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梯形外螺纹瞬时切削力模型构建与实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719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151079.7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车削梯形外螺纹瞬时切削力模型构建与实验测试方法,涉及一种切削力模型构建与实验测试方法。解决已有瞬时主切削力的研究方法无法揭示出大螺距螺纹车削过程中刀尖切削运动轨迹的改变和刀具刃倾角的改变对于瞬时切削力的影响机制的问题。本发明具体为振动作用下刀尖切削运动轨迹;振动作用下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姿态;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层参数;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力;大螺距梯形外螺纹车削实验方法;车削螺距16mm梯形外螺纹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力。本发明揭示出大螺距螺纹车削过程中刀尖切削运动轨迹的改变和刀具刃倾角的改变对于瞬时切削力的影响机制。

    刀具左右切削刃分层切削差异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8455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178056.5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刀具左右切削刃分层切削差异性分析方法,它涉及刀具切削时的差异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刀具左右刃分层切削大螺距螺纹时,对于刀具左右刃切削过程中不能进行差异性分析,造成车削过程不稳定,切削的螺纹面一致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设定刀具左右刃运动变量、几何变量,根据几何变量得到刀具的实际工作角度;建立基面及主剖面的刀工接触关系几何模型,确定切削层参数;建立左右刃切削过程中的受力模型,根据切削层参数得到左右刃切削时刀具受到的进给抗力与主切削力的关系、剪切角和刀具的切削合力。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揭示出左右刃切削时的具体差异性,为刀具切削刃结构设计和螺纹左右面一致性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左、右切削刃的刀工界面切削行为差异性的计算与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535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266885.3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左、右切削刃的刀工界面切削行为差异性的计算与测试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测试方法没有一种能够全面揭示切削大螺距梯形外螺纹刀具切削行为差异性的测试方法。本发明包括,确定车削大螺距螺纹刀工接触关系层次结构及特征变量;左、右刃刀工接触长度与刀工接触宽度计算分析;建立左、右刃切削刀具受力模型;采用刀具左、右切削刃的变形系数与相对滑移计算方法、剪切角与摩擦角计算方法、切削行为差异性实验测试方法揭示左、右刃切削时切屑形态、左、右刃磨损及左、右刃动态切削行为上的差异性。本发明揭示左、右刃切削时切屑形态、左、右刃磨损及左、右刃动态切削行为上的差异性,为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大螺距外螺纹分层车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537695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610151058.5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大螺距外螺纹分层车削工艺,它涉及一种外螺纹车削工艺。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螺纹车削加工方法无法达到大螺距外螺纹的大余量去除和高精度加工要求,使大螺距外螺纹车削加工中存在螺纹表面加工原理性误差和接刀痕,切削载荷过大导致的刀具磨损过快,起刀点误差累积产生的螺纹乱扣和分层切削次数过多导致加工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多刃沿径向连续多次进刀分层切削方式及左右轴向多次分层切削方式去除外螺纹粗加工余量进行粗加工过程;采用左切削刃和右切削刃交替沿轴向多次进刀分层切削方式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过程。本发明达到外螺纹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要求,获得的左右螺纹面无接刀痕,消除了螺纹乱扣问题,满足大螺距外螺纹高效、高品质车削加工要求。

    一种大螺距螺纹车削刀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76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25651.1

    申请日:2016-11-21

    Inventor: 赵娇 姜彬 郑敏利

    Abstract: 一种大螺距螺纹车削刀具设计方法,其技术要点包括的步骤为:一、按照所加工的大螺距螺纹工件的结构特征确定工艺方案和工序切削方式,设定适合车削大螺距螺纹工件所具备的刀具基本结构的切削刀具,切削刀具的刀具基本结构包括刀具切削刃结构及其参数;二、进行刀具切削干涉检查,若不干涉,确定使用该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实验;三、输入切削方案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获得刀具振动信号和刀具后刀面磨损图像;四、以切削刀具的左右刃动态载荷一致性、切削刀具左右后刀面磨损一致性、工件左右螺纹面的加工精度及加工表面质量一致性作为设计目标评判切削刀具的切削方案。本发明使刀具左右刃载荷达到改善,磨损减弱且一致性好,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车削梯形外螺纹瞬时切削力模型构建与实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71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51079.7

    申请日:2016-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G06F17/5086 G06F2217/12

    Abstract: 车削梯形外螺纹瞬时切削力模型构建与实验测试方法,涉及一种切削力模型构建与实验测试方法。解决已有瞬时主切削力的研究方法无法揭示出大螺距螺纹车削过程中刀尖切削运动轨迹的改变和刀具刃倾角的改变对于瞬时切削力的影响机制的问题。本发明具体为振动作用下刀尖切削运动轨迹;振动作用下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姿态;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层参数;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力;大螺距梯形外螺纹车削实验方法;车削螺距16mm梯形外螺纹刀具左、右刃瞬时切削力。本发明揭示出大螺距螺纹车削过程中刀尖切削运动轨迹的改变和刀具刃倾角的改变对于瞬时切削力的影响机制。

    一种车削加工精度一致性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625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78070.5

    申请日:2016-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削加工精度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步、进行车削螺纹螺纹面特征点的提取和测量;第二步、进行车削外螺纹大径、小径、螺距、牙型半角和中径误差的解算;第三步、外螺纹大径、小径、螺距、牙型半角和中径误差分布序列的构建;第四步、车削外螺纹的加工精度一致性计算方法。本发明可用于定量描述车削大螺距外螺纹全程的误差分布情况,识别出批量试件在不同工艺方案下的误差分布的差异性,并揭示出不同车削条件下螺纹几何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大螺距外螺纹高效车削工艺方案的设计。

    一种大螺距螺纹车削刀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762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611025651.1

    申请日:2016-11-21

    Inventor: 赵娇 姜彬 郑敏利

    Abstract: 一种大螺距螺纹车削刀具设计方法,其技术要点包括的步骤为:一、按照所加工的大螺距螺纹工件的结构特征确定工艺方案和工序切削方式,设定适合车削大螺距螺纹工件所具备的刀具基本结构的切削刀具,切削刀具的刀具基本结构包括刀具切削刃结构及其参数;二、进行刀具切削干涉检查,若不干涉,确定使用该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实验;三、输入切削方案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获得刀具振动信号和刀具后刀面磨损图像;四、以切削刀具的左右刃动态载荷一致性、切削刀具左右后刀面磨损一致性、工件左右螺纹面的加工精度及加工表面质量一致性作为设计目标评判切削刀具的切削方案。本发明使刀具左右刃载荷达到改善,磨损减弱且一致性好,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一种车削加工精度一致性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6250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178070.5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削加工精度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步、进行车削螺纹螺纹面特征点的提取和测量;第二步、进行车削外螺纹大径、小径、螺距、牙型半角和中径误差的解算;第三步、外螺纹大径、小径、螺距、牙型半角和中径误差分布序列的构建;第四步、车削外螺纹的加工精度一致性计算方法。本发明可用于定量描述车削大螺距外螺纹全程的误差分布情况,识别出批量试件在不同工艺方案下的误差分布的差异性,并揭示出不同车削条件下螺纹几何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大螺距外螺纹高效车削工艺方案的设计。

    左、右切削刃的刀工界面切削行为差异性的计算与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53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66885.3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左、右切削刃的刀工界面切削行为差异性的计算与测试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测试方法没有一种能够全面揭示切削大螺距梯形外螺纹刀具切削行为差异性的测试方法。本发明包括,确定车削大螺距螺纹刀工接触关系层次结构及特征变量;左、右刃刀工接触长度与刀工接触宽度计算分析;建立左、右刃切削刀具受力模型;采用刀具左、右切削刃的变形系数与相对滑移计算方法、剪切角与摩擦角计算方法、切削行为差异性实验测试方法揭示左、右刃切削时切屑形态、左、右刃磨损及左、右刃动态切削行为上的差异性。本发明揭示左、右刃切削时切屑形态、左、右刃磨损及左、右刃动态切削行为上的差异性,为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