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2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19390.0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01J27/24 , C02F1/7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Fe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虾壳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得到生物炭,然后进行酸洗,清洗后干燥,得到生物炭SO;分别将三聚氰胺、三聚尿酸溶于DMSO,得到溶液A和溶液B,将柠檬酸铁溶于溶液A中,然后倒入溶液B,搅拌反应,过滤、清洗后烘干,得到超分子聚合物MCA;将得到的SO和MCA按照1:0.25~1质量比混合,研磨后,于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升温至450‑750℃保温处理1‑5h进行共热解,冷却。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催化活性高,可=高效催化PMS快速地降解苯胺,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安全,在苯胺类废水处理中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0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13435.1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深圳市深水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一体式垃圾渗滤液膜浓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圆柱形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依次连接的混凝沉降系统、软化沉降系统、电化学氧化系统和活性炭吸附系统。本发明通过混凝沉降系统、软化沉降系统、电化学氧化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实现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进行“混凝‑软化‑电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作用,高效快速降解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COD、NH3‑N、硬度、色度等污染物浓度,降低装置维护管理难度、提高了装置运行连续性及稳定性,且完全实现了出水可满足MVR进水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7025.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玉米芯粉末和改性剂进行球磨共混,得到共混物;其中,所述改性剂为Na2CO3和氮源化合物,所述氮源化合物为尿素、双氰胺和三聚氰胺中的至少一种;将所得的共混物置于管式炉内,在N2保护氛围下,升温至300~900℃进行热解,得到固体残留物,热解时间为1‑3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所得的固体残留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干燥后,得到改性生物炭。本发明技术方案得到的改性生物炭,具有更强的催化过一硫酸盐氧化降解水中苯系污染物的作用,苯胺去除率可达95%以上,还能协同强化玉米芯生物炭表面持久性自由基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949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6614.3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L27/18 , A61L27/02 , A61L27/12 , A61L27/04 , A61L27/36 , A61L27/54 , A61L27/56 , A61L27/58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支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骨支架;采用本发明制得的骨支架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其中,内层为负载有促骨组织修复药物的多孔材料,中间层为聚多巴胺层,外层为原位生长的Ag颗粒(抗菌药物),可将该材料用于制作骨支架,在制成的骨支架中,由于聚多巴胺层起到了隔离促骨组织修复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作用,因而能够防止促骨组织修复药物和抗菌药物之间发生相互反应而失效,由于负载有促骨组织修复药物的多孔材料位于内层,可确保促骨组织修复药物在抗菌药物释放之后进行释放。本发明提供的骨支架具有可调节的弹性模量,可以匹配人体松质骨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91682.X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Ni离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生物质废弃物进行清洗、干燥、破碎、研磨,得到处理后的生物质废弃物;步骤S2,将处理后的生物质废弃物与K2FeO4、N源一起进行共混球磨,得到均质共混物;所述N源为双氰胺或三聚氰胺;步骤S3,将得到的均质共混物在氮气保护氛围下进行热解,得到热解产物;步骤S4,将热解产物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重金属Ni离子吸附剂。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重金属Ni离子吸附剂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有机官能团和磁性,可以对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高效、快速的去除,解决了传统重金属吸附剂吸附效果差、吸附速率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2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3920.7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用于降解黑臭底泥中苯并[a]蒽的菌株,菌株命名为SG‑1,保藏号:CGMCC No.20667。该菌株筛选自深圳市茅洲河黑臭底泥,筛选条件:培养液pH7.0左右,苯并[a]蒽浓度为0‑100mg/L,摇床转速140r/min,30℃恒温培养。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当pH=8.0、温度为40℃时,该菌株对苯并[a]蒽的降解效率最高,88h之内可达85%。另外,该菌株在底泥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表现出较好的多底物降解能力。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可为底泥中苯并[a]蒽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2938.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降解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对苯并[a]蒽有降解效果的菌株MZ‑5(Microbacterium xylanilyticum)的筛选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命名为MZ‑5。该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3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20668,保藏日期:2020年9月18日。该菌株筛选自深圳市茅洲河黑臭底泥,筛选条件:培养液pH7.0左右,20mg/L苯并[a]蒽,140r/min,30℃恒温培养。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当pH=5.0、温度为30℃时,该菌株对苯并[a]蒽的降解效率最高,72h之内可达67%。另外,该菌株在底泥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表现出较好的多底物降解能力。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可为底泥中苯并[a]蒽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45715.X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0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强化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物去除的生物诱导剂,具体涉及以下组分:40~80%A组分,10~20%B组分,1~5%表面活性剂,0.5~3%稳定剂,1~3%增效剂,余量为水,A组分为乙酸钠,B组分为邻苯二甲酸,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该配方原理独特,同时生产加工简单,性质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工程应用。该方法修复底泥彻底且效果好、成本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染底泥难降解有机物修复困难,生物处理效果缓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53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1128883.X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01J23/745 , B01J35/10 , C02F1/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45 , B01J35/10 , C02F1/722 , C02F1/725 , C02F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炭基铁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生物质炭基铁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备胶原蛋白水溶液,加入木质素,并加入无机铁盐溶液,共混均质后陈化20~60 min;然后真空烘干至恒重,进行研磨得到研磨产物;将所述研磨产物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升温至400‑1000℃,保温1‑4 h后自然冷却,再进行研磨,得到生物质炭基铁系催化剂样品。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其活性组分与催化剂载体高度结合,可以高效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降解高浓度化学镀镍废液,具有稳定性强、重复利用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2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668750.6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01B32/205 , C01B32/18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石墨化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生物炭破碎筛分,清洗后干燥;步骤S2,将清洗干燥后的生物炭加入到酸溶液中,搅拌后水洗为中性,干燥后得到酸改性生物炭;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酸改性生物炭和K2FeO4共混,研磨后,在N2气氛下进行高温热解,所得碳化产物即为高度石墨化生物炭基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生物炭材料表面剥离形成石墨烯纳米片层结构,加强电子传输性能;同时,赋予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强化重金属络合物破络能力,可作为粒子电极在三维粒子电极反应体系中实现对重金属络合物的高效去除,尤其是有机配体的深度矿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