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1179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386160.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室内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首先利用深度相机采集环境图像,提取其内外参矩阵,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周围环境,轮式里程计利用光电编码器进行自身定位,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激光雷达和轮式里程计的数据进行初步校准,然后利用视觉基准库对深度相机内外参矩阵和初步校准结果进行校准整合;最后用贝叶斯估计对融合校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识别环境中的障碍物信息,构建供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地图;本发明融合了多种传感器的优势,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校准融合,保证地图数据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提升机器人室内自主导航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6160.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室内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首先利用深度相机采集环境图像,提取其内外参矩阵,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周围环境,轮式里程计利用光电编码器进行自身定位,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激光雷达和轮式里程计的数据进行初步校准,然后利用视觉基准库对深度相机内外参矩阵和初步校准结果进行校准整合;最后用贝叶斯估计对融合校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识别环境中的障碍物信息,构建供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地图;本发明融合了多种传感器的优势,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校准融合,保证地图数据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提升机器人室内自主导航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133372.8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43 , G05D1/633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电力系统环境中的静态障碍物和易出现的动态障碍物的位置绘制全局路径网格图,通过迭代斜率渐进在网格图中规划可行路径,同时检测路径上是否存在动态障碍物以及动态障碍物是否阻挡机器人正常移动,若机器人不能正常通行则重新选择可行路径;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比较可选路径与起点和终点之间连线的斜率,快速准确地为机器人规划路线,同时躲避障碍物,降低电力系统机器人路径规划计算的时间空间复杂度,降低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适用于电力工程应用中的移动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33372.8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电力系统环境中的静态障碍物和易出现的动态障碍物的位置绘制全局路径网格图,通过迭代斜率渐进在网格图中规划可行路径,同时检测路径上是否存在动态障碍物以及动态障碍物是否阻挡机器人正常移动,若机器人不能正常通行则重新选择可行路径;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比较可选路径与起点和终点之间连线的斜率,快速准确地为机器人规划路线,同时躲避障碍物,降低电力系统机器人路径规划计算的时间空间复杂度,降低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适用于电力工程应用中的移动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6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00087.3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网虚拟生产指挥系统和方法,包括配网虚拟生产指挥员AI智能引擎模块,所述配网虚拟生产指挥员AI智能引擎用于通过已有的电网规程构建对应的配网规程知识图谱,所述配网规程知识图谱包括实体和实体件的关系,所述实体包括电力站点的类型和名称、设备的类型和名称、设备状态类型和操作类型;从所述知识图谱中提取实体特征,将实体特征作为输入,以调度文本作为目标输出对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输入现场关于电网实时状态的语音信息,对所述语音信息进行识别从中提取实体信息,利用训练获得的机器学习模型获得实时的调度文本并生成对应的调度指令。本发明强化配电运行过程管控,提升人机协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7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0138.2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算网融合资源调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资源调度策略对应的各性能指标的当前时刻的数值和历史数据;根据各性能指标的当前时刻的数值、历史数据以及权重调整因子确定各性能指标对应的目标权重;根据各性能指标的当前时刻的数值和各性能指标对应的当前时刻的目标权重确定初始资源调度策略对应的目标分数值;若目标分数值处于预设分数阈值范围内,则确定初始资源调度策略为目标资源调度策略。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动态调整各性能指标的权重,进而确定初始资源调度策略的目标分数值,根据目标分数值与预设分数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资源调度策略,增强对资源调度策略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535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0692407.5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友好的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预先将机房划分成若干个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包括若干服务器和制冷设备;获取每个子空间的服务器总功耗;依据服务器总功耗越低在关闭制冷设备上的优先级越高的原则对每个子空间的服务器总功耗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取电网的实时供电能耗值,根据电网的实时供电能耗值判断能耗供应是否充足,若是则不关闭子空间的制冷设备,若否则依据优先级排序的结果关闭相应子空间的制冷设备,直到判断能耗供应充足。优点:在电网供电不足导致需要关闭制冷系统制冷量时,根据不同区域服务器的IT功耗判断其任务量的多少,从而有限关闭任务量较少的区域制冷系统,最大限度减少因制冷关闭对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14341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353509.0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监控图像加密传输方法,它先将视频帧的前景和背景分开,再对前景区域进行加密,并且利用加密的训练框架来帮助隐藏轮廓信息,最后改进的监控视频加密算法除了使用数字密钥,还引入了一个图像密钥,通过改进加密算法保证了加密的安全性。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由静态相机拍摄的监控视频的特点,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监控图像加密传输系统,在电力监控图像处理、图像加密、图像传输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21042.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4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键节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多个指标确定任一节点的多个指标值,多个指标用于评估节点的重要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任一指标对应的综合权重;根据任一节点的多个指标值以及多个指标对应的综合权重确定节点重要性排名值;根据所有节点的节点重要性排名值识别关键节点。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具有片面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532962.0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 , H04L67/02 , G06F18/27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步骤1、给定HTTP报文流量数据集T,HTTP报文流量数据集T包含多条报文流量数据,每条报文流量数据报文头属性中的类标签属性设置为L;步骤2、训练距离度量函数中的距离参数;步骤3、设置聚类阈值,聚类阈值包括邻域密度阈值和半径参数;步骤4、基于邻域密度阈值和半径参数,对流量数据集T聚合,聚合后获得的每一簇数据的类标签属性L相同。本发明基于dist度量函数,采用DBSCAN聚类算法进行流量数据聚类,提高HTTP流量数据进行聚类的聚类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