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9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6614.3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L27/18 , A61L27/02 , A61L27/12 , A61L27/04 , A61L27/36 , A61L27/54 , A61L27/56 , A61L27/58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支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骨支架;采用本发明制得的骨支架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其中,内层为负载有促骨组织修复药物的多孔材料,中间层为聚多巴胺层,外层为原位生长的Ag颗粒(抗菌药物),可将该材料用于制作骨支架,在制成的骨支架中,由于聚多巴胺层起到了隔离促骨组织修复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作用,因而能够防止促骨组织修复药物和抗菌药物之间发生相互反应而失效,由于负载有促骨组织修复药物的多孔材料位于内层,可确保促骨组织修复药物在抗菌药物释放之后进行释放。本发明提供的骨支架具有可调节的弹性模量,可以匹配人体松质骨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43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98767.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左心耳封堵器包括框架和覆盖在框架上的阻流膜,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中心骨架以及设置在中心骨架周向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带,在框架本体包括多个支撑单元的状态下,相邻两支撑单元的第一连接带互相连接,在承受相同载荷时,框架的形变与左心耳组织的形变相适配。本发明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当受到载荷作用时,可以表现出与左心耳组织相似的变形行为,从而当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后不会对左心耳组织产生压迫,可协同组织变形,进而避免组织磨损、穿孔等问题,提高左心耳封堵器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968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22200.2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椎间融合器,其采用形状记忆聚合物,通过外界驱动在初始状态和临时状态之间转变;其在所述临时状态下置入人体病变位置,之后通过外界驱动转化为初始状态实现与病变位置上下表面的充分接触。本发明的椎间融合器适用于微创融合,对患者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回复到初始形状后与上下表面接触面积大,促进融合;通过调配不同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体及填料的比例,获得与人体骨相近的模量,减少应力遮挡,不下沉;另外,所用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均透过X射线,在检查时不会产生干扰伪影;最后,所用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均为高生物相容性材料,并发症少,促进骨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6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97491.5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展开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它涉及雷达天线,具体涉及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展开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雷达天线的质量严重限制了人造卫星寿命及搭载数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上部桁架、底座和若干个天线单元,多个上部桁架并排平行安装在底座上,每个上部桁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天线单元,若干个所述天线单元呈矩阵状排列组成一个长方形板体。本发明属于空间可展开结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7290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936214.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18 , D04H1/435 , A61B1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制备心脏封堵器阻流膜的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心脏封堵器阻流膜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封堵器中采用致密的阻流膜导致的内皮化速率慢的问题。制备方法:向静电纺丝装置中添加纺丝液,调整静电纺丝装置中的电源电压、电纺针头到接收板的距离和纺丝液流速,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封堵器阻流膜;所述纺丝液中溶质由药物、显影剂和聚合物混合而成。将阻流膜缝合在网状支架盘面上,得到心脏封堵器。本发明阻流膜中纤维为多孔材质,利于细胞粘附和增殖,进而提高了内皮化速率;阻流膜中含有的药物能够提高了药物利用率;还能降低药物的释放速度,达到药物缓释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心脏封堵器阻流膜。
-
公开(公告)号:CN119925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1480.7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弯曲人工耳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电极本体以及与电极本体相连接的电极支撑装置;其中:电极本体包括电极折叠件和柔性薄膜电极层,电极折叠件的一端与电极支撑装置相连接,柔性薄膜电极层铺设于电极折叠件中心轴线的一侧,柔性薄膜电极层用于产生电流以刺激耳蜗内壁神经元;电极折叠件包括初始形状和临时形状,初始形状呈弯曲展开状,临时形状呈平直折叠状,且初始形状的电极折叠件的尺寸大于临时形状的电极折叠件的尺寸,在外界刺激下电极折叠件能够带动柔性薄膜电极层在初始形状和临时形状之间双向转变。该人工耳蜗能够在外界刺激下发生变形从而与耳蜗内壁相贴合,在保护耳蜗结构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听力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7793.1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N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响应的护眼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基于光响应的护眼仪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内部的光驱动组件和载药组件;光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腔体内部上下相对设置的紫外光灯和红外光灯和设置紫外光灯和红外光灯之间的光响应材料;光响应材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紫外光响应层、柔性中间层和红外光响应层;载药组件与光响应材料通过推动部件连接;推动部件与光响应材料连接的一端低于推动部件与载药组件连接的一端;载药组件包括储药腔和设置在储药腔的侧壁与储药腔连通的载药微针。本发明提供的护眼仪可以精准地将药物注射入眼周围穴位处,可有效解决现有视疲劳用药时的给药不稳定,给药效率较低,易损害皮肤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883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716556.9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17/00 , B29C64/118 , B33Y10/00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载药封堵器、该封堵器成形及展开收拢方法,它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以解决镍钛钴合金丝封堵器不可降解,传统给药方式血药浓度波动大的问题,它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阻流膜组成;支撑结构为具有双盘面的网状结构,阻流膜封装覆盖在两个盘面上。成形方法:一、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将含有可降解载药封堵器的格式文件导入3D打印机;二、将制得的形状记忆聚合物丝材通过导丝装置送入打印料口;三、打印喷头将聚合物丝材融化并挤出喷头;四、挤出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在打印台上快速冷却,层层堆积,完成可降解支撑结构的构造成形;五、阻流膜覆盖在支撑结构的两个盘面上,完成可降解载药封堵器制备。本发明封堵器兼具载药形状记忆可降解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88780.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双向温控开关系统,包括聚合物双向开关、碳膏层、接线柱、连接线、底座,聚合物双向开关由具有形状记忆的聚合物制成,碳膏层均匀涂抹在聚合物双向开关的两侧;接线柱有两个,两个接线柱分别位于聚合物双向开关的两侧;聚合物双向开关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向两侧弯曲,实现两个碳膏层和两个接线柱分别接触导电,连接线将所述双向温控开关系统与外围电路连接。本发明的双向温控开关系统电子元件少,结构简单、轻质,实现了温控开关的双向变形,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于传统的温度开关而言该温度开关具有较强的抗电磁环境,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中依旧可以实现自身功能,拓宽了温控开关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327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66886.0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F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状记忆鼻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支架包括鼻腔支架本体和水凝胶层,水凝胶层包覆于鼻腔支架本体的外侧,鼻腔支架本体为网状三维结构,鼻腔支架本体由形状记忆聚合物制得;形状记忆鼻腔支架包括临时形状和初始形状,初始形状和临时形状的所述形状记忆鼻腔支架均为筒形,初始形状的形状记忆鼻腔支架的直径大于临时形状的形状记忆鼻腔支架的直径,当形状记忆鼻腔支架受到外界刺激时,形状记忆鼻腔支架用于从临时形状转变为初始形状。本发明提供的形状记忆鼻腔支架植入鼻腔后能够对鼻腔黏膜进行良好的贴合,更加柔软舒适,且通过在植入鼻腔的前后临时形状和初始形状之间的转换,避免对鼻腔产生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