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8556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65718.4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转向轮的麦弗逊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电机壳体与减速箱壳体固联,并通过弹性铰支承于车架;下摆臂连杆一端以第一转动铰与减速箱壳体连接;转向节连杆一端以第三转动铰与转向节相连;下摆臂连杆与转向节连杆之间以第二转动铰相连;减振器活塞杆沿减振器工作缸筒中心轴线方向滑动,减振器活塞杆上端通过带轴承的隔振块总成与车架连接,减振器工作缸筒与转向节固联;转向节上制有半轴套管,轮毂通过轮毂轴承支承于半轴套管上;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通过球铰与转向横拉杆连接;万向节一端与减速箱输出轴固联,另一端与半轴固联;半轴与轮毂固联,轮毂与制动器旋转件及轮辋固联。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电机壳体、减速箱壳体与麦弗逊悬架下摆臂一体化集成,减小了电机相对于车架的振动,等效簧下质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56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266656.9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转向轮的一体化双横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电机壳体与减速箱壳体固联,并通过第二弹性铰支承于车架充当双横臂悬架的下横臂;下横臂连杆一端以第一转动铰与减速箱壳体连接;转向节连杆一端以第三转动铰与转向节相连;下横臂连杆与转向节连杆之间以第二转动铰相连;上横臂一端通过第一弹性铰支承于车架,另一端通过第一球铰与转向节相连;转向节上制有半轴套管,轮毂通过轮毂轴承支承于半轴套管上;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通过第二球铰与转向横拉杆连接;万向节一端与减速箱输出轴固联,另一端与半轴固联;所述半轴与轮毂固联,轮毂与制动器旋转件及轮辋固联。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电机壳体、减速箱壳体与双横臂悬架下横臂一体化集成,减小了电机相对于车架的振动,等效簧下质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0277426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266626.8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转向轮的一体化双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电机壳体与减速箱壳体固联,并通过两个第二弹性铰支承于车架充当双纵臂悬架的下纵臂;连杆一端以第二转动铰与减速箱壳体连接,连杆另一端以第一转动铰与转向节相连;上纵臂一端通过第一弹性铰支承于车架,另一端通过第一球铰与转向节相连;转向节上制有半轴套管,轮毂通过轮毂轴承支承于半轴套管上;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通过第二球铰与转向横拉杆连接;万向节一端与减速箱输出轴固联,另一端与半轴固联,半轴与轮毂固联,轮毂与制动器旋转件及轮辋固联。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减速箱壳体与双纵臂悬架下纵臂一体化集成,采用电机偏离车轮中心并靠近下纵臂弹性铰的布置方式,在车轮跳动过程中,减小了电机相对于车架的振动,具有一体化集成度高、等效簧下质量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638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053093.0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单横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等效簧下质量结构,弹性橡胶铰支承于车架,单横臂悬架摆臂的一端与弹性橡胶铰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固装于减速箱体上,减速箱体与半轴套管连接,电机动力输出端与小齿轮连接,小齿轮又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半轴套管联接,经齿轮减速后,由半轴将动力输出至轮辋,以驱动车轮。减小与车轮非同心零部件的质心到单横臂悬架摆动中心轴线的距离,即减小了等效簧下质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减小轮边驱动系统的等效簧下质量使车轮振动频率提高,减少共振,减少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9225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53092.6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等效簧下质量结构及方法,弹性橡胶铰支承于车架,单纵臂悬架摆臂的一端与弹性橡胶铰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箱体连接,减速箱体与半轴套管连接,电机固装于减速箱体上,电机动力输出端与小齿轮连接,小齿轮又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半轴套管联接,经齿轮减速后,由半轴将动力输出至轮辋,以驱动车轮。减小与车轮非同心零部件的质心到单纵臂悬架摆动中心轴线的距离,即减小了等效簧下质量。本发明的优点是使车轮振动频率提高,减少共振,减少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0671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7414.5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16H57/023 , F16H57/021 , F16H57/04 , F16H3/12 , F16H5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间轴式变速箱传动效率的传动装置,变速箱输入轴前端通过轴承支承于变速箱箱体,末端通过花键与同步器花键毂连接,第一级传动主动齿轮空套在输入轴上,第一级传动从动齿轮固接在中间轴上;变速箱输出轴前端支承于输入轴的末端孔内,并与直接挡接合齿圈固接,另一端支承于变速箱体上;变速箱中间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承于变速箱体上;除直接挡和倒挡外,变速箱各挡位对应传动齿轮空套在轴上,采用同步器换挡,实现某一挡位工作时,其他挡位齿轮不转动,处于静止状态。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提高了变速箱的整体传动效率,改善变速箱温升,提高变速箱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092255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53091.1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单斜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等效簧下质量结构,弹性橡胶铰支承于车架,单斜臂悬架摆臂的一端与弹性橡胶铰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减速箱体上的电机连接,减速箱体与半轴套管连接,电机动力输出端与小齿轮连接,小齿轮又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半轴套管联接,经齿轮减速后,由半轴将动力输出至轮辋,以驱动车轮。减小与车轮非同心零部件的质心到单斜臂悬架摆动中心轴线的距离,即减小了等效簧下质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减小轮边驱动系统的等效簧下质量,使车轮振动频率提高,减少共振,减少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05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210389230.2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体化麦弗逊悬架轮内减速式电驱动系统,将电机壳体与麦弗逊悬架下摆臂一体化集成,将减速箱壳体与转向节一体化集成,采用电机偏离车轮中心并靠近下摆臂弹性铰的布置方式。本发明的优点是在车轮跳动过程中,减小了电机相对于车架的振动,具有一体化集成度高、等效簧下质量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565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265718.4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转向轮的麦弗逊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电机壳体与减速箱壳体固联,并通过弹性铰支承于车架;下摆臂连杆一端以第一转动铰与减速箱壳体连接;转向节连杆一端以第三转动铰与转向节相连;下摆臂连杆与转向节连杆之间以第二转动铰相连;减振器活塞杆沿减振器工作缸筒中心轴线方向滑动,减振器活塞杆上端通过带轴承的隔振块总成与车架连接,减振器工作缸筒与转向节固联;转向节上制有半轴套管,轮毂通过轮毂轴承支承于半轴套管上;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通过球铰与转向横拉杆连接;万向节一端与减速箱输出轴固联,另一端与半轴固联;半轴与轮毂固联,轮毂与制动器旋转件及轮辋固联。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电机壳体、减速箱壳体与麦弗逊悬架下摆臂一体化集成,减小了电机相对于车架的振动,等效簧下质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069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88943.7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体化双横臂悬架减速式轮边电驱动系统,减速箱壳体为转向节的一部分,与转向节臂共同构成一体化减速箱-转向节总成;电机壳体、与双横臂悬架下横臂一体化集成充当双横臂悬架下横臂,电机偏离车轮中心并靠近下横臂弹性铰布置;或电机壳体、与双横臂悬架上横臂一体化集成充当双横臂悬架上横臂,电机偏离车轮中心并靠近上横臂弹性铰布置。本发明的优点是在车轮跳动过程中,减小了电机相对于车架的振动,具有一体化集成度高、等效簧下质量轻,转向惯性力矩更小,转向响应更为灵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