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400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203279.8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沥青砂浆中冷凝水比例的确定方法。属于道路建筑材料检测领域。目前缺少对沥青砂浆中冷凝水比例的确定方法。本发明测定干燥条件下的沥青砂浆试件各湿度下的平衡吸附量;计算各湿度下试件的平衡脱附量;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得到沥青砂浆试件的吸附‑脱附曲线;再计算水分子层厚度,并得到水分子层厚度与该湿度条件下沥青砂浆中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绘制平衡含水量与水分子层厚度的曲线图,通过曲线积分面积和斜率最大的直线积分面积相减得到的差值,与总面积的比例得到试件中冷凝水比例。本发明实现沥青砂浆中冷凝水比例的划分,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在气态水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提供方法,对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具有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9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324869.4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1011 , H01M8/04186 , H01M8/04082 , H01M8/04007 , H01M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热驱动的甲醇燃料输运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蒸发腔、燃料输运管道和燃料电池单元三部分,其中:所述蒸发腔包括蒸发腔底座、散热栅格、燃料载体和蒸发腔顶盖;所述燃料电池单元包括燃料腔、阳极电极板、阳极膜电极、质子交换膜、阴极电极板、阴极膜电极和盖板;所述燃料输运管路包括第一管道连接头、输运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头;所述燃料输运管路和燃料电池单元均集成在蒸发腔顶盖上。该系统利用芯片废热驱动甲醇燃料的蒸发,甲醇蒸汽进入燃料电池燃料腔后与水混合形成甲醇溶液,进而驱动甲醇燃料电池发电,在保证器件散热的同时,实现器件废热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3137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325617.3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解池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甲醇渗透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模拟甲醇直接燃料电池的甲醇电解池结构,甲醇电解池结构由质子交换膜、阴极区域、阳极区域、电化学工作站以及蠕动泵组成,其中:阴极区域包括阴极腔室、阴极电极板与阴极催化层;阳极区域包括阳极腔室、阳极电极板与阴极催化层;阴极电极板与阳极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构成外电路;阴极腔室的两侧设置有与蠕动泵相连的出液口,阴极腔室的顶部开设阴极出气孔与阴极进气孔;所述阳极腔室开设进液口和阳极出气孔。本发明基于电解池结构,模拟出甲醇在燃料电池实际工作下的跨膜渗透,避免了渗透至阴极腔室的甲醇的损耗以及阴极催化剂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6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324868.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0208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4291 , H01M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收集及输运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层阴极结构,所述双层阴极结构包括阴极集流板和阴极水收集板,其中:所述阴极水收集板的表面设置有超亲水界面区和超疏水界面区,超亲水界面区和超疏水界面区的交界处形成排水沟道;所述超亲水界面区在与阴极流场区相对应处设置阴极水收集区,阴极水收集区内开孔,开孔位置与阴极水收集板的开孔位置相同;所述排水沟道的内部为超亲水界面区,外部为超疏水界面区;所述排水沟道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入口侧与阴极水收集区相连。该双层阴极结构可将原本均匀覆盖在阴极表面的水滴聚集并排出,防止阴极“水淹”现象,排除阴极水聚集对氧气传输的影响,提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81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1148470.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径高比大于10:1的薄板型沥青砂浆试件;然后开展恒定温度T、不同相对湿度φ条件下的气态水吸附试验,计算各湿度下试件的平衡吸附量;再开展恒温恒湿条件下的气态水扩散试验,温度恒定为T,测定不同时刻试件装置的整体质量,直至达到质量随时间匀速变化的稳定阶段;最后将吸附试验和扩散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计算得到不同扩散模式扩散通量占总扩散通量的比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区分气态水在沥青混合料中扩散模式的问题。本发明可运用于沥青砂浆损伤机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9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24869.4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1011 , H01M8/04186 , H01M8/04082 , H01M8/04007 , H01M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热驱动的甲醇燃料输运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蒸发腔、燃料输运管道和燃料电池单元三部分,其中:所述蒸发腔包括蒸发腔底座、散热栅格、燃料载体和蒸发腔顶盖;所述燃料电池单元包括燃料腔、阳极电极板、阳极膜电极、质子交换膜、阴极电极板、阴极膜电极和盖板;所述燃料输运管路包括第一管道连接头、输运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头;所述燃料输运管路和燃料电池单元均集成在蒸发腔顶盖上。该系统利用芯片废热驱动甲醇燃料的蒸发,甲醇蒸汽进入燃料电池燃料腔后与水混合形成甲醇溶液,进而驱动甲醇燃料电池发电,在保证器件散热的同时,实现器件废热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24868.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0208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4291 , H01M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收集及输运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层阴极结构,所述双层阴极结构包括阴极集流板和阴极水收集板,其中:所述阴极水收集板的表面设置有超亲水界面区和超疏水界面区,超亲水界面区和超疏水界面区的交界处形成排水沟道;所述超亲水界面区在与阴极流场区相对应处设置阴极水收集区,阴极水收集区内开孔,开孔位置与阴极水收集板的开孔位置相同;所述排水沟道的内部为超亲水界面区,外部为超疏水界面区;所述排水沟道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入口侧与阴极水收集区相连。该双层阴极结构可将原本均匀覆盖在阴极表面的水滴聚集并排出,防止阴极“水淹”现象,排除阴极水聚集对氧气传输的影响,提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5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20124.5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F1/20 , C09D183/08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滴定向输运的特殊浸润性表面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特殊浸润表面主要包括亲水基底、超疏水表面和超亲水沟道,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在平整的亲水基底材料表面制备具有微纳协同二元结构的超亲水表面;(2)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对步骤(1)制备的超亲水表面进行修饰形成超疏水表面;(3)在超疏水表面制备超亲水轨道。带有亲水轨道的超疏水表面倾斜一定角度,液滴在重力、毛细力及液体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共同作用下,实现液滴沿着制备的超亲水轨道上进行定向输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以采用现有的超疏水制备工艺,通过加工出微细的超亲水沟道即可实现液滴的定向输运。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8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48470.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径高比大于10:1的薄板型沥青砂浆试件;然后开展恒定温度T、不同相对湿度φ条件下的气态水吸附试验,计算各湿度下试件的平衡吸附量;再开展恒温恒湿条件下的气态水扩散试验,温度恒定为T,测定不同时刻试件装置的整体质量,直至达到质量随时间匀速变化的稳定阶段;最后将吸附试验和扩散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计算得到不同扩散模式扩散通量占总扩散通量的比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区分气态水在沥青混合料中扩散模式的问题。本发明可运用于沥青砂浆损伤机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57337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22209.9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2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30
Abstract: 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属于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运行过程控制领域。现有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运行参数设置盲目,且无法针对融雪过程不同阶段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确定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待融阶段、融雪阶段、融后蒸发阶段;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流体加热道路融雪性能仿真评价系统;获得影响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的运行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所受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运行参数,提出参数设置方式,制定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其融雪特性合理调整系统参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取得良好的融雪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