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03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72318.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IPC: C04B2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0 , C04B2111/00198 , C04B2111/0075 , C04B2201/50 , C04B18/12 , C04B14/02
Abstract: 一种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无法满足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确定设计参数的使用范围;二:测出星点设计试验表中各组试验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三:得出三元二次拟合方程;四:得到铁尾矿砂细度模数、铁尾矿砂用量和水泥结合料用量的最优范围;五:通过单档级配调整选择三个石料级配;六:选择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的石料级配为最优级配;七:测得不同水泥用量下标准击实试件的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八:确定最佳水泥用量;九:制备试件,对试件进行抗冻性验证。本发明用于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33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1072318.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IPC: C04B28/00
Abstract: 一种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无法满足水泥稳定类铁尾矿砂基层材料设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确定设计参数的使用范围;二:测出星点设计试验表中各组试验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三:得出三元二次拟合方程;四:得到铁尾矿砂细度模数、铁尾矿砂用量和水泥结合料用量的最优范围;五:通过单档级配调整选择三个石料级配;六:选择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的石料级配为最优级配;七:测得不同水泥用量下标准击实试件的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八:确定最佳水泥用量;九:制备试件,对试件进行抗冻性验证。本发明用于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23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838211.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泡沫陶瓷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陶瓷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水泥材料高温力学性能和可设计性不足,以及施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泡沫陶瓷和磷酸镁快硬水泥快速制备了陶瓷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使水泥基材料在快速水化的同时获得强化,拓展了水泥材料在高温领域的应用,避免了掺加陶粒等掺合料所获得水泥材料的不易成型的问题,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和现场施工简便性。泡沫陶瓷起到了强化水泥基体的作用,泡沫陶瓷结构一方面实现了对水泥材料的骨架支撑作用,一方面提高了陶瓷增强体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通过调控水泥与泡沫陶瓷的配比可以获得不同密度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7948.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兼具自修复高储能抗冰雪的双层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微胶囊相变材料易泄漏、热能来源单一、实现功能单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双层复合微胶囊从内到外依次由内相变微胶囊芯、内相变微胶囊壳、外自修复微胶囊芯和外自修复微胶囊壳组成;其中内相变微胶囊芯由正辛酸和十四烷组成;外自修复微胶囊芯由疏水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碳纳米管混合而成;内、外相变微胶囊壳是由碳纳米管与双聚合物混合而成,双聚合物是由聚乙烯醇和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制备;先制备内高储能相变微胶囊,再将其加入外微胶囊芯溶液,随后滴加到外微胶囊壳溶液,形成双层复合微胶囊;利用该微胶囊制备涂料,可用于涂层自修复和抗冰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44858.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弹SBS‑茶粉摩擦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高分子聚合物基摩擦层弹性和发电性能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羟基化SBS和茶粉为原材料制备了SBS‑茶粉薄膜以用于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废茶粉增加了摩擦层H原子数,为PTFE的高电负性F原子提供更多电子,因此增加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输出特性,不仅大幅提升了发电效果,为TENG在车‑路耦合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6102.0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冰雪道路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缺乏对冰雪道路运营风险量化的问题。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方法:一、通过道路信息监测设施获取道路实时状态信息;二、由行车安全系数和车道风险系数建立道路安全场模型;三、针对不同车型分别建立相应车辆安全场模型;四、由能见度场系数和照明情况系数建立环境安全场模型;五、叠加道路安全场、车辆安全场和环境安全场,建立冰雪道路运营安全场并确定叠加系数。本发明还提出冰雪道路运营安全风险分级制度及预警,本发明基于冰雪道路运营特征建立了道路安全场、车辆安全场和环境安全场,实现了冰雪条件下道路运营风险的量化评估,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释放道路剩余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6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39718.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涉及一种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不统一,大应变及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变形无法量化,关键力学行为转变状态无法准确识别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小应变范围和大应变及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变形的力学状态,提出了基于韧性、强度和刚度的综合性抗老化性能评价指标,解决了过去评价指标单一,评价规律不统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多层次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沥青在不同老化阶段均能进行抗老化性能评价的方法,弥补了过去只能对同一种沥青给出一种抗老化性能评价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7984.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1N19/02 , G06F119/14 , G06F113/26 , G06F119/02
Abstract: 基于离散元模型的含颗粒物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分析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缺乏快速评价颗粒物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分析方法:一、采用点激光扫描设备对路面或者车辙板试件表面进行激光扫描;二、对沥青混合料表面纹理数据处理,获得位置‑高度数据;三、绘制沥青混合料路表纹理图;四、采用wall模块建立沥青道路表面纹理模型;五、在四边形wall内生成颗粒物,待颗粒物掉落到沥青混合料表面wall;六、建立梯形橡胶块clump,记录梯形橡胶块clump在沥青路面表面wall的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水平力;七、计算摩擦力系数。本发明实现不同颗粒含量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分析,避免了多次现场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35422.1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3/08 , G06T3/04 , G06T7/00 , G06T7/60 , G06T7/62 , G06F18/24 , G16C60/00 , G16C20/70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结构‑力学性质SBS改性沥青老化状态协同分析方法,涉及一种SBS改性沥青老化状态的分析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对于SBS改性沥青老化状态的参数表征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引入了聚合物力学状态分析,针对SBS改性沥青提出了6种不同延度、强度、韧性的力学类型,使得SBS改性沥青老化程度的划分更直观,更有物理意义;本发明结合了Image‑Pro Plus软件计算的老化SBS改性沥青荧光图像的数据,将其与黏韧性测试数据协同分析,明确老化SBS改性沥青的不同改性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4892.1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 G01N1/28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双指数模型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竖向分布的表征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目前缺乏量化沥青混合料空隙竖向分布的有效方法。表征方法:一、采用微焦点X射线扫描系统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CT扫描,图像分割算法提取空隙结构;二、按照高度方向将沥青混合料试件划分为400~600层,计算每一层试件空隙率,绘制得到空隙率‑试件深度曲线图;三、根据空隙率‑试件深度曲线图分析试件空隙率竖向分布特征;四、采用单/双指数模型对空隙率‑深度曲线进行指数模型拟合,利用拟合参数表征空隙率变化。本发明采用单/双指数模型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竖向分布能够有效量化均匀性指标,用于混合料均匀性评价,分析沥青混合料级配抗离析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