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二氧化碳气体分解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71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13978.9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二氧化碳气体分解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金属电极和碳床;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第二管体套设在第一管体上,第一管体的外壁与第二管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管体上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金属电极套设于第二管体上,且金属电极用于接入高压电源并作为放电正极,第一管体内用于设置循环流动的溶液,且第一管体内的溶液用于作为接地电极及冷却作用;碳床设置于第一出气口处,碳床用于对第一出气口输出的复杂气体进行再次分解。本发明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金属电极和碳床配合使用,对二氧化碳进行两次分解,有效提高二氧化碳分解效率。

    一种基于非均匀等离子体结构实现电磁波聚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0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42720.0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均匀等离子体结构实现电磁波聚焦的方法,涉及等离子体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等离子体结构实现电磁波聚焦的方法,包括:在真空腔室中充入电离气体,其中,所述真空腔室内设置同轴网格电极组和中心调控电极;将第一驱动电源接入所述同轴网格电极组,通过所述同轴网格电极组电离所述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将第二驱动电源接入所述中心调控电极,通过所述中心调控电极吸引所述等离子体,以产生密度由内到外逐渐增加的非均匀等离子体圆柱;通过所述非均匀等离子体圆柱对电磁波进行聚焦。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实现对电磁波的聚焦,减小传输损耗;拓展了非均匀等离子体圆柱的应用范围。

    一种微波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399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716125.3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一种微波探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基于电磁波磁分量的微波探测系统及方法,解决依靠高频电路难于对微波进行相位分辨探测,且设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包括多铁异质结和硅基共面波导,所述硅基共面波导上设置多铁异质结。对微波探测系统施加外电场E,并进行电场控制调节标定,建立外电场E与共振频率的一一对应关系f(E)=γ(H0+kE),其中H0为外加静磁场强度,γ为电子旋磁比,E为外电场的电场强度,k为线性系数,然后对微波探测系统施加未知微波;获取微波频率的步骤,获取微波方向的步骤,获取微波相位的步骤,通过基于铁磁共振系统的微波波导,使探测原件可以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基于微波磁分量对微波进行探测。

    一种二氧化碳分解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9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8163.6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分解装置,涉及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二氧化碳分解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金属棒和金属环;第二管体的一部分插入第一管体的内部,且第一管体的内壁与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金属环套设于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内部的外壁上,金属环用于作为放电正极;金属棒穿设于第二管体,金属棒与第二管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金属棒用于作为接地电极;第三管体套接于第一管体并与第一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用于设置循环流动的溶液。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解装置,相较于相关技术,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并设计双层气流结构,二氧化碳在双层气流结构内发生二次反应,提高了二氧化碳的转化效率。

    一种多功能等离子体催化放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15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89689.3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等离子体催化放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套管、第三管、第四管、第五管、气电滑环、第一气滑环、气滑环组件和液滑环组件。所述第三管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的间隙为第一放电区域,所述第三管与所述第四管之间的间隙填充金属导电材料,所述第五管与所述第四管之间的间隙为第二放电区域。本发明通过设计同轴的第一放电区域和第二放电区域,控制通入第一放电区域和第二放电区域内的气体,同时进行二氧化碳的转化反应以及催化剂的还原反应,实现原位、高效且便携的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反应,大幅提高二氧化碳转化效率,节约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成本。

    一种非局域等离子体检测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21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4522.5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局域等离子体检测系统,包括密封容器、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密封容器内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电极,密封容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上各连接一个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伸入所述密封容器内与最近的电极相连,用于对电极间距进行调整;侧壁上连接一个第二调节装置伸入所述密封容器内,且末端安装有探针,可灵活调整电极间距,并调整探针的高度得到不同位置的等离子特性,判断是否为非局域等离子体环境,进而对多种不同气压环境中的气体杂质进行检测,适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