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1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9311.1
申请日:2024-04-12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C5/00 , G01C7/06 , G06V20/56 , G06V20/64 , G06V10/26 , G06V10/30 , G06V10/36 , G06V10/764 , G06V10/50 , G06T7/33 , G06V10/74
摘要: 本发明属于隧道净空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车载激光点云的高速公路隧道净空测量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使用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高速公路隧道内部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并基于布设标靶的实测坐标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点云配准,并对配准后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滤波,提取表层点云数据,并利用表层点云数据构建地面不规则三角网和衬砌不规则三角网,对衬砌不规则三角网和地面不规则三角网的高程值作差即可得到隧道的净空信息。相较于人工测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的测量效率更高,所测隧道净空信息完整度更高,便于重复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5447.2
申请日:2024-02-29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S13/9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道路选线地质稳定性评估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为:获取道路选线区域的广域InSAR总体形变速率情况;去除形变数据中的离群点并计算总体分位数;根据总体分位数识别活动断裂带网格并计算活动断裂带影响区域范围;根据总体分位数识别沉降网格并计算沉降影响区域范围;根据活动断裂带和/或沉降影响区域范围的识别结果,给出绕避或进一步调查分析的建议。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InSAR数据的活动断裂带和沉降区识别方法,根据地表形变速率识别影响道路施工建设的区域,充分利用了InSAR技术的优势,实现活动断裂带和沉降区的自动快速识别,检测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1318409.9
申请日:2022-10-26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城市道路沉降InSAR评价方法,包括取多期的监测区域内的时间序列InSAR结果,时间序列InSAR结果包括监测点空间位置、形变速率大小、逐期形变量大小;判定筛选其中的形变量异常点位;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求道路和异常点位的空间交集,选择得到与道路重叠的异常点位。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沉降InSAR评价方法,使得InSAR软件能够识别筛选出形变量存在突变的点位,然后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求道路和突变点位的空间交集,选择得到与道路重叠的异常点位,进而能够应用InSAR技术直观表征出道路沉降情况,用于评价道路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79983.6
申请日:2023-03-22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其公开了一种强盐渍土区域公路变形的时序InSAR监测方法,能够获取充足的高质量相干点,并排除低质量相干点,进而保证对强盐渍土区域公路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该方法,首先基于时空阈值构建初始干涉对,然后通过平均空间相干系数和气候筛选条件对干涉对进行二次筛选;然后,对二次筛选获得的干涉对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并解缠,获得干涉对的差分干涉相位;然后,对差分干涉相位进行分解,获得周期性形变相位和非线性形变相位;最后,将周期性形变相位和非线性形变相位进行叠加作为形变相位,恢复监测区域的时序形变信息,并基于时间相干性系数阈值筛选高相干点,通过高相干点的时序形变信息表征变形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0374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88116.5
申请日:2023-10-08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8B21/10 , G06F18/241 , G06F18/2431 , G06F18/25 , G16Y40/10 , G16Y40/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预警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方法协同的风险评价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多种参数数据。本发明中,通过收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多种参数数据,以综合考虑多个参数之间的综合影响。利用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对已收集的参数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反馈到预测模型中,实时更新风险评估。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以实现对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有效管理。定期使用新收集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建立公众参与和信息共享机制,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以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8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43723.3
申请日:2022-04-25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载激光扫描测绘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隧道车载扫描点云的标靶识别及中心点提取方法,有利于在车载激光点云中对标靶的有效识别,并实现高精度提取标靶中心坐标,为后续点云数据的几何修正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发明在标靶点云识别过程中,利用车载移动激光扫描设备获取隧道洞壁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并基于多层级空间位置约束和标靶几何约束,实现标靶区域点云数据快速提取;在标靶中心点提取过程中,考虑到标靶点云不完整特征,利用标准模板边缘拟合匹配方法,有效弥补缺失标靶所造成的几何中心计算误差,精准解算标靶中心点坐标。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对山区公路隧道的移动测量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360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275911.X
申请日:2022-03-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预警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特大规模冰川泥石流预警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警方案存在的预警精度低、难以实施的问题。该方法包括:S1、计算区域范围流域物质能量参数,筛选出需要重点监测的冰川泥石流流域;S2、对重点监测的冰川泥石流流域进行水源因子分析计算,所述水源因子包括泥石流形成区的气温、降水及雪水当量;S3、基于步骤S2计算获取的参数,利用特大规模冰川泥石流灾变气候判定模型及灾变气象判定模型依次进行灾变气候判定和灾变气象判定;若均满足变气候判定条件和灾变气象判定条件,则满足预警条件;S4、对满足预警条件的冰川泥石流流域进行泥石流灾害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28079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0156.4
申请日:2021-07-20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激光扫描测绘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GNSS拒止环境下车载扫描点云的几何纠正方法,能够解决隧道区域非刚体变形的点云几何纠正问题,从而满足高精度点云采集的需求。本发明中,首先沿隧道延伸方向分组布设标靶;其次,通过车载扫描系统测绘获取点云数据,通过实测获取各标靶的校准点坐标;其三,从车载扫描系统获得的点云数据中提取对应标靶的同名点三维坐标;然后,分组计算实测标靶坐标和点云标靶坐标间的转换参数,对各组标靶对应的车载扫描系统轨迹位置进行纠正,并在其他待纠正的轨迹区域通过插值方法补全移动测量系统轨迹;最后利用纠正后的移动测量系统的准确轨迹重新解算得到高精度的长隧道点云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79095.6
申请日:2024-03-29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是一种加权子流形卷积约束的双路融合道路点云分割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构建超体素基元,通过点云分割网络提取超体素基元特征,同时利用Point Cloud Transformer提取点云的单点特征,最后两种特征融合,实现双路网络融合提取路面点云,全局和局部融合,减少提取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同时有效保留路面的整体性,并优化提取的道路边界点云,得到轻量化的道路模型。利用了超体素基元高效划分,以及稀疏3D卷积的和高质量提取以及基于Point Cloud Transformer的感受野可变的优势,可为后续高速公路数字化建设的系列技术实施提供重要基础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374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88116.5
申请日:2023-10-08
申请人: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8B21/10 , G06F18/241 , G06F18/2431 , G06F18/25 , G16Y40/10 , G16Y40/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预警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方法协同的风险评价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多种参数数据。本发明中,通过收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多种参数数据,以综合考虑多个参数之间的综合影响。利用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对已收集的参数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反馈到预测模型中,实时更新风险评估。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以实现对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有效管理。定期使用新收集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建立公众参与和信息共享机制,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以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