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7212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1183405.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8/24 , B33Y70/1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3D打印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D打印秸秆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3D打印秸秆混凝土材料按照质量份数由硅酸盐水泥30‑35份、河砂20‑25份、粉煤灰10‑15份、纳米粘土10‑15份、橡胶粉10‑15份、改性玻璃纤维8‑12份、秸秆纤维5‑8份以及聚羧酸减水剂1‑2份、速凝剂1‑2份组成。本发明利用秸秆替代部分胶凝材料与其他纤维,降低了整体的材料成本,且能够有效的进行秸秆的废物利用,绿色环保,同时添加秸秆纤维得到的打印材料保温、隔热性能好。本发明通过硅酸盐水泥、河砂、粉煤灰、纳米粘土、橡胶粉、改性玻璃纤维、秸秆纤维的配合有效提高了打印材料的流变性、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83405.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8/24 , B33Y70/1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3D打印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D打印秸秆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3D打印秸秆混凝土材料按照质量份数由硅酸盐水泥30‑35份、河砂20‑25份、粉煤灰10‑15份、纳米粘土10‑15份、橡胶粉10‑15份、改性玻璃纤维8‑12份、秸秆纤维5‑8份以及聚羧酸减水剂1‑2份、速凝剂1‑2份组成。本发明利用秸秆替代部分胶凝材料与其他纤维,降低了整体的材料成本,且能够有效的进行秸秆的废物利用,绿色环保,同时添加秸秆纤维得到的打印材料保温、隔热性能好。本发明通过硅酸盐水泥、河砂、粉煤灰、纳米粘土、橡胶粉、改性玻璃纤维、秸秆纤维的配合有效提高了打印材料的流变性、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6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96037.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土墙体框架,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框架内通过多种填充方式填充有生土,所述框架包括:翼板A、钢制空心构件、钢制连接件和翼板B;所述翼板A和翼板B分别分布在上下位置与钢制空心构件通过钢制连接件连接,使所述翼板A和翼板B与所述钢制空心构件形成90°夹角。本发明的生土框架墙体,通过增强生土墙整体框架强度和改进墙体内部结构,提高了墙体结构的整体性,进一步提高了房屋建造质量;另外,与现有墙体构造相比,本发明的生土墙体的暖通设备适应性提高,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生产上效率低下,个性化定制能力弱,在结构上整体稳定性差,扛风抗水能力弱,导致生土墙体的应用面狭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31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64665.3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热图像分析的城市开放空间室外人体热舒适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城市设计与建筑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多个区域;收集主观人体热感觉评价数据;基于采集到的城市开放空间的热图像,提取热图像中的城市开放空间表面温度;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城市开放空间热图像与人体热舒适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人体热舒适进行预测。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室外空间热舒适预测方法中诸多站点布置所产生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消耗,本发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将城市开放空间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和人体热感觉直接联系起来,减少了传统室外空间热舒适预测评价过程中繁杂的数据处理过程,进一步缩减了预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68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996037.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土墙体框架,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框架内通过多种填充方式填充有生土,所述框架包括:翼板A、钢制空心构件、钢制连接件和翼板B;所述翼板A和翼板B分别分布在上下位置与钢制空心构件通过钢制连接件连接,使所述翼板A和翼板B与所述钢制空心构件形成90°夹角。本发明的生土框架墙体,通过增强生土墙整体框架强度和改进墙体内部结构,提高了墙体结构的整体性,进一步提高了房屋建造质量;另外,与现有墙体构造相比,本发明的生土墙体的暖通设备适应性提高,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生产上效率低下,个性化定制能力弱,在结构上整体稳定性差,扛风抗水能力弱,导致生土墙体的应用面狭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22187.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秸秆建材砖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秸秆建材砖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秸秆建材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植物秸秆50‑55份、铸钢砂废砂20~25份、大理石废浆5~10份、水5~20份、煤灰10~15份、粉状岩棉渣废料11‑20份、粘合胶4‑8份、石灰2~8份、水泥3~6份、铝膏2~5份。本发明通过粘合胶制备方法制备的粘合胶粘合性强,大大提高秸秆建材砖硬度;同时,通过烘干机的控制方法采用两个以上不同功率的加热器进行高温烘干,并根据烘干机整机筒内温度和温变时间控制两个以上不同功率的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减少加热器开停频次,能够保证烘干温度稳定,从而提升烘干效果,大大提高秸秆建材砖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03111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4665.3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热图像分析的城市开放空间室外人体热舒适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城市设计与建筑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多个区域;收集主观人体热感觉评价数据;基于采集到的城市开放空间的热图像,提取热图像中的城市开放空间表面温度;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城市开放空间热图像与人体热舒适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人体热舒适进行预测。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室外空间热舒适预测方法中诸多站点布置所产生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消耗,本发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将城市开放空间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和人体热感觉直接联系起来,减少了传统室外空间热舒适预测评价过程中繁杂的数据处理过程,进一步缩减了预测误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