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96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80059607.8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的耐高表面压部件由具有以下组成的钢构成,以质量%计该钢含有C:0.17%至0.23%、Si:0.80%至1.00%、Mn:0.65%至1.00%、P:0.030%以下、S:0.030%以下、Cu:0.01%至1.00%、Ni:0.01%至3.00%、以及Cr:0.80%至1.0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渗碳淬火层的表层C浓度以质量%计为0.70%至0.80%。
-
公开(公告)号:CN112689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80059607.8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的耐高表面压部件由具有以下组成的钢构成,以质量%计该钢含有C:0.17%至0.23%、Si:0.80%至1.00%、Mn:0.65%至1.00%、P:0.030%以下、S:0.030%以下、Cu:0.01%至1.00%、Ni:0.01%至3.00%、以及Cr:0.80%至1.0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渗碳淬火层的表层C浓度以质量%计为0.70%至0.80%。
-
公开(公告)号:CN105358874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480030230.0
申请日:2014-04-21
IPC: F16H55/06 , C21D1/06 , C21D9/32 , C22C38/00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17 , F16H5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32 , C21D1/06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2221/00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齿轮形成有齿部和齿根部,在成型后经过渗碳处理和随后的淬火处理,原材料钢的化学成分为C:0.10~0.30%、Ni:0.01~3.00%、Si:0.50~3.00%、Cr:0.20~1.00%、Mn:0.30~3.00%、Mo:0.10%以下、P:0.030%以下、N:0.05%以下、S:0.030%以下、Cu:0.01~1.00%、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余部分,且满足Si%+Ni%+Cu%-Cr%>0.5。进而,在齿部和齿根部的轴向的端部的边缘部(16)的表层形成有硬度比马氏体组织低的部分回火区域,其它部分的表层由通过淬火处理形成的马氏体组织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3588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80030230.0
申请日:2014-04-21
IPC: F16H55/06 , C21D1/06 , C21D9/32 , C22C38/00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17 , F16H5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32 , C21D1/06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2221/00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3C8/22 , C23C8/80 , F16H5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齿轮形成有齿部和齿根部,在成型后经过渗碳处理和随后的淬火处理,原材料钢的化学成分为C:0.10~0.30%、Ni:0.01~3.00%、Si:0.50~3.00%、Cr:0.20~1.00%、Mn:0.30~3.00%、Mo:0.10%以下、P:0.030%以下、N:0.05%以下、S:0.030%以下、Cu:0.01~1.00%、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余部分,且满足Si%+Ni%+Cu%-Cr%>0.5。进而,在齿部和齿根部的轴向的端部的边缘部(16)的表层形成有硬度比马氏体组织低的部分回火区域,其它部分的表层由通过淬火处理形成的马氏体组织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759532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329746.1
申请日:2018-11-09
IPC: B23P15/14
Abstract: 一种轴镦粗加工方法及轴镦粗加工用的轴部件,不产生裂纹等而形成镦粗部。通过隔开间隔的第一模具(11)及第二模具(12)把持金属制的轴部件即工件(W),通过使工件中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区域(K)弯曲,且使工件绕中心轴(X1)旋转,同时使工件作用有压缩应力,在工件中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区域(K)形成直径比工件大的镦粗部(Wa),其中,检测出由工件中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的区域(K)的弯曲角度(θ)和作用于工件的压缩压力(Pa)产生的应力振幅即、作用于工件和镦粗部(Wa)的应力振幅,计算出与检测出的应力振幅的数值相对应的允许累计转数,以工件的累计转数为允许累计转数内的方式进行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759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329746.1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一种轴镦粗加工方法及轴镦粗加工用的轴部件,不产生裂纹等而形成镦粗部。通过隔开间隔的第一模具(11)及第二模具(12)把持金属制的轴部件即工件(W),通过使工件中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区域(K)弯曲,且使工件绕中心轴(X1)旋转,同时使工件作用有压缩应力,在工件中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区域(K)形成直径比工件大的镦粗部(Wa),其中,检测出由工件中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的区域(K)的弯曲角度(θ)和作用于工件的压缩压力(Pa)产生的应力振幅即、作用于工件和镦粗部(Wa)的应力振幅,计算出与检测出的应力振幅的数值相对应的允许累计转数,以工件的累计转数为允许累计转数内的方式进行加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