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的上浆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731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13441.5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的上浆剂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上浆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对修复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修复时修复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上浆剂按质量分数是由聚醚酰亚胺、二氯甲烷和助剂制成,其使用方法为:一、将碳纤维在上浆剂中浸渍,形成吸附层;二、进行刮胶处理;三、将刮胶处理后的碳纤维在乙醇中浸渍,取出后浸入蒸馏水中用超声波震荡,然后烘干,得到带有上浆剂的碳纤维;四、带有上浆剂的碳纤维与基体接触,然后进行通电修复。本发明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上浆剂,降低了修复成本并提高了修复效率,修复效率为93~97%。本发明适用于应用于体育器械、纺织、化工机械及医学领域。

    一种促进重金属环境下植物发芽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9304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850112.1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一种促进重金属环境下植物发芽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促进植物发芽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要解决现有针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方法对于严重污染的情况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哈茨木霉5322菌剂和黄绿木霉T.sp菌剂。所述黄绿木霉T.sp菌剂和哈茨木霉5322菌剂的质量比为1:(1~2.3)。制备方法:一、制备黄绿木霉T.sp菌剂;二、制备哈茨木霉5322菌剂;三、将步骤一制得的黄绿木霉T.sp菌剂和步骤二制得的哈茨木霉5322菌剂混合均匀,制得复合菌剂。本发明的复合菌剂用于促进高浓度重金属环境下植物的发芽。

    一种促进重金属环境下植物发芽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930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50112.1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一种促进重金属环境下植物发芽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促进植物发芽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要解决现有针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方法对于严重污染的情况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哈茨木霉5322菌剂和黄绿木霉T.sp菌剂。所述黄绿木霉T.sp菌剂和哈茨木霉5322菌剂的质量比为1:(1~2.3)。制备方法:一、制备黄绿木霉T.sp菌剂;二、制备哈茨木霉5322菌剂;三、将步骤一制得的黄绿木霉T.sp菌剂和步骤二制得的哈茨木霉5322菌剂混合均匀,制得复合菌剂。本发明的复合菌剂用于促进高浓度重金属环境下植物的发芽。

    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的上浆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7311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13441.5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的上浆剂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上浆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对修复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修复时修复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上浆剂按质量分数是由聚醚酰亚胺、二氯甲烷和助剂制成,其使用方法为:一、将碳纤维在上浆剂中浸渍,形成吸附层;二、进行刮胶处理;三、将刮胶处理后的碳纤维在乙醇中浸渍,取出后浸入蒸馏水中用超声波震荡,然后烘干,得到带有上浆剂的碳纤维;四、带有上浆剂的碳纤维与基体接触,然后进行通电修复。本发明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上浆剂,降低了修复成本并提高了修复效率,修复效率为93~97%。本发明适用于应用于体育器械、纺织、化工机械及医学领域。

    一种空间碎片环境下航天器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81609.4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碎片环境下航天器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碎片模型、航天器模型、试验循环总次数;步骤二、确定碎片来流方向,计算航天器的横截面积;步骤三、确定被撞击单元及部件;步骤四、判断撞击部件是否失效,判断航天器是否失效;步骤五、记录航天器失效情况下撞击次数;步骤六、更换碎片来流方向进行重复模拟试验;步骤七、计算航天器的失效概率。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考虑到了未来碎片环境的不确定性,以航天器为关注主体,反推其所能承受的极限空间碎片环境密度,以失效概率为表征说明对应空间碎片环境的危险程度,为以后航天器的防护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一种大尺寸薄壁曲面件超低温成形装置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5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03467.1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寸薄壁曲面件超低温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属于薄壁曲面件成形技术领域,所述大尺寸薄壁曲面件超低温成形装置,包括成形模具、冷却结构和顶升结构,成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压边圈,上模和压边圈与压力机相连接,压边圈适于设置于下模的上方,且下模与压边圈之间适于放置待成形坯料,且下模内设置与冷却结构相连通的第一冷却腔体,压边圈内设置与冷却结构相连通的第二冷却腔体,且第一冷却腔体和/或第二冷却腔体适于向待成形坯料输送冷却介质,顶升结构与下模相连接,且顶升结构适于沿上模的移动方向移动以使待成形坯料变形。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抑制拉深成形过程中的起皱和开裂缺陷,且成形载荷小、装置简单、便于制造。

    一种大尺寸薄壁回转体构件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4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5209.7

    申请日:2023-04-07

    Inventor: 刘伟 苑世剑 孙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薄壁回转体构件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拉深系统、电磁反胀系统以及放电系统;所述拉深系统包括凸模、凹模和压边圈,所述凹模设置于所述压边圈的下方,且所述凹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放置待成形板料,所述凸模位于所述待成形板料的上方;所述电磁反胀系统包括线圈、环氧板、线圈支架、伺服电机;所述放电系统用于对所述线圈进行充放电控制;所述凸模向下拉深时,所述线圈中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线圈反胀高度和线圈数量随凸模拉深行程变化。上述方案可以在控制起皱的同时减小拉深成形过程中的反胀力和拉深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