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9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6868.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瑞年 , 郑旭峰 , 田波 , 梁健 , 刘振宇 , 温信根 , 王戈 , 孙才志 , 黄文聪 , 范碧琨 , 聂骏 , 何娇阳 , 费豪 , 狄秉臻 , 康玲 , 肖雨 , 李畅
IPC: E01D19/14 , E01D11/02 ,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锚固系统及其设计方法,锚固系统包括复合式索鞍和锚碇,主缆通过复合式索鞍与锚碇相连接,锚碇靠近复合式索鞍的一侧为第一前锚面,第一前锚面呈球面状,主缆通过复合式索鞍发散为若干索股,索股均以射线状从复合式索鞍发散出并连接在第一前锚面上。通过将锚碇的第一前锚面设置成球面状,使复合式索鞍产生变位、滑移时,各索股的应力增量一致,保证了主缆受力的一致性,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前锚面设置成球面状,使复合式索鞍的调节位移不受限制,即复合式索鞍在任何位移量下,主缆的索股之间的应力水平均一致,取消施工过程中索股应力调整步骤,可保证主缆的受力状态,进而保障主缆受力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416418.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重力锚碇的优化设计方法,保证前倾面为倾斜面之类锚碇的设置倾斜角及其结构尺寸能够满足基底承载能力要求,并保证锚碇具有足够的抗滑移、抗倾覆能力,充分发挥锚碇基础构造的潜能,减小材料浪费,即可用于设计验算,也可用于优化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6866.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振宇 , 梁健 , 宋瑞年 , 田波 , 郑旭峰 , 牟廷敏 , 范碧琨 , 孙才志 , 王戈 , 温信根 , 黄文聪 , 肖雨 , 康玲 , 聂骏 , 何娇阳 , 费豪 , 狄秉臻 , 李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塔悬索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缆和主梁,主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锚碇,主梁通过吊索连接在主缆下方,主梁两端设置桥台,桥台支撑主梁,还包括地锚索,地锚索设置在主梁的两端,且地锚索位于所有吊索的外侧,地锚索一端与主缆相连接,地锚索另一端与桥台相连接,地锚索被配置为:通过张拉地锚索能够维持主缆线形稳定,通过张拉地锚索来控制主缆线形,使主缆线形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保障桥梁整体刚度,将地锚索设置在桥台上,可减少施工临时措施应用,降低地锚索安装难度,即充分利用既有桥台,不增加额外设施,又能使地锚索靠近主梁布置,对改善桥梁结构受力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16418.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重力锚碇的优化设计方法,保证前倾面为倾斜面之类锚碇的设置倾斜角及其结构尺寸能够满足基底承载能力要求,并保证锚碇具有足够的抗滑移、抗倾覆能力,充分发挥锚碇基础构造的潜能,减小材料浪费,即可用于设计验算,也可用于优化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14668.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锚碇结构包括基础,基础包括侧面、底面和顶面,侧面从上而下朝向底面倾斜设置,顶面比底面尺寸大;侧面沿横桥向的截面宽度沿纵桥向方向从后往前朝向主缆索所在侧逐渐收窄。本发明所提供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不仅受力性能优异,抗滑移和抗倾覆能力强,而且对基底承载能力要求低,可通过在基础侧面各方向采用不同的倾角以适应锚碇四周不同的地形、地质情况,环境适应性强;此外,由于锚碇基础本身结构特点,开挖土方量少、混凝土浇筑量小,对环境影响小,也降低了成本,而且在施工时基坑的开挖坡度在施工时与基础倾斜程度保持一致,不需要立模和回填工序,施工周期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