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1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13978.9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二氧化碳气体分解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金属电极和碳床;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第二管体套设在第一管体上,第一管体的外壁与第二管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管体上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金属电极套设于第二管体上,且金属电极用于接入高压电源并作为放电正极,第一管体内用于设置循环流动的溶液,且第一管体内的溶液用于作为接地电极及冷却作用;碳床设置于第一出气口处,碳床用于对第一出气口输出的复杂气体进行再次分解。本发明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金属电极和碳床配合使用,对二氧化碳进行两次分解,有效提高二氧化碳分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42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70922.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周晨 , 袁承勋 , 姚静锋 , 王莹 , 周忠祥 , 阿斯塔菲耶夫·阿勒科山德 ,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巴库列夫 , 库德里亚夫谢夫·安纳托利
IPC: H05H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辉光微放电装置,涉及等离子技术领域,所述辉光微放电装置包括:电源组件;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相连,所述阴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相连,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对应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间距,以使得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形成放电距离,所述放电距离小于待电离气体的最小击穿电压对应的放电间隙,所述待电离气体被击穿时的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大气压。本发明,在放电条件较为简单且成本低的条件下即可实现稳定的辉光微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980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42720.0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均匀等离子体结构实现电磁波聚焦的方法,涉及等离子体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等离子体结构实现电磁波聚焦的方法,包括:在真空腔室中充入电离气体,其中,所述真空腔室内设置同轴网格电极组和中心调控电极;将第一驱动电源接入所述同轴网格电极组,通过所述同轴网格电极组电离所述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将第二驱动电源接入所述中心调控电极,通过所述中心调控电极吸引所述等离子体,以产生密度由内到外逐渐增加的非均匀等离子体圆柱;通过所述非均匀等离子体圆柱对电磁波进行聚焦。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实现对电磁波的聚焦,减小传输损耗;拓展了非均匀等离子体圆柱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6393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04774.2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袁承勋 , 李金明 , 阿斯塔菲耶夫·阿勒科山德 , 库德利亚夫谢夫·安纳托利 , 周忠祥 , 王晓鸥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气体放电驱动天线收发信号的装置,属于等离子体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气体放电驱动天线收发信号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等离子体天线信号损失大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和设备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收发器、偶极天线、气体放电管、电源、跳线和开关组。它主要用于天线收发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99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716125.3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2/00
Abstract: 一种微波探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基于电磁波磁分量的微波探测系统及方法,解决依靠高频电路难于对微波进行相位分辨探测,且设备成本过高的问题。包括多铁异质结和硅基共面波导,所述硅基共面波导上设置多铁异质结。对微波探测系统施加外电场E,并进行电场控制调节标定,建立外电场E与共振频率的一一对应关系f(E)=γ(H0+kE),其中H0为外加静磁场强度,γ为电子旋磁比,E为外电场的电场强度,k为线性系数,然后对微波探测系统施加未知微波;获取微波频率的步骤,获取微波方向的步骤,获取微波相位的步骤,通过基于铁磁共振系统的微波波导,使探测原件可以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基于微波磁分量对微波进行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8163.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分解装置,涉及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二氧化碳分解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金属棒和金属环;第二管体的一部分插入第一管体的内部,且第一管体的内壁与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金属环套设于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内部的外壁上,金属环用于作为放电正极;金属棒穿设于第二管体,金属棒与第二管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金属棒用于作为接地电极;第三管体套接于第一管体并与第一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用于设置循环流动的溶液。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解装置,相较于相关技术,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并设计双层气流结构,二氧化碳在双层气流结构内发生二次反应,提高了二氧化碳的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89689.3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等离子体催化放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套管、第三管、第四管、第五管、气电滑环、第一气滑环、气滑环组件和液滑环组件。所述第三管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的间隙为第一放电区域,所述第三管与所述第四管之间的间隙填充金属导电材料,所述第五管与所述第四管之间的间隙为第二放电区域。本发明通过设计同轴的第一放电区域和第二放电区域,控制通入第一放电区域和第二放电区域内的气体,同时进行二氧化碳的转化反应以及催化剂的还原反应,实现原位、高效且便携的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反应,大幅提高二氧化碳转化效率,节约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21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4522.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局域等离子体检测系统,包括密封容器、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密封容器内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电极,密封容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上各连接一个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伸入所述密封容器内与最近的电极相连,用于对电极间距进行调整;侧壁上连接一个第二调节装置伸入所述密封容器内,且末端安装有探针,可灵活调整电极间距,并调整探针的高度得到不同位置的等离子特性,判断是否为非局域等离子体环境,进而对多种不同气压环境中的气体杂质进行检测,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1382108.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袁承勋 , 李金明 , 姚静锋 , 周忠祥 , 王晓鸥 , 阿斯塔菲耶夫·阿勒科山德 , 库德里亚夫谢夫·安纳托利
IPC: H05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诊断装置,属于等离子体和微波技术领域。解决了测量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子密度的问题。它包括所述谐振腔放置在试验台上,所述谐振腔内部由金属铜箔全面覆盖,所述谐振腔上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放置射流放电玻璃管,所述射流放电玻璃管内设置射流等离子体并连接电极,所述第一探测天线和第二探测天线对称设置在谐振腔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探测天线和第二探测天线分别连接频谱分析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它主要用于具有较低电子密度的低温常压等离子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2434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53442.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袁承勋 , 叶鑫 , 王咏歌 , 姚静锋 , 阿斯塔菲耶夫·阿勒科山德 , 库德利亚夫谢夫·安纳托利 , 周忠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气压下低温射流等离子体的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发射线天线、接收天线、导电底座和频谱分析仪;所述发射线天线为直线形天线,所述接收天线为喇叭天线,所述发射线天线与所述接收天线设置于所述导电底座的第一侧,所述发射线天线的第一端与所述频谱分析仪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频谱分析仪的输入端电连接,既可用于测量低温大气压放电和等离子体射流中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也可用于诊断其纵向的电子密度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