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板式换热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12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5476.2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周伟 吕洪 张存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通道板式换热器,包括盖板和底板,盖板和底板之间交替堆叠有多片液体流场板和气体流场板,液体流场板和气体流场板的数量相同,液体流场板的流道侧与气体流场板的平板侧依次叠放、气体流场板的流道侧与液体流场板的平板侧依次叠放,分别构成液体微通道流道和气体微通道流道,盖板上开设有气体总入口通孔、气体总出口通孔、液体总入口通孔、液体总出口通孔、气体泄漏总导流孔,气体总入口通孔、液体总入口通孔、液体总出口通孔和气体泄漏总导流孔分别与安全附件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加氢机高压、大流量、高流速氢气的预冷应用,具有耐高压、大流量、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加工简便、安全性好的优点。

    地铁隧道内部锈胀开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90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34756.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隧道内部锈胀开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用于提供直流电的蓄电池、用于储备修复浆液的浆液池、用于承载修复浆液的储液器、用于支撑储液器的支撑组件和移动承台,储液器的顶面开口并朝向混凝土裂缝,储液器的截面形状为与地铁隧道形状适配的圆弧形,储液器内侧底部设有电泳阳极,浆液池内的修复浆液可以输送到储液器内,蓄电池的正极通过电缆与电泳阳极连接,蓄电池的负极通过电缆与钢筋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基于电泳、电沉积两种电化学原理,能够对锈胀开裂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修复,在有效防止钢筋进一步锈蚀的同时可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填补,从而提升受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一种用于高压气瓶的瓶口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283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69722.2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周伟 吕洪 张存满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压气瓶的瓶口结构,包括内胆瓶口、瓶口连接件,所述内胆瓶口包括瓶颈和肩部;所述颈部为圆筒型,下端外侧设有外螺纹,上端瓶口内侧设有内螺纹;上端外侧,设有上下相邻的第一及第二密封槽;第一及第二密封槽内设有密封件;所述肩部的外表面设有由中心向外呈放射性密布的线槽。瓶口连接件外形呈喇叭形状,上部为空心的圆筒,底部为圆盘底。所述圆盘底的外径不大于塑料内胆瓶身的直径,其形状与内胆的肩部形状相吻合;还包括瓶口定位管,所述瓶口定位管由直管段和一端带挡板的L形折边构成。本发明瓶口结构的强度高、可靠性好、安全有效、瓶口连接件与内胆的密封性能好,适用各类瓶阀的安装,尤其适用于塑料内胆缠绕碳纤维储氢瓶。

    一种加卸载对轨道交通影响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97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057669.3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卸载对轨道交通影响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土、轨道交通模型、加载系统和CT测量系统。模型土填充在模型箱中,轨道交通模型置于模型箱中,并由模型土包围覆盖;轨道交通模型下方的模型土内设置多个铁球;加载系统用于向模型土施加由上而下的荷载;CT机对模型箱进行扫描,识别出模型箱中的模型土内的小铁球的位置变化。本发明可较准确的模拟加卸载对临近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影响,且可对土体内部进行高精度测量,同时也可研究堆卸载对地铁隧道安全运营的影响;试验操作方便、费用低。

    考虑渗流的加载对轨道交通影响的可视化试验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5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057732.3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渗流的加载对轨道交通影响的可视化试验模型及方法,土质模拟系统填充在模型箱内;轨道交通模型置于模型箱中,并由土质模拟系统包围覆盖;轨道交通模型下方设置多个铁球;荷载模拟系统用于向模型箱中的土质模拟系统施加由上而下的荷载;渗流场系统用于向模型箱中加注液体模拟渗流场;CT测量系统对模型箱进行扫描,识别出模型箱在荷载模拟系统及渗流场系统作用下土质模拟系统内的铁球的位置变化,分析渗流场动静加载下对轨道交通模型的影响和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本发明实现了渗流场下加载对临近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影响的可视化试验模型及方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可行性高。

    一种大型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的综合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488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00552.4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的综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和热管理装置,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包括电解槽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碱液输出端通过碱液循环回路连接至电解槽,热管理装置包括热管理综合换热器、气液分离换热器和碱液循环换热器,气液分离换热器设置在电解槽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碱液循环换热器设置在碱液循环回路中,气液分离换热器和热管理综合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出口连通形成用于冷却电解槽输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碱液的第一换热回路,碱液循环换热器和热管理综合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出口连通形成用于加热输入至电解槽中的碱液的第二换热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实现热能的有效综合利用、适应性好。

    一种温度变化对地铁隧道影响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6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28589.4

    申请日:2019-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变化对地铁隧道影响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系统、与模型箱系统相连通的补水系统及温控系统、设于模型箱系统内的路基模拟系统及地铁隧道模型,以及设于模型箱系统外的CT测量系统;试验方法包括:1)制备透明土;2)在透明模型箱底部及侧壁铺设透水石,分层布设透明土,并设置地铁隧道模型;3)固定并密闭透明模型箱;4)分别连通透明模型箱与低温恒温槽以及透水石与供水机构;5)设定试验条件;6)开始试验,收集数据并整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透明土模拟天然土体并结合CT技术进行检测,实现对试验结果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获得不同温度变化下地铁隧道沉降规律。

    一种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9883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459166.9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存满 吕洪 周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控制单元均连接且相互之间依次连接的发电单元、能量管理单元、制氢单元和储气补气单元,以由控制单元检测发电单元和制氢单元的所有工作参数并进行分析,控制能量管理单元和储气补气单元的动作。制氢单元产生的氢气进入储气补气单元中储存,控制单元控制储气补气单元在必要的情况下向制氢单元反补氢气。该控制方法包括三种运行模式:仅由风力发电装置和光伏发电装置供电;市电独立供电;以及市电、风力发电装置和光伏发电装置同时供电。本发明能够解决商业化制氢设备在宽功率波动的间歇性电源条件下的氢气纯度难题,成本低,安全性强,稳定性高。

    一种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988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59166.9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存满 吕洪 周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Y02P20/133 C25B1/04 C25B9/04 C25B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控制单元均连接且相互之间依次连接的发电单元、能量管理单元、制氢单元和储气补气单元,以由控制单元检测发电单元和制氢单元的所有工作参数并进行分析,控制能量管理单元和储气补气单元的动作。制氢单元产生的氢气进入储气补气单元中储存,控制单元控制储气补气单元在必要的情况下向制氢单元反补氢气。该控制方法包括三种运行模式:仅由风力发电装置和光伏发电装置供电;市电独立供电;以及市电、风力发电装置和光伏发电装置同时供电。本发明能够解决商业化制氢设备在宽功率波动的间歇性电源条件下的氢气纯度难题,成本低,安全性强,稳定性高。

    一种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80348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53079.0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硝酸盐、铱化合物、溶剂充分混合,将经过预处理的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浸泡在上述溶液中,经过烘干、煅烧、冷却、清洗烘干,获得改性后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或者:将硝酸盐、铱化合物、溶剂充分混合,经过球磨、烘干、过筛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均匀覆盖在经过预处理的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上,经过煅烧、冷却、清洗烘干,获得改性后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改性后的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作为电解池阳极电极,电解过程中电位有了明显的降低,电解池活化阻抗与欧姆阻抗都有明显的下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