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减小基坑变形的封堵墙结构及分坑步进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1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55203.3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减小基坑变形的封堵墙结构及分坑步进施工方法,特点是所述狭长深基坑被划分为多个分基坑,每个分基坑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子基坑;分基坑之间采用第一种封堵墙结构连接,承担未开挖基坑两侧墙后土压力;同一分基坑中的两个子基坑采用第二种封堵墙结构连接,并且相较于第一种封堵墙结构,能够节约建设成本,缩短施工凿除工期;两种封堵墙配合基坑中支护结构形成支撑体系,能够极大减小基坑变形;基坑开挖采用分坑步进开挖凿除的施工方法。极大程度上减小在复杂周边环境条件下狭长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保证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满足了周边敏感建构筑的保护要求,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

    盾构下穿高铁桥梁时既有桥梁的补强加固措施

    公开(公告)号:CN11005590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23864.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桥梁加固领域,涉及一种盾构下穿高铁桥梁时既有桥梁的补强加固措施。采用新建钻孔灌注桩的形式增补桩基,减小新增桩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并使新桩基分担承台荷载,减小原有桩基荷载,增加桥梁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时采用明挖法进行承台扩大,提高承台稳定性,减小原有桩基的竖向荷载,增大结构稳定性;而且还采用扩大桥墩面积的方法进行墩身加固,对轻型桥墩的处理,使其变为实心桥墩,增加其刚度,以减小桥墩传给承台的荷载,提高基础承载力及增加基础稳定性,减小盾构施工对现有高铁桥墩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施工周期短,对原有高铁桥梁影响较小,新旧结构共同受力等特点,在保证既有线的安全运营的同时,减小盾构下穿对桥梁的影响。

    可视化类矩形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扩散模式研究平台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9752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9465.8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视化类矩形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扩散模式研究平台,包括实现室内可视化环境功能而配置的模型土和模型浆液、缩尺类矩形盾构机型同步注浆物理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和商用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所述模型土、模型浆液均采用透明土配置而成,模型土用来实现可视化的盾构环境,模型浆液通过缩尺类矩形盾构机型同步注浆物理过程模拟试验装置扩散。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平台的应用,利用可视化环境能够动态模拟且精确观测不同工况下类矩形盾构机同步注浆的全过程,为类矩形盾构机注浆管的布设方案研究提供方便的研究平台,为类矩形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扩散模式研究提供了条件。

    一种使用残差注意力机制网络的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543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90243.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佳伟 尤鸣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残差注意力机制网络的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步骤2:将一组图片输入神经网络,获得每张图片对应的RGB图和特征权重图;步骤3:对RGB图进行改进FAST角点检测;步骤4:选择最终的特征点;步骤5:匹配特征点,对极约束求解相机初始化运动;步骤6:求解局部的相机运动;步骤7:进行图像之间的回环检测,得到相机的精准轨迹;步骤8:进行稠密重建,获得环境地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特征点更容易被人理解、重要区域可通过颜色和亮度突出显示等优点。

    减小邻近高铁桩基变形的下穿河道围堰与河底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2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00470.2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小邻近高铁桩基变形的下穿河道围堰加固结构及方法,包括双排钢板桩围堰止水结构和河底加固结构。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包括双排钢板桩、灰土填充物、锚固拉杆、沙袋,在保证河道通水的前提下为河底加固提供施工场所;河底加固结构采用门式隔离桩防护结构,包括门式钻孔灌注桩结构与注浆袖阀管等,有效减少了盾构下穿施工对邻近高铁桩基的影响。本申请结构质量轻,对周边结构影响小,且围堰结构内部无内撑,形成后施工场地大,有利于内部门式隔离桩防护体系的施工工作的开展,克服了传统围堰施工在桥下施工空间不足的问题。有效结合双排钢板桩围堰止水结构体系以及门式隔离桩防护体系的优势,保证了盾构下穿高铁桥下河道的顺利进行。

    一种使用残差注意力机制网络的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54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1190243.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佳伟 尤鸣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残差注意力机制网络的同步定位与建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步骤2:将一组图片输入神经网络,获得每张图片对应的RGB图和特征权重图;步骤3:对RGB图进行改进FAST角点检测;步骤4:选择最终的特征点;步骤5:匹配特征点,对极约束求解相机初始化运动;步骤6:求解局部的相机运动;步骤7:进行图像之间的回环检测,得到相机的精准轨迹;步骤8:进行稠密重建,获得环境地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特征点更容易被人理解、重要区域可通过颜色和亮度突出显示等优点。

    基坑伺服支撑智能快速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06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841102.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伺服支撑智能快速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施工区域的横截面上,预先设置多数道伺服支撑轴线位置;将第一道伺服支撑安装至步进装置上,在中央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控制其移动至预设的轴线位置,并根据基坑变形要求施加轴力;加入新的伺服支撑,使之移动至第一道伺服支撑上方,调整两根支撑的轴力,使新加入的伺服支撑代替原有的支撑,并使前一道伺服支撑移动至下一道设计轴线处并施加轴力;按此顺序不断加入新的伺服支撑,通过轴力调整进行伺服支撑的替换及下一道伺服支撑的安装,直至完成所有伺服支撑的安装。本发明可减少基坑土体无支撑暴露时间,减小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变形。

    基坑伺服支撑智能快速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0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41102.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伺服支撑智能快速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施工区域的横向截面上,预先设置复数道伺服支撑轴线位置;将第一道伺服支撑安装至步进装置上,在中央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控制其移动至预设的轴线位置,并根据基坑变形要求施加轴力;加入新的伺服支撑,使之移动至第一道伺服支撑上方,调整两根支撑的轴力,使新加入的伺服支撑代替原有的支撑,并使前一道伺服支撑移动至下一道设计轴线处并施加轴力;按此顺序不断加入新的伺服支撑,通过轴力调整进行伺服支撑的替换及下一道伺服支撑的安装,直至完成所有伺服支撑的安装。本发明可减少基坑土体无支撑暴露时间,减小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