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发动机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718638.4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气发动机和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氢气发动机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除水单元、冷凝单元和连通两单元的通气管道,除水单元包括吸湿过滤子单元,吸湿过滤子单元包括第一壳体、活动板、封闭板和通风板,活动板与壳体顶部远离通气管道一侧驱动连接,封闭板与靠近壳体顶部的侧壁驱动连接,通风板驱动连接于壳体位于除水单元外的侧壁,尾气进入除水单元后,根据活动板与除水单元内壁连接位置的不同以及封闭板、通风板开闭情况,仅经壳体内部或仅经壳体外部后,进入通气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降低高水气对催化器工作效率的影响,同时不影响排气温度,保证催化器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较高的转换效率等优点。

    CDPF和LNT再生的发动机工作点选择及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8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92602.5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DPF和LNT再生的发动机工作点选择及调整方法,计算对应工况点下发动机的各个候选工作点在当前PM的氧化速度、和NO2的排量、CDPF中的PM碳载量、CDPF的温度、LNT中的NO2的流量、当前NO2的还原速度、LNT中的PM碳载量、LNT的温度下的平均系统有效燃料消耗率,选择平均系统有效燃料消耗率最小的候选工作点作为当前兼顾CDPF和LNT下的发动机最优工作点并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后处理系统纳入整个柴油混动系统考虑,实现对整体效率的提高。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运行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840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29810.7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运行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根据用户行驶习惯数据、各路段环境数据、运行反馈数据和各路段路况数据,比较不同运行模式的效率并获取预测的运行模式数据,接着根据预测的运行模式数据,获取各路段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数据,然后结合各路段不同运行模式下通过的距离和用户的日常行驶速度获取行驶时间数据,最后根据各路段切换时间数据与行驶时间数据的差值判断结果,得到最终的运行模式数据并执行最终的运行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混合动力氢气发动机运行模式切换控制的准确性、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等优点。

    一种CDPF催化剂涂覆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11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0694.1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CDPF催化剂涂覆方法,利用铂‑钯基的贵金属催化剂作为涂层浆料,采用可控分区定量涂覆技术,改变两端浆液配比,使用真空抽吸的方法,改善浆液流动性,优化了涂层在载体中的分布。不同于以往设计的双端涂覆CDPF,本发明的方法在减少催化剂涂覆量的同时减小了浆料涂覆的重合区域,实现均匀的壁内、壁面涂覆,在兼顾高尾气捕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CDPF的排气背压。

    一种氢气预燃室式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6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90978.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预燃室式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和预燃系统,发动机包括缸体、缸盖、活塞、进气道和排气道,缸体、缸盖和活塞之间形成主燃烧室,进气道和排气道与主燃烧室连通,进气道内设置有汽油喷嘴;预燃系统设置在主燃烧室内,包括护套,护套与发动机之间形成预燃室,护套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射孔,预燃室通过喷射孔与主燃烧室连通,预燃室内设置有火花塞和氢气喷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预燃室喷射氢气并点火,制造高温氢气火焰射流,点燃预燃室外的稀薄汽油混合气,形成稳定燃烧火焰,从而尽可能拓展发动机稀薄燃烧边界,节约燃油,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一种尾气双向流DPF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2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29546.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双向流DPF系统及其控制方法,DPF主体安装在第二管路上,第一管路、第三管路分别连通DPF主体的上下游,第二管路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相连,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用于通断第二管路和第一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用于通断第四管路和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五管路分别与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相连,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用于通断第五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三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切换尾气流过DPF主体的流向,使捕集的颗粒物分布均匀,避免了碳载量及灰分层厚度在通道内沿单一流向逐渐变大,解决了过滤体有效过滤长度的减小的问题,减少了DPF的主动再生次数。

    一种双级-主被动SCR耦合的氢燃料内燃机用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68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09117.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级‑主被动SCR耦合的氢燃料内燃机用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以H2为还原剂的选择性氢催化还原催化器(2)和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氨催化还原催化器(4);选择性氢催化还原催化器(2)和选择性氨催化还原催化器(4)之间设有连接管道,该连接管道与尿素供给源(13)连接;选择性氢催化还原催化器(2)远离连接管道的一端设有用于氢内燃机尾气进入的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与氢气供给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新性在后处理系统中同时引入H2喷嘴和尿素喷嘴,根据电控单元中传感器反馈信息实时补充还原剂H2或NH3,耦合主被动SCR,对H2‑SCR装置产生的NH3还原剂利用充分,实现低成本的NOx高效减排。

    一种氢气预燃室式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65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90978.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预燃室式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和预燃系统,发动机包括缸体、缸盖、活塞、进气道和排气道,缸体、缸盖和活塞之间形成主燃烧室,进气道和排气道与主燃烧室连通,进气道内设置有汽油喷嘴;预燃系统设置在主燃烧室内,包括护套,护套与发动机之间形成预燃室,护套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射孔,预燃室通过喷射孔与主燃烧室连通,预燃室内设置有火花塞和氢气喷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预燃室喷射氢气并点火,制造高温氢气火焰射流,点燃预燃室外的稀薄汽油混合气,形成稳定燃烧火焰,从而尽可能拓展发动机稀薄燃烧边界,节约燃油,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一种生物柴油发动机自适应喷油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036263.X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柴油发动机自适应喷油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排气管、气体传感器、控制模块和喷油器,排气管与喷油器相连,气体传感器安装在排气管内,气体传感器和喷油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方法直接通过发动机使用生物柴油时的怠速稳态NOx排放信号与纯柴油怠速稳态NOx排放值进行对比,闭环控制发动机主喷提前角,以减小排气中的NOx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需进行生物柴油比例检测、效率高、效果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