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电致应变和低滞后的掺杂钛酸钡无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32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392520.6

    申请日:2022-04-15

    Inventor: 李彩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致应变和低滞后的掺杂钛酸钡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得到具有高电致应变和低滞后的掺杂钛酸钡无铅压电陶瓷,化学式为BaTi1‑xSnxO3,简写为BTSx,其中x为Sn4+的摩尔数,x的范围为0.02≤x≤0.04,该材料的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烧结温度低(Ts=1250~1290℃)、室温1Hz下双边电致应变bipolar Smax高达0.50%,单边电致应变unipolar Smax高达0.55%,应变滞后hys%(hys%=△S/Smax,其中△S为交流电场强度增大或减小过程中达到最大电场一半Emax/2处的单边电致应变的变化量)低至2%,相对于BaTiO3陶瓷,该方法制备的BaTi1‑xSnxO3陶瓷的单边电致应变提高了58%,应变滞后降低了89%,居里温度TC(101℃≤TC≤125℃),其在压电驱动器和致动器的制备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温度场可控的异种材质拼焊板热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860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4567.5

    申请日:2014-05-29

    Abstract: 一种温度场可控的异种材质拼焊板热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热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异种材料拼焊板的热冲压成形效果差,甚至热冲压成形失败的问题。装置:两列分块可调电极与两个夹持电极夹持在异种材质拼焊板的上、下端面上,两个电极绝缘压块分别压装在所述两列分块可调电极上,两个电极绝缘垫块分别垫在两个夹持电极的下端,每个分块可调电极的外端分别与一个调温变阻器连接,多个调温变阻器通过导线与加热电源构成通电回路。方法:选择待成形的异种材质拼焊板的材质;对待成形的异种材质拼焊板进行夹紧;对待成形的异种材质拼焊板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异种材质拼焊板进行冲压;本发明用于异种材质拼焊板热冲压成形。

    一种低损耗BiFeO3-BaTiO3高温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1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1616.3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损耗BiFeO3‑BaTiO3高温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是要解决现有BiFeO3‑BaTiO3陶瓷的介电损耗高、漏电流大和极化困难的技术问题,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得到掺杂BiFeO3‑BaTiO3陶瓷,其化学式为0.68BiFeO3‑0.32BaTiO3+x wt%MnO2,其中x为化合物中MnO2的质量百分数,x的范围为0.01≤x≤0.03,该材料的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室温介电损耗低(1kHz下tanδ~0.045),铁电‑顺电相变特征温度Tm高达436℃,压电常数d33达133pC/N,电性能甚至高于目前商用钛酸铋系K‑15陶瓷(tanδ=0.03、d33=18pC/N、TC=600℃),在用于制备高温压电传感器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一种多尺寸厚度镁铝复合板带的挤压模具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71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06402.7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寸厚度镁铝复合板带的挤压模具及成型方法,挤压模具包括压头,模套,两个半模,两侧各有一个坯料腔,等径角挤压通道,中间的复合型腔,底部有三个挤压块以及出料孔。本发明通过对镁铝材料经过等径角挤压,对向挤压,通过改变挤压块组合,获得不同厚度的镁铝复合板带,以多尺寸挤压块减薄代替了轧制中的多道次减薄,降低成本,缩短工艺流程;可以细化晶粒,使镁铝相互渗透,提高结合面结合力。

    一种超声波辅助机械搅拌制备新型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55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39419.7

    申请日:2017-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C22C1/1036 C22C2026/002

    Abstract: 发明提出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使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镁基体中,获得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合金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8%Al,2%Si,0.75%Sb,0.5%Ca,1%的碳纳米管,余量为Mg,原料为:纯镁锭,铝锭,锑锭,Mg-10Al-27Ca中间合金,Al-50Si中间合金,镁屑,碳纳米管;具体实施和处理步骤为:(1)碳纳米管的预分散;(2)合金的熔炼及半固态搅拌;(3)超声波分散;该工艺解决了基体与复合材料润湿性差的问题,有效地消除了复合过程中的微孔、缩松等缺陷,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多向锻造强韧化镁合金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819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10123363.3

    申请日:2016-03-06

    Inventor: 李超 槐宝 李彩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多向锻造强韧化镁合金的装置及方法,具体包括:加热装置、保温装置、锻造装置以及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该装置的外接脉冲电流对多向锻造过程起到的辅助作用,使得在多向锻造过程中脉冲电流的加热、增塑及晶粒细化效应作用到镁合金锻坯上。通过发明所述的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镁合金多向锻造过程中锻坯的高效加热及保温,并且在变形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脉冲电流对镁合金再结晶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细化晶粒,有效地实现了镁合金的强韧化。可消除普通多向锻造过程中锻压道次较多、需要反复加热、锻前加热时间长、细晶化效果差等不利因素引起的能耗和成本高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镁合金的强韧化效果,提高了效率。

    稀土元素Y和Sm优化的镁合金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6149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6268.X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镁合金的成型及制备方法,其中镁合金成分:Al含7%、Ca含1%、0.4%≤Y≤1.0%、0.2%≤Sm≤0.5%,主要的金属为Mg及其Mg元素对应化合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经预处理后的纯镁、纯铝、Mg‑Ca中间合金、Mg‑Y中间合金以及Mg‑Sm中间合金放入熔炼坩埚中,进行至少4次的真空熔炼,并将熔体匀速地浇注到已经预热和干燥的模具中,待模具完全冷却后,再取出铸件,对铸态合金进行热处理和电磁挤压。本发明通过向Mg‑7Al‑1Ca合金中等比例添加稀土元素Y和Sm(Y:Sm=2:1),经过大量的实验制备出不同状态的Mg‑7Al‑1Ca‑xY‑ySm(x=0.4,0.7,1.0wt.%)合金,得出当Y和Sm的总含量达到1.05 wt.%时,此时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和硬度达到了最优,最优工艺参数:抗拉强度285 MPa,延伸率8.3%,显微硬度78.03 HV。

    基于微晶粒调控的镁合金板材波形衬板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5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12743.9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晶粒调控的镁合金板材波形衬板轧制方法,属于板材轧制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镁合金轧制时在合金板面上形成对应应力和搓轧区范围过小,导致合金板材具有强烈的基面织构,会使得板材存在各向异性高,压延成型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设波形衬板的轧制方法,降低了外部摩擦对板材在轧制过程中变形的阻力,将加载方式从局部施加转变为整体施加,通过调控波形衬板的波形面直径和周期,实现对镁合金板材晶粒尺寸及分布的有效控制。改变板材受力状态,促进非均匀变形和局部动态再结晶形核,从而细化晶粒、弱化基面织构,大幅提升了轧制板材的品质和整体性能。本发明适用于镁合金板材短流程轧制成形。

    一种室温大电致应变的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51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75000.7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一种室温大电致应变的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是要解决现有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在室温电致应变小和烧结温度高的问题。压电陶瓷的化学式为Ba0.70Ca0.30TiO3+x mol%MnO2。方法:一、按化学计量比称量原料粉末;二、将原料混合、球磨、干燥和压成待预烧胚体;三、将待预烧胚体预烧、粉碎、再次球磨、混合聚乙烯醇粘合剂后造粒、压成薄圆柱形胚体、排粘、烧结成瓷、随炉降温得到陶瓷胚体;四、将陶瓷胚体退火、抛光,即为室温大电致应变的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本发明应用于压电材料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