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14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318617.2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 , H01M50/249 , H01M50/2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锂电池用无模组电池系统,包括:装载部,装载部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固定部,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固定部与装载部相配合,以将安装腔分隔为多个装配腔,装配腔用于放置电池板;锁紧部,固定在安装腔内部,该系统应用于对压力敏感并会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的电池板组装,能够在与锁紧部的配合下进行多个电池板的夹持和持续压制产生预应力,方便拆卸,方便多个电池板的梯次利用;该系统能够轻松通过锁紧部对固定部的锁紧程度轻松实现电池板的预压力可调节,能够采用无模组设计,能够极大提升系统的集成效率,进而提高系统能量密度;该系统通过为电池板提供合适的预压力,保证电池板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5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08699.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8 , H01M50/30 , H01M50/35 , H01M50/233 , H01M50/244 , H01M50/2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成组效率的热安全电池系统,系统梁具有至少一个横梁和至少一个纵梁,横梁和纵梁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将箱体内分割成多个电池仓;多个电芯堆分别安装在箱体的电池仓内;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一一对应连通电池仓,多个防爆阀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多个安装孔中;液冷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底部;盖板固定安装在电芯堆的上端;箱盖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本电芯系统的电芯堆依靠系统梁进行结构防护,提高了本电池系统的成组效率。同时本电芯系统液冷板、系统梁和盖板的配合,避免单个电池仓的热失控蔓延到相邻电池仓内,并且设置防爆阀来实现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实现电池系统的局部电池热失控下的热安全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477267.X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4 , H01M50/23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5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液冷结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其具有内腔;电池单元排列结构,其设置于内腔中,包括两个沿壳体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电池组;液冷结构,其包括设置于两个电池组之间的液冷板和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液冷板的相对侧的两个凸起筋;液冷板用于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凸起筋用于与壳体相固定;液冷板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沿其宽度方向间隔排列;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电池组的高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液冷结构,其能满足大模组的结构强度要求和散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38525.9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24 , H01M50/276 , H01M50/287 , H01M50/238 , H01M10/42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其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软包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块,其包括多列电池块;分别设置在电芯模块两端的第一端盖机构和第二端盖机构,第一端盖机构包括沿远离电芯模块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成盖板、第一绝缘端板和第一金属端板,第二端盖机构包括沿远离电芯模块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集成盖板、第二绝缘端板和第二金属端板;设置在电芯模块周向侧壁上的盖板机构,盖板机构由金属制成,盖板机构用于将电芯模块的周向侧壁进行包覆,盖板机构分别与第一金属端板、第二金属端板相连接。本申请能够对整个软包电池模组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安全、紧凑、牢固。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75830.8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9 , H01M50/271 , H01M50/258 , H01M50/298 , H01M50/502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单元;集成盖板包括:纵长延伸的盖板本体,纵长延伸的方向与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盖板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板壁和第二板壁;第一板壁用于与电池单元宽度方向的一侧相面对;多个限位环,其设置于第二板壁;每个限位环凸出第二板壁并与第二板壁之间围成限位槽;多个限位环沿高度方向排列成至少一组限位环组;限位环组包括至少一个沿纵长延伸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限位槽;多个极片,多个极片与多个限位环一一对应;极片设置于对应的限位环内;多个极片用于与电池单元的电极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其降低安装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8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227987.X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50/358 , H01M50/15 , H01M5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芯防爆结构,包括防爆组件、防爆孔调节组件和防护件,防爆组件上设有防爆孔,防爆孔处设有防爆孔调节组件,防爆孔、防爆孔调节组件与防护件注塑成一体,防爆孔调节组件实现约束防护件的注塑厚度,从而使防护件适用爆炸压力。本发明使电芯热失控时的压力及时释放,防止爆炸,同时,通过不同体系的电芯对应的最优的防爆开启压力来设计,更有利于延缓电池系统内部热失控的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36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175828.0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壳体,动力电池模组壳体包括:具有内腔的壳本体,内腔具有敞口;内腔用于收容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叠置的多个电芯;电芯的厚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一致;电芯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朝向敞口的第一端面;液冷结构,其设置于壳本体上并覆盖敞口;液冷结构靠近电池单元的一侧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各个电芯的第一端面相接触;液冷结构内设置有用于收容冷却液的液冷流道;冷却液用于通过第一表面对各个第一端面进行降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壳体,其能提高降温效果,且提高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06641.6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09 , H01M50/2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释放应力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包括:两个侧板;电芯堆,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电芯堆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电芯堆包括若干电芯,若干所述电芯堆叠形成所述电芯堆,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绝缘隔层,每个所述电芯的极耳上设有斜凹坑;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电芯堆的底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所述可释放应力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可实现硅基锂电池等高膨胀量电池成组运用过程中的应力释放,避免随着电芯运行,尤其是电池生命周期末期,由电芯产生的较大应力导致的电池失效和模组或系统结构失效,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保证电池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0285.7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835 , G01R31/367 ,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机电特性参数融合的SOH估算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机电特性数据;基于所述电池机电特性数据计算SOH指标、容量增量曲线和应力增量曲线,并基于所述容量增量曲线和所述应力增量曲线提取电池性能的健康特征因子;基于所述健康特征因子和所述SOH指标,得到有效特征因子;基于所述有效特征因子和PSO‑LSTM网络建立预测模型进行SOH估算,得到估算结果。本申请无需辨识电池内部各电化学参数,也不需要对等效模型进行人为假设,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58268.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延长硅基负极锂离子软包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数据和压力数据;S2:基于所述充放电循环性能数据和所述压力数据,获得在电池性能衰减突变对应的特定循环时刻;S3:在所述特定循环时刻,对所述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加压;S4:循环所述S1、所述S2和所述S3,达到延长所述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本发明通过在硅基锂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特定时间通过增大外部压力来克服硅基材料引发的膨胀问题,进而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所述方法通过测试真实有效,实现容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