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底泥种子库物种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78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66932.2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Y02A90/40 A01B79/02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底泥种子库物种恢复方法,该方法为:选择合适的河湖底泥采集区域及样品采集点,采集底泥种子库样品,带回实验室处理后萌发,萌发过程中鉴定物种到种水平,剔除入侵种及一些陆生杂草,并将剩余物种种苗移栽到适宜环境中栽培,经扩繁保种,可直接用于河湖水体的植物恢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恢复物种多,恢复成功率高,并且经济成本低,对于退化河湖水体植被的恢复及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多介质强化修复受污染水体的模块化人工浮岛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0606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35254.5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介质强化修复受污染水体的模块化人工浮岛及其应用,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连通的透明的浮岛框体,浮岛框体内部设有用于将浮岛框体分为上层框体和下层框体的支撑网格板;上层框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有基体介质层及填料层,基体介质层设有通向填料层的种植孔,与填料层对应的上层框体侧壁上设有多个检查口,下层框体内的底部铺设有底质,下层框体侧壁上设有多个检查口,检查口设有可拆卸的网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轻质基体介质层、构筑易于安装更换及适宜微生物附着的填料层、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层等,缩短了制造时间、减少了占地,长久耐用及高效去污,模块化组合,兼具水质净化与景观功用,对受污染水体修复效果好。

    一种水源地水质原位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464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15295.3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源地水质原位预处理方法,该方法以自来水厂取水口为终点在水源地依地形设置水道,并沿水道分别设置光催化净化区、组合型生态浮床净化区以及水生植物净化区,在水道内对自来水厂进水进行原位预处理。所述的水道由隔离栏围设而成,并且所述的水道进水端设有用于拦截垃圾与漂浮植物的拦网。所述三种净化区可因地制宜进行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耦合了光催化、生态浮床、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和植物修复四种原位水质净化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材料成本低,施工和运行对外界干扰小,维护管理简便,无需外部投加化学药剂,安全无二次污染,可有效改善自来水厂进水水质,使主要水质指标提升至少一个等级。

    一种阶梯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9808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94040.8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阶梯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及其应用,该组合系统依斜坡地形建造而成,包括多级依斜坡坡度由上而下呈阶梯状分布设置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以及将各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相连通的管网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采用侧面进水方式,并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中的水流沿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长度方向水平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突破地形对人工湿地应用的限制,能充分利用坡地空间、结构简单、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山地、丘陵、水体坡岸等斜坡地区的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废水、畜牧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污水处理厂尾水等各类污水处理,极大扩展了人工湿地的应用范围。

    一种水环境中异味物质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73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42787.1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中异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曲线制作:配制不同浓度的多种异味物质的混合标准溶液,前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和质谱检测,将检测得到的各异味物质的质谱响应值和色谱峰响应值与其浓度对应,并制作标准曲线;(2)水样采集和保存:采集待检测的水样置于收藏容器中保存;(3)水样检测:将保存的水样取出,进行前处理后,再转移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将检测得到的质谱响应值结合步骤(1)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即得到水样中异味物质的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定量精准、异味物质回收率高、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多介质强化修复受污染水体的模块化人工浮岛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0606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435254.5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介质强化修复受污染水体的模块化人工浮岛及其应用,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连通的透明的浮岛框体,浮岛框体内部设有用于将浮岛框体分为上层框体和下层框体的支撑网格板;上层框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有基体介质层及填料层,基体介质层设有通向填料层的种植孔,与填料层对应的上层框体侧壁上设有多个检查口,下层框体内的底部铺设有底质,下层框体侧壁上设有多个检查口,检查口设有可拆卸的网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轻质基体介质层、构筑易于安装更换及适宜微生物附着的填料层、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层等,缩短了制造时间、减少了占地,长久耐用及高效去污,模块化组合,兼具水质净化与景观功用,对受污染水体修复效果好。

    一种阶梯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9808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594040.8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阶梯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及其应用,该组合系统依斜坡地形建造而成,包括多级依斜坡坡度由上而下呈阶梯状分布设置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以及将各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相连通的管网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采用侧面进水方式,并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中的水流沿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长度方向水平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突破地形对人工湿地应用的限制,能充分利用坡地空间、结构简单、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山地、丘陵、水体坡岸等斜坡地区的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废水、畜牧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污水处理厂尾水等各类污水处理,极大扩展了人工湿地的应用范围。

    一种水环境中异味物质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73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442787.1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中异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曲线制作:配制不同浓度的多种异味物质的混合标准溶液,前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和质谱检测,将检测得到的各异味物质的质谱响应值和色谱峰响应值与其浓度对应,并制作标准曲线;(2)水样采集和保存:采集待检测的水样置于收藏容器中保存;(3)水样检测:将保存的水样取出,进行前处理后,再转移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将检测得到的质谱响应值结合步骤(1)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即得到水样中异味物质的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定量精准、异味物质回收率高、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一种水源地水质原位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464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415295.3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源地水质原位预处理方法,该方法以自来水厂取水口为终点在水源地依地形设置水道,并沿水道分别设置光催化净化区、组合型生态浮床净化区以及水生植物净化区,在水道内对自来水厂进水进行原位预处理。所述的水道由隔离栏围设而成,并且所述的水道进水端设有用于拦截垃圾与漂浮植物的拦网。所述三种净化区可因地制宜进行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耦合了光催化、生态浮床、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和植物修复四种原位水质净化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材料成本低,施工和运行对外界干扰小,维护管理简便,无需外部投加化学药剂,安全无二次污染,可有效改善自来水厂进水水质,使主要水质指标提升至少一个等级。

    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989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336382.5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12 Y02W10/15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滨截污绿化带构建方法,该方法是将砾石浅沟、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及挺水植物搭配区四种截污单元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砾石浅沟对径流污染的截留控制、透水路面的下渗缓冲、下凹式绿地的存储净化以及水生植物搭配区的景观绿化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过滤、沉降及生物降解作用对入湖径流污染实现有效控制,削减径流洪峰量30%以上,去除污染物30%以上,降低进入湖泊等地表水体污染负荷,有效保护湖泊水质及其生态系统完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