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194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0068135.0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301/32 , C07D303/38 , C07C51/47 , C07C61/39 , C07C62/06 , A61K31/336 , A61K31/192 , A61P3/10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大别山五针松的树皮提取物。本发明从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物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 Cheng et Law)的树皮中提取、分离获得下式结构的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经体外生物活性测试证明此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PTP1B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制备预防、延缓或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和其他PTP1B介导的疾病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9136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9576.8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6/48 , A61P19/10 , A61K1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8 , A61K2236/333 , A61K2236/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具有防治骨质疏松作用的金雀根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备金雀根有效部位,包括:金雀根药材粉碎,按药材重量加数倍量的乙醇或甲醇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适当体积,经溶剂脱脂,水相采用乙酸乙酯或者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40~100℃真空干燥,制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制得的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中二苯乙烯类成分carasinol B、kobophenol A、(+)-α-viniferin不低于总量的50%。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安全性好,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3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81635.3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519/00 , A61K36/185 , A61K31/5365 , A61K31/407 , A61P1/00 , A61P35/00 , A23L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柳叶蜡梅总生物碱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在制备治疗消化道肿瘤疾病方面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从蜡梅科蜡梅属植物柳叶蜡梅中提取和制备柳叶蜡梅总生物碱提取物及其山蜡梅碱类单体化合物(1−4),并经实验证实,所述柳叶蜡梅总生物碱提取物能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结肠癌SW1116、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凋亡;所述生物碱单体化合物对胃癌SGC-7901、结肠癌SW1116、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柳叶蜡梅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可单独应用或者合用,或与适宜的赋形剂结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口服或非口服剂型用于治疗或辅助消化道肿瘤疾病,尤其是制成治疗胃癌和结肠癌的药物或保健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80139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56807.5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C49/753 , C07C49/737 , C07C45/78 , C07C39/23 , C07C37/70 , A61P25/28 , A61P25/16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新的松香烷型二萜对映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二萜化合物sessilifols F、I和P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植物四川金粟兰(Chloranthus sessilifolius)中提取分离得到如下所示结构式的新型松香烷型二萜对映体化合物sessilifols F、I和P,经药理实验证明,所述二萜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抑制神经炎症活性(IC50均小于10μM),且对细胞存活均没有毒性影响,可应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
-
公开(公告)号:CN103211864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019196.X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中草药地菍的医药新用途,更具体地说,涉及地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经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地菍提取物在体外对艾滋病病毒株HIV-1 NL4-3呈现明显抑制作用,地菍提取物可单独应用或者与其它药物合用,或者与适宜的赋形剂结合,制备抗病毒药物用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797707.X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C409/18 , C07C407/00 , A61P35/00 , A61K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抗肿瘤药物研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植物代谢成分冷水花醇乙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具体涉及薄荷醇单萜二聚体冷水花醇乙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民间药物冷水花植物短角湿生冷水花中制得一种单萜二聚体冷水花醇乙(pileadimenthenol B),该类成分分子结构类型新颖,为首例过氧键桥连的薄荷烷型单萜二聚体。经体外实验显示,该冷水花醇乙可显著抑制人肺癌细胞系A549的生长,进一步,所述的冷水花醇乙可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74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028526.5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498/20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学合成领域,涉及天然产物Xylapyrroside A的选择性合成方法。本发明以(R)‑(+)‑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4‑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格氏反应、羟基的苄基保护、脱叉酮保护、两羟基选择性的叔丁基二甲硅基和苄基保护、末端双键环氧化及碘代开环以及氧化得到(4S,5R)‑4,5‑双苄氧基‑6‑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碘代戊烷‑2‑酮与另一中间体5‑(((四氢‑2H‑吡喃‑2‑基)氧)甲基)‑1H‑吡咯‑2‑甲醛经碱性条件下缩合及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同时环合,最后合成目标产物。本发明操作简便,收率较高,且试剂原料廉价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0784081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40600.8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C403/08 , A61K31/07 , A61P3/10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物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 Chun ex Tsiang)的枝叶中提取分离获得的式Ⅰ结构的维生素A型单环二萜化合物cassipourol,及其制备方法。经体外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证实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用于制备预防、延缓或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和其他PTP1B介导的疾病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9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0068135.0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301/32 , C07D303/38 , C07C51/47 , C07C61/39 , C07C62/06 , A61K31/336 , A61K31/192 , A61P3/10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大别山五针松的树皮提取物。本发明从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物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 Cheng et Law)的树皮中提取、分离获得下式结构的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经体外生物活性测试证明此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PTP1B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制备预防、延缓或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和其他PTP1B介导的疾病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46631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502119.3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341 , A61K31/704 , A61P25/28 , A61P25/16 , C07D307/12 , C07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独根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用途,本发明从珍稀植物独根草(Oresitrophe rupifraga Bunge)中提取分离得到式1或式2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经药理实验证明,该两个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神经炎症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7.21和9.39μM,且对细胞存活均没有毒性影响,进一步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尤其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