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27378.7
申请日:2023-12-15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气‑电耦合故障防御决策的输气网优化模型构建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适用于气‑电耦合系统故障阻断决策的输气网详细模型;基于实际输气网的特点对所述输气网详细模型进行简化,得到输气网简化模型;针对所述输气网简化模型进行差分和松弛处理,完成优化模型的构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场景特点采用简化的天然气动态模型,采用适合极端场景分析的差分离散化方案进行差分处理,建立二阶锥松弛模型,并引入罚函数提升松弛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具有准确性高、依赖参数较少等优点,解决了偏微分方程难以集成于优化模型的困难。此外,建立的优化模型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刻画天然气动态特性的问题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310105.8
申请日:2022-10-25
IPC分类号: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电网和天然气网耦合特性的机组恢复决策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电网机组恢复和负荷恢复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应用求解器对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机组的关键负荷恢复时间;利用天然气管网仿真软件建立天然气网络的仿真模型,利用所述仿真模型运行管网动态仿真,获取燃气机组供气恢复时间;综合优化电网机组的关键负荷恢复时间和燃气机组供气恢复时间,制定电网和天然气网机组恢复策略。本发明方法可有效考虑电网和天然气网双向耦合影响,对机组进行快速恢复,支撑电力系统的快速恢复。本发明方法能够获取最优的决策机组的恢复时刻、输电路径的恢复时刻和输气网电驱动设施的恢复时刻。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4719.7
申请日:2023-12-13
I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电耦合系统连锁故障的联合仿真方法,该方法基于事件驱动模式的联合仿真架构,建立电网‑天然气网‑耦合元件的动态模型,在两个系统成熟的商业仿真软件基础上设计信息交互接口,实现不同平台上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仿真信息时空交互。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模型搭建方便等优点,可实现电‑气故障演化过程的精准刻画。应用该仿真方法,可更为有效地分析故障动态演化过程。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故障阻断策略,可有效阻断极端灾害导致的故障跨能源系统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16782.0
申请日:2022-10-26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CN) , 北京交通大学(C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电网和天然气网信息交互的电‑气协同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优化求解框架下的电网恢复模型和天然气网恢复模型;通过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ATC的电‑气协同恢复算法对所述分布式优化求解框架下的电网恢复模型和天然气网恢复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网恢复策略和天然气网恢复策略。本发明方法考虑电网和天然气网的有限信息交互,建立分布式求解框架下的电网恢复模型和天然气网恢复模型,设计求解电‑气协同恢复问题的分布式算法,以生成最优的电网和天然气网协同恢复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27383.8
申请日:2023-12-15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故障场景的城市输电网‑输气网耦合系统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电网构建稳态的输电网模型;基于城市输气网气体等温流动这一条件,构建动态的输气网模型并进行简化;构建输电网和输气网的耦合设备模型,完成输电网‑输气网耦合系统的整体建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场景特点对气网模型进行简化,模型具有易于求解、模型搭建方便等优点,同时简化造成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应用该建模方法,可大大简化计算问题,同时也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故障动态演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3941.1
申请日:2024-06-30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42 , G06N3/09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负荷量测的空调资源的聚合备用容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获取原始负荷数据后,利用基于耦合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增强方法来丰富原始数据;然后,搭建基于尺度和权重递归图的多任务学习网络结构,并利用训练好的所述多任务学习网络获得空调状态以及负荷的预测序列;利用得到的预测序列进行微电网空调机组备用容量评估。运营商可以不需要获得所有房屋的详细暖通空调用电量来估计暖通空调机组的备用容量,只需要从智能电表上读取整个用电量,就可以实现直接的负荷控制,终端用户也不需要为暖通空调机组配备侵入式负荷监测设备,从而保护隐私。同时NILM技术还可以帮助微电网降低能耗成本和减载成本,增加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7299.2
申请日:2023-11-28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N3/1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虚拟电厂与园区双层协同规划方法,采用虚拟电厂对柔性资源进行管理,在主从博弈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用户和低碳园区运营商的利益,构建了一种有源低碳园区和虚拟电厂的双层协调规划模型。在上层,低碳园区以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低碳园区扩建规划。在下层,虚拟电厂运营商确定最佳的分布式发电机和储能的选址和定容,目标是最大化其利润。采用遗传算法对该主从博弈模型进行求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利用VPP对可再生能源和需求侧资源的聚合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互补特性,同时避免了地域限制,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市场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87498.1
申请日:2023-11-27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8/23213 , G06N5/04 , G06F113/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台风累积影响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多目标规划方法、装置及介质,针对多次台风天气对设备故障率的累积影响,采用Gumbel极值I型分布及台风累积影响时间,提出构建多次台风累积影响下的线路故障率模型;针对考虑韧性提升的风电接入经济性最优问题,构建考虑韧性提升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双层多目标规划模型;考虑台风与规划人员之间的博弈关系,将二者视作零和博弈,分别以台风累积影响下系统韧性提升最大和海上风电接入系统规划总成本最低为上下层目标,实现台风累计影响下风电接入规划的经济性和科学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体现台风累积影响、提升系统韧性和规划方案经济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4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8107.8
申请日:2023-11-27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柔性资源协同调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低碳园区中柔性资源的耦合互补关系,建立柔性资源协同调控优化模型;所述柔性资源协同调控优化模型包括多个类型柔性资源子模型;计算多个类型柔性资源子模型的成本和收益,将所述成本和所述收益作为输入;对所述柔性资源协同调控优化模型设置以总运行成本最小的约束条件,通过优化软件进行求解;在满足总运行成本最小的约束条件下,分析各个类型柔性资源模型的运行成本,得到所述柔性资源协同调控优化模型的调度策略,实现对柔性资源的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协调调控低碳园区内的多类型柔性资源,提升低碳园区运行经济性,降低低碳园区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85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41153.2
申请日:2023-11-17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2G充放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若电网处于用电峰值,确定位于V2G充放电系统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能够向电网进行馈能的第一类电动车辆和第一类电动车辆向电网馈能的第一馈能收益;将第一馈能收益,发送给第一类电动车辆;若检测到第一类电动车辆中发送向电网馈能信息的电动车辆第二类电动车辆接入V2G充放电设备,控制V2G充放电设备向电网进行馈能。这样,实现了自动确定出能够向电网馈能的电动车辆,并生成对应的馈能收益,以方便快捷地引导车主做出决定,提高了车主授权电动车辆向电网馈能的概率,使得车主参与率较高,从而提高了V2G充放电系统的使用率,进而能够有效的对电网负荷波动进行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