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460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18597.0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081 , B22D19/16 , B22D2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镶嵌铸造制备大尺寸合金梯度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尺寸梯度材料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工序繁多、工艺要求高、加工设备昂贵、无法大规模推广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的制备装置由凹模、座板和压力冲头组成,其中凹模内壁加工有相对称的矩形凹槽,形成具有装夹板材作用的型腔;本发明的制备步骤:首先装配模具,在凹模内壁喷涂润滑剂;将坯料板材轧制到规定厚度,经线切割、机械抛光、超声波清洗、干燥处理后插入到涂有润滑剂的矩形凹槽中;将装有坯料板材的凹模预热,将整体装置放置到压力机下;将经过熔炼、捞渣、静置完毕的合金熔液缓慢倒入凹模中;在100‑300KN的压力下压力铸造,合金缓慢冷却到室温,将制备好的合金材料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60328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94242.8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及成形高强高韧变形镁合金的方法,合金成分:Zn为5.5%,Zr为0.6%,其余为Mg及不可去除的杂质。在高纯氩气保护下熔炼,将工业纯镁完全熔化后,依次加入锌锭、经预热的Mg-30%Zr中间合金;熔体经精炼和静置降温后在励磁电压不高于120V的电磁搅拌条件下浇铸;接下来对铸锭进行12h、380℃的均匀化处理;对铸锭进行温差挤压,工艺参数:表面温度300℃-400℃,坯料表面温度高于心部温度,温差150-250℃,挤压比25:1,挤压速度2mm/s;得到的镁合金在室温下的延伸率为17.28%-20.8%,屈服强度为287Mpa-308MPa,抗拉强度为361MPa-388Mpa;经大量的实验可得最优工艺参数为:励磁电压90V、坯料表面温度350℃,温度差为150℃,此时变形镁合金的延伸率为20.8%,屈服强度为287MPa,抗拉强度为388MPa。
-
公开(公告)号:CN10560328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10194242.8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及成形高强高韧变形镁合金的方法,合金成分:Zn为5.5%,Zr为0.6%,其余为Mg及不可去除的杂质。在高纯氩气保护下熔炼,将工业纯镁完全熔化后,依次加入锌锭、经预热的 Mg‑30%Zr 中间合金;熔体经精炼和静置降温后在励磁电压不高于120V的电磁搅拌条件下浇铸;接下来对铸锭进行12h、380℃的均匀化处理;对铸锭进行温差挤压,工艺参数:表面温度300℃‑400℃,坯料表面温度高于心部温度,温差150‑250℃,挤压比25:1,挤压速度2mm/s;得到的镁合金在室温下的延伸率为17.28%—20.8%,屈服强度为287Mpa—308MPa,抗拉强度为361MPa—388Mpa;经大量的实验可得最优工艺参数为:励磁电压90V、坯料表面温度350℃,温度差为150℃,此时变形镁合金的延伸率为20.8%,屈服强度为287MPa,抗拉强度为388MPa。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5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39419.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 C22C1/1036 , C22C2026/002
Abstract: 发明提出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使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镁基体中,获得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合金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8%Al,2%Si,0.75%Sb,0.5%Ca,1%的碳纳米管,余量为Mg,原料为:纯镁锭,铝锭,锑锭,Mg-10Al-27Ca中间合金,Al-50Si中间合金,镁屑,碳纳米管;具体实施和处理步骤为:(1)碳纳米管的预分散;(2)合金的熔炼及半固态搅拌;(3)超声波分散;该工艺解决了基体与复合材料润湿性差的问题,有效地消除了复合过程中的微孔、缩松等缺陷,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