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2305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1088161.5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国电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和碳交易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统计虚拟电厂内分布式电源的数量,以及电动汽车、水蓄冷空调系统参与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数量;对次日虚拟电厂内风电、光伏机组的出力和电力系统内刚性负荷进行预测;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系统接受电动汽车车主的日前申报信息;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系统根据日前预测信息、电动汽车申报信息以及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信息,建立虚拟电厂同时参与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优化调度模型;求解优化调度模型,得到虚拟电厂的日前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充分发挥需求响应资源在削峰填谷等方面的优势,另外还可以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2305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1088144.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国电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实时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搭建计及路‑网‑车交互特性的电气化交通协同系统架构;建立基于出行链追踪的微观交通配流模型,追踪模拟电动汽车用户的驾驶行为、位置分布、荷电状态和充电需求的实时信息;充电站选择和导航策略;构建兼顾配电系统安全和用户等待时间的双层实时优化调度模型,以确定各充电站内电动汽车的具体充电方案;采用YALMIP/CPLEX高效商业化求解器对上下层问题分别进行迭代求解。本发明既能缓解充电站附近的交通阻塞;又能使负荷分布均匀、网损减少,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又能满足EV充电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最终实现电气化交通协同系统的整体优化运行,兼顾了多方面的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523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88161.5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国电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和碳交易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统计虚拟电厂内分布式电源的数量,以及电动汽车、水蓄冷空调系统参与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数量;对次日虚拟电厂内风电、光伏机组的出力和电力系统内刚性负荷进行预测;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系统接受电动汽车车主的日前申报信息;虚拟电厂的能量管理系统根据日前预测信息、电动汽车申报信息以及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信息,建立虚拟电厂同时参与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优化调度模型;求解优化调度模型,得到虚拟电厂的日前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充分发挥需求响应资源在削峰填谷等方面的优势,另外还可以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23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88144.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国电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实时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搭建计及路-网-车交互特性的电气化交通协同系统架构;建立基于出行链追踪的微观交通配流模型,追踪模拟电动汽车用户的驾驶行为、位置分布、荷电状态和充电需求的实时信息;充电站选择和导航策略;构建兼顾配电系统安全和用户等待时间的双层实时优化调度模型,以确定各充电站内电动汽车的具体充电方案;采用YALMIP/CPLEX高效商业化求解器对上下层问题分别进行迭代求解。本发明既能缓解充电站附近的交通阻塞;又能使负荷分布均匀、网损减少,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又能满足EV充电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最终实现电气化交通协同系统的整体优化运行,兼顾了多方面的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06714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710013387.8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热负荷二维可控性的微网热电协调调度方法。引入新热源可以提高热电联供系统的调度灵活性,有助于提高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吸纳率,但是大量灵活性热源意味着增加投资。本发明采用室内热舒适度指标将热负荷需求由传统的曲线转换为区间,使热负荷需求在各时间点上具有弹性;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描述供热系统多时段间的耦合关系,使供热量在时间轴上具有可调节性;将上述特性统称为热负荷的二维可控性,综合考虑热负荷的二维可控性,建立微网在孤网/并网模式下的热电协调调度模型。本发明可实现热‑电的时间平移和优化匹配,增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了微网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02684.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设备的接入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对配电网中的接入设备按照电压等级进行划分,进而分别建立下级电网和上级电网的优化模型,而优化模型均以多个不确定性变量为决策变量并以可再生能源的容量为优化目标,基于此,分别对下级电网和上级电网的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终优化得到的接入优化参数能够指示配电网进行设备接入并实现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容量,从而降低了优化过程中分布式电源、负荷等不确定变量的数量,从而提高的计算速率,降低了求解难度,避免优化过于保守的情况,从而实现快速的配电网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16336.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调度参数计算、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在计算用于控制设备运行的目标控制参数时,会使用到碳交易约束因子的参数值,即在计算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时引入了碳交易机制,碳交易机制可以限制碳排放,从而降低设备运行时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本发明在计算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时,考虑了环境因素,从而确定出的运行控制参数更加符合环境要求,也即在使用计算得到的运行控制参数控制设备运行时,更加符合环境对设备运行的要求,从而确定的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计算更准确,则依据运行控制参数进行的设备运行控制也会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274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15829.4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分布式多能源调度方法。本发明提出产消者通过ORC系统进行分布式多能源调度的方法,首先给出一种包含ORC系统的能源中心架构,建立ORC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然后,在传统的集中式调度模型基础上,并根据在调度过程中是否包含可信赖的第三方机构,提出两种可行的分布式调度机制;基于所提出的分布式调度机制构建调度优化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分布式优化。最后,采用IEEE 123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出的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说明,分析通过ORC系统进行多能源转换和调度的优化结果,并对两种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比较。本发明所提调度方法可充分利用季节性的能源互补特性,并满足迭代次数、运算时间等技术指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075924.7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引导型充电控制的充电网络与配电网络协同规划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1),输入协同规划所需要的配电网络信息和充电网络信息;步骤2),建立下层调度问题,即采用分时分区电价与变功率控制手段建立引导型充电控制方法;步骤3),建立上层规划问题,即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与配电网络协同规划方法;步骤4),构建考虑引导型充电控制方法的协同规划双层优化模型,求解该协同规划双层优化模型,得到充电网络与配电网络协同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双层调度、功率控制等手段使慢速充电负荷时间分布更加合理,进一步延缓配电网扩建时间,减小了配电网扩建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49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17197.7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配电网重要负荷配置储能设备形成储能系统;根据配电网日负荷曲线决定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并计算储能系统任意时刻的剩余电量;根据储能系统剩余电量计算其在配电网失电形成孤岛情况下的紧急支撑能力;以储能系统建设成本最小以及故障情况下储能系统紧急支撑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配电网潮流约束与继电保护约束为约束条件,对储能系统功率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在设计规划阶段对储能系统的设备选型、系统结构与运行方式进行统筹考虑,可有效降低储能装置的配置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