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响应的护眼仪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3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7793.1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响应的护眼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基于光响应的护眼仪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内部的光驱动组件和载药组件;光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腔体内部上下相对设置的紫外光灯和红外光灯和设置紫外光灯和红外光灯之间的光响应材料;光响应材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紫外光响应层、柔性中间层和红外光响应层;载药组件与光响应材料通过推动部件连接;推动部件与光响应材料连接的一端低于推动部件与载药组件连接的一端;载药组件包括储药腔和设置在储药腔的侧壁与储药腔连通的载药微针。本发明提供的护眼仪可以精准地将药物注射入眼周围穴位处,可有效解决现有视疲劳用药时的给药不稳定,给药效率较低,易损害皮肤等问题。

    一种非局域等离子体检测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21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4522.5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局域等离子体检测系统,包括密封容器、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密封容器内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电极,密封容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上各连接一个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伸入所述密封容器内与最近的电极相连,用于对电极间距进行调整;侧壁上连接一个第二调节装置伸入所述密封容器内,且末端安装有探针,可灵活调整电极间距,并调整探针的高度得到不同位置的等离子特性,判断是否为非局域等离子体环境,进而对多种不同气压环境中的气体杂质进行检测,适用性强。

    一种基于二维功能材料制备柔性光探测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421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71108.8

    申请日:2012-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维功能材料制备柔性光探测器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光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现有的柔性光探测器的光刻工艺技术成本高且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制备半导体材料单晶硒化镓或单晶硫化镓;二、用思高胶带在半导体材料表面粘贴-剥离;三、将二维结构半导体材料转移至基底上;四、将铜制掩膜覆到经步骤三处理的基底上,沉积金层和铬层;再去掉掩膜退火处理;五、利用半导体测试仪,筛选出步骤四得到的光探测器半成品中对紫外光有光电响应的电极对,即得到基于二维功能材料制备柔性光探测器。该光探测器紫外光响应度高达100AW-1以上。可作为微电子器件、光敏器件用于信息传输和储存领域。

    一种生物炭基氧化还原介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98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8085.9

    申请日:2024-09-03

    Inventor: 张静 赵林 李俊杰

    Abstract: 一种生物炭基氧化还原介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生物炭基氧化还原介体材料在强化化学氧化技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中应用。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生物炭基氧化还原介体材料具有氧化还原介体的特性,可作为“电子通道”介导氧化剂与污染物之间的电子传递,同时该材料也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稳定性高、成本低及绿色无污染等优势,将其与化学氧化法联用可实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快速去除。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基氧化还原介体材料的优势在于显著提高了有机污染物与氧化剂之间的电子转移速率、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便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等。

    一种二氧化碳分解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435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1261.6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分解系统,涉及二氧化碳分解技术领域,二氧化碳分解系统包括电源、DBD放电分解管、二氧化碳瓶、氧气过滤收集装置、氧气监测装置,DBD放电分解管上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及分离管,分离管两侧相对设置两块形状相同但充磁方向相反的磁铁,电源与DBD放电分解管电连接,二氧化碳瓶与进气管连通,分离管分别与氧气过滤收集装置及氧气监测装置连通。本发明通过将DBD放电分解管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在分离管的两侧设置磁铁,在磁场下氧气具有顺磁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具有逆磁性,可通过磁场将氧气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离从而抑制一氧化碳和氧气的二次复合,实现提升二氧化碳的分解效率。

    一种硝酸铵晶体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8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6146.0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硝酸铵晶体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所述硝酸铵晶体检测系统包括电源装置、检测装置、真空装置、供气装置和分析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阴极、阳极和探针,检测腔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阴极和阳极分别位于检测腔的两端,且与检测腔密封连接,检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气体注入口,探针位于检测腔内,且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真空装置和供气装置通过气体注入口与检测装置连接;电源装置分别与阴极、阳极和探针电连接;分析装置与探针通讯连接,用于对探针获取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本发明提供的硝酸铵晶体检测系统体积较小,便携性强,操作简便,对硝酸铵晶体的特异性较强,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待测样品是否为硝酸铵晶体。

    一种基于纳米软印刷技术批量制备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527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161361.5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软印刷技术批量制备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方法,属于石墨烯传感器的制备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石墨烯传感器制备技术存在石墨烯形状与尺寸难以控制、制成的石墨烯传感器性能不一致,且不利于微纳米级石墨烯传感器集成的问题,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如下:一、石墨烯薄膜的制备;二、制备规则形状的石墨烯(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和CVD石墨烯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三、石墨烯的改性;四、批量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本发明主要用于批量制备石墨烯气体传感器。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纳米软光刻技术与二维材料石墨烯的二者的优点,并且制备出的带状石墨烯传感器具有相同的性质,这为石墨烯做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与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一种基于纳米软印刷技术批量制备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52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1361.5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软印刷技术批量制备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方法,属于石墨烯传感器的制备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石墨烯传感器制备技术存在石墨烯形状与尺寸难以控制、制成的石墨烯传感器性能不一致,且不利于微纳米级石墨烯传感器集成的问题,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如下:一、石墨烯薄膜的制备;二、制备规则形状的石墨烯(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和CVD石墨烯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三、石墨烯的改性;四、批量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本发明主要用于批量制备石墨烯气体传感器。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纳米软光刻技术与二维材料石墨烯的二者的优点,并且制备出的带状石墨烯传感器具有相同的性质,这为石墨烯做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与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一种高效壳聚糖-聚合硫酸铁复合混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1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05358.6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壳聚糖‑聚合硫酸铁复合混凝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传统无机混凝剂易产生二次污染、有机混凝剂成本高且工艺控制复杂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以天然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季铵盐改性增强其电荷特性,再与无机混凝剂按特定比例复合的解决方案;制备过程包括:将壳聚糖溶解于2%醋酸溶液,调节pH至弱酸性后引入季铵盐,在70℃恒温条件下通过引发剂催化完成反应,经离心洗涤和真空干燥得到改性壳聚糖;随后将其与无机混凝剂按1:3‑5质量比复配,形成兼具电中和与吸附架桥功能的复合体系。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各组分配比和工艺参数,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得到的复合混凝剂具有处理效率高、环境友好且成本适中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