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3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40483.3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等高双线圈电磁作动装置,属于航空航天领域。解决了现有电磁作动器漏磁严重,无法抑制电枢反应且推力密度小的问题。它包括它包括定子和动子,所述定子包括上磁结构、外磁结构、下磁结构和内磁结构,所述外磁结构包括外下径向磁环、外中轴向磁环、外上径向磁环和外磁轭,所述外上径向磁环安装在外磁轭的内侧上部,所述外中轴向磁环安装在外磁轭的内侧中部且位于外上径向磁环下侧,所述外下径向磁环安装在外磁轭的内侧下部且位于外中轴向磁环下侧,所述动子包括动子线圈框架、上线圈和下线圈,所述动子线圈框架设置在气隙内,所述动子线圈框架外侧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环形凹槽。它主要用于航天器在轨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1648.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椭圆参考轨道平面圆卫星编队构型设计方法,包括:S1、选择平面圆编队参考卫星的轨道根数;S2、选择椭圆轨道参考卫星RIC坐标系;S3、建立椭圆参考轨道卫星编队飞行的相对动力学方程;S4、建立椭圆参考轨道线性化相对动力学方程的周期解;S5、给出椭圆轨道平面圆编队构型的约束条件;S6、设计平面圆编队参数;S7、计算伴随卫星初始时刻在参考卫星RIC坐标系的相对位置速度参数;S8、计算伴随卫星初始时刻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参数;S9、计算伴随卫星初始时刻的轨道根数,完成平面圆编队卫星构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36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76568.3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搭建试验环境,将在轨验证所需物资运输至地外空间站,利用载人航天系统已有资源和航天员灵活操控能力迅速搭建试验环境;b.在空间站舱内对立方星模块形式的物资进行组装,并对其进行在轨综合检测;c.将物资中的靶目标释放至空间站舱外,对其分别进行抵近观测试验和网捕试验。本发明针对载人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技术进行验证,相比其它的技术验证方法,具有技术基础好、支持能力强、任务风险小、保障资源多、试验代价小、效率高且验证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15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39229.X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EO双星协同逆光告警方法,逆光告警任务由目标卫星A和追踪卫星B共同完成,令目标卫星A和追踪卫星B前后相距一定距离在GEO轨道伴飞;当伴飞状态下的两星连线与太阳矢量方向的夹角满足一定条件时,作为追踪卫星B的起绕点,给追踪卫星B施加一定速度脉冲,使追踪卫星B以一定周期围绕目标卫星A进行自然绕飞,进入绕飞状态;绕飞状态下,两星连线能够与太阳矢量方向保持近似垂直,形成由目标卫星A和追踪卫星B各自告警范围互补的协同告警范围,使逆光区告警范围由0提升到一定告警范围,实现对空间物体的全向空间告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076568.3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搭建试验环境,将在轨验证所需物资运输至地外空间站,利用载人航天系统已有资源和航天员灵活操控能力迅速搭建试验环境;b.在空间站舱内对立方星模块形式的物资进行组装,并对其进行在轨综合检测;c.将物资中的靶目标释放至空间站舱外,对其分别进行抵近观测试验和网捕试验。本发明针对载人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技术进行验证,相比其它的技术验证方法,具有技术基础好、支持能力强、任务风险小、保障资源多、试验代价小、效率高且验证全面等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