移测量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