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86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80101083.4

    申请日:2019-10-29

    Inventor: 木本贤治

    Abstract: 发光元件(5R)具备:作为阳极的第一电极(22);作为阴极的第二电极(25);设置在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5)之间的发光层(35R);设置在第一电极(22)和发光层(35R)之间的空穴注入层(33);以及设置在空穴注入层(33)和发光层(35R)之间的空穴输送层(34),在空穴注入层(33)和空穴输送层(34)之间具有绝缘体层(37)。空穴注入层(33)、绝缘体层(37)和空穴输送层(34)分别由具有1种以上的阳离子和1种以上的阴离子的化合物构成,所述阴离子由元素周期表第15族或第16族的元素构成,绝缘体层(37)中所含的阳离子的平均氧化数大于空穴输送层(34)中所含的阳离子的平均氧化数,且小于空穴注入层(33)中所含的阳离子的平均氧化数。

    光电转换元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9574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80008328.6

    申请日:2014-03-27

    Inventor: 木本贤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2441 H01L31/03762 H01L31/075 Y02E10/548

    Abstract: 本申请是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半导体(1)、在该半导体(1)上设置且含有氢化非晶硅的本征层(4)、第一导电型层(6)、第二导电型层(8)、覆盖所述本征层(4)的一部分的第一绝缘层(5)、第一电极(9)以及第二电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型层(6)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型层(8)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征层(4)和所述第一绝缘层(5)相接的区域的上方。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986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980092917.X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发光元件(2)依次具备阳极(4)、空穴输送层(6)、包含多个量子点(16)的发光层(8)、电子输送层(10)以及阴极(12)。而且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空穴输送层和所述电子输送层的至少一方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具备电荷阻挡层(14)。所述电荷阻挡层作为元素,包含构成氧化物半导体的过渡金属元素、Al、Mg以及Si中的至少一个、O。

    光电转换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84159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480058657.1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包含杂质的非晶态半导体层与形成于该非晶态硅层上的电极的接触电阻变大,从而提高元件特性的光电转换装置。光电转换元件(10)具备硅基板(12)、第1非晶态半导体层(20n)、第2非晶态半导体层(20p)、第1电极(22n)和第2电极(22p)。一方的电极(22n)包括第1导电层(26n、26p)和第2导电层(28n、28p)。第1导电层(26n、26p)将第1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第2导电层(28n、28p)包含比第1金属更容易被氧化的第2金属,与第1导电层(26n、26p)相接地形成,并且与第1导电层(26n、26p)相比更配置于硅基板(12)的附近。

    光电转换元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9574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80008279.6

    申请日:2014-03-27

    Inventor: 木本贤治

    Abstract: 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在第一导电型的半导体上设置且含有氢化非晶硅的本征层、覆盖本征层的一部分且含有第一导电型的氢化非晶硅的第一导电型层、含有第二导电型的氢化非晶硅的第二导电型层以及绝缘层,第一电极经由第二导电型层设置在第一导电型层上,并且,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导电型层和本征层相接的区域的上方,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导电型层和本征层相接的区域的上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