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9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2044.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级综合能源系统KRO‑PBDP鲁棒优化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厂级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步骤二、在KRO鲁棒优化方法的基础上,设计KRO‑PBDP鲁棒优化方法;步骤三、基于步骤二设计的KRO‑PBDP鲁棒优化方法,采用Cplex求解器对步骤一构建的预测判断最优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KRO‑PBDP鲁棒优化调度结果。该方法可将最优化问题中的非线性约束转换为线性约束,同时兼顾了优化方法的保守性和约束超限问题,能够在厂级综合能源系统接入波动性电源和多种能源转换设备实现多能互补的同时求解出系统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27356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0075838.2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基于供热机组AGC综合指标的预测控制方法,涉及一种供热机组控制方法。步骤一:构建增广预测模型,将传统状态空间模型中的控制增量Δu与状态增量Δx引入状态空间;步骤2:构建二次型性能函数,计算关于负荷性能指标函数J1及关于压力性能指标函数J2;步骤3:以步骤2中的J1与J2,加权获得综合性能指标函数J;步骤4:计算步骤1中的约束条件;步骤5:求得指标函数J最小值,以此获得该工况下的负荷与压力最优协调控制量Δu。将预测控制基本思想应用于机组综合性能指标评估,在区分机组供热与非供热的不同工况下,引入最小二乘法预测未来的最优调节量,并反馈到机组控制器来完成下一步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0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45379.8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负荷偏差逆向动态修正机组协调系统锅炉储能系数的逻辑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在原有储能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准动态储能信号的修正逻辑,此逻辑根据机组不同调整方向、不同调整状态来执行不同的逻辑运算,运算的结果是得到一个储能系数的实时修正系数向量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提出采用动态修正储能系数的思想应用于采用直接能量平衡控制方式下的火电机组动态调整,使得锅炉能量变化的实时性应用于协调控制;2)实时修正储能系数可以提高协调控制优化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对燃煤、风机的出力扰动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效果;3)储能系数修正可以保证在负荷小幅调整时的调整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71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46388.9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前过热蒸汽储能进行快速负荷调整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分别获得实时负荷点以及目标负荷点上的过热蒸汽储能,并计算出蒸汽储能偏差;然后,将此储能偏差等价转换为负荷偏差以及压力偏差,并将此偏差引入协调控制系统前馈中去,从而实现利用过热蒸汽储能快速调整负荷的目的。本发明避免了现场机组的实验,通过历史数据等价计算出典型负荷点的储能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汽轮机前馈控制,通过充分利用机组机前过热蒸汽段储能的基础上,提升机组负荷调整的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864814.5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活动的研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预报因子与太阳耀斑发生的相关性评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提取全部预报因子及其对应是否发生耀斑事件的数据,定义各个预报因子的相关性指数;步骤二:绘制其中任意一个“预报因子”与“是否发生耀斑的数据”的相关性图;步骤三:统计所述预报因子在各个数据段的耀斑发生概率,得出该预报因子的相关性指数;步骤四:根据相关性指数的数值大小,给出所述预报因子与是否发生耀斑事件之间的相关性结论;步骤五:对其他预报因子都执行步骤二至步骤四,得到各个预报因子的相关性结论。本发明采用多数据段评估方法,可较为完备、准确地得到相关性结论。
-
公开(公告)号:CN111853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734721.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能量的凝汽器补水除氧控制方法,属于汽轮机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凝汽器的加热补水和除氧方法存在补水温度波动大、加热热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它包括:采用脱硫回收烟气余热、太阳能和厂用备用电源对凝汽器进行加热实现补水,三种能源的投切通过嵌入分散式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嵌入分散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凝汽器背压获取最优温度参考值;将实时补水温度与最优温度参考值的差作为反馈信号;采用机组实时抽汽量和机组实时补水量的差值作为前馈信号;采用机组实时抽汽量和机组实时补水量的差值作为闪蒸汽源的控制信号,控制凝汽器除氧的闪蒸蒸汽流量实现除氧。本发明用于燃煤机组的抽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15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33246.X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黑龙江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沃华智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汽轮机前馈的多级速率调节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在大范围变负荷时汽轮机侧的自动增益控制调节性能无法满足需要的问题。本发明调节方法的具体过程为:获取AGC负荷指令和机组实际负荷,计算偏差值ΔN;获取加负荷段阈值L;判断偏差值ΔN的范围,如果-L≤ΔN≤L,输出功率信号为机组实际负荷;否则实时计算速率限制参数M;判断偏差值ΔN的范围,如果-M≤ΔN≤M,则将最大修正速率加负荷时的负荷输出值作为输出功率信号,否则将最小修正速率加负荷时的负荷输出值作为输出功率信号。本发明用于火电机组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97229.6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沃华智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F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00MW级汽轮机低压缸横销卡涩故障在线监测与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如下:S1、通过分析工作机制和故障机理,确定低压缸两侧绝对膨胀差值Δα作为横销运行状态表征参数;S2、安装低压缸绝对膨胀位移传感器;S3、根据两侧位移传感器测得的绝对膨胀数据,推算出Δα;S4、根据现有的运行规范,基于状态表征参数,制定低压缸横销卡涩故障的判定标准;S4、位移传感器连接DCS系统,将低压缸两侧位移传感器测得的绝对膨胀数据通过DCS系统上传至远端,根据Δα进行横销卡涩多步预测,并结合运行规范中对于横销与键槽间隙的设定,从而实现对异常状态的预警。本发明具有较大普适性,在生产中容易实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085776.9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1D21/00 , G06F18/23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N3/0442
Abstract: 汽轮机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属于火电厂汽轮机控制领域。解决了现有汽轮机组滑压优化方法准确率低,且无法进行定量指导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获取相应机组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运行数据并进行聚类,从而分割成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数据集;利用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数据集,分别对N个相同的初始机组性能评估模型进行训练,获得适用于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机组性能评估模型;在机组滑压运行期间实时采集当前时刻机组真实运行数据,并结合N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机组性能评估模型,计算在每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负荷偏差,取N个负荷偏差中的最小值作为性能退化偏差s,并将其转化为主汽压力控制量ΔPz,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本发明主要用于对机组滑压运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4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011382426.X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负荷分配调整方法,属于发电厂负荷分配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循环水泵以模糊概念里的大冗余作为调整原则,面对机组负荷大幅度调整的情况,切换水泵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包括:排列出n种机组组合运行方式;获得单台机组在负荷变化和循环水温变化时对应的最佳循环水流量以及当前机组组合运行方式下最大负荷调整幅度;建立运行方式选择模型,根据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确定选定的机组组合运行方式;再根据可调整余量确定是否调整循环水泵组合以及是否进行机组组合运行方式的切换,最后确定最终的机组组合运行方式作为初级负荷分配指导。本发明用于反向指导厂间的负荷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