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24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86380.2
申请日:2021-02-0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凹凸棒土/酚醛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汽车轮胎中的应用,原料选用橡胶80‑100份、白炭黑3‑8份、抗老化剂3‑6份、热稳定剂3‑4份、相容剂3‑5份,并添加纳米凹凸棒土/酚醛气凝胶颗粒阻燃剂3‑12份,制备汽车轮胎橡胶复合材料。该方法在汽车轮胎的橡胶中引入了纳米凹凸棒土/酚醛气凝胶颗粒,并进行了改性处理,以提高橡胶轮胎的耐磨性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汽车轮胎的耐磨性强,韧性高,阻燃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28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173202.6
申请日:2021-02-0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9K5/14 , C01B32/194 , C08L7/00 , C08L9/06 , C08L87/00 , C08L59/00 , C08K3/04 , C08K5/53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导热汽车轮胎中的应用,首先通过改进的水热法和金属‑酸辅助刻蚀法制备得到中空氨基‑锆有机框架材料,再通过Kabachnik‑Fields反应接枝有机膦DOPO,实现石墨烯基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基杂化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具有导热作用,很好的提高了汽车轮胎的导热性,尤其对于载重轮胎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金属、中空结构、有机膦和石墨烯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橡胶材料的阻燃性能;存在有机配体,改善了添加剂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99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186380.2
申请日:2021-02-0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凹凸棒土/酚醛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汽车轮胎中的应用,原料选用橡胶80‑100份、白炭黑3‑8份、抗老化剂3‑6份、热稳定剂3‑4份、相容剂3‑5份,并添加纳米凹凸棒土/酚醛气凝胶颗粒阻燃剂3‑12份,制备汽车轮胎橡胶复合材料。该方法在汽车轮胎的橡胶中引入了纳米凹凸棒土/酚醛气凝胶颗粒,并进行了改性处理,以提高橡胶轮胎的耐磨性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汽车轮胎的耐磨性强,韧性高,阻燃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587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186378.5
申请日:2021-02-0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8L9/00 , C08L9/06 , C08L15/00 , C08L75/04 , C08L91/00 ,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04 , C08K9/12 , C08K3/08 , C08K7/26 , C08K3/30 , B60C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多功能阻燃的汽车轮胎橡胶复合材料,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组分:溶聚丁苯橡胶30‑40重量份,稀土顺丁橡胶35‑55重量份,苯基改性天然橡胶10‑30重量份,聚氨酯弹性体5‑14重量份,乙炔炭黑3‑9重量份,Cu@HNT@MoS2‑PZE多功能耐磨阻燃剂2‑5重量份,弹性纤维3‑6重量份,热稳定剂1‑3重量份,硅烷偶联剂2‑3重量份,防焦剂1‑2.5重量份,松节油1‑2.5重量份和促进剂4‑6重量份。本发明的阻燃性能佳,耐磨损,耐疲劳寿命长,韧性好,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73202.6
申请日:2021-02-0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9K5/14 , C01B32/194 , C08L7/00 , C08L9/06 , C08L87/00 , C08L59/00 , C08K3/04 , C08K5/53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导热汽车轮胎中的应用,首先通过改进的水热法和金属‑酸辅助刻蚀法制备得到中空氨基‑锆有机框架材料,再通过Kabachnik‑Fields反应接枝有机膦DOPO,实现石墨烯基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基杂化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具有导热作用,很好的提高了汽车轮胎的导热性,尤其对于载重轮胎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金属、中空结构、有机膦和石墨烯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橡胶材料的阻燃性能;存在有机配体,改善了添加剂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5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86378.5
申请日:2021-02-0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8L9/00 , C08L9/06 , C08L15/00 , C08L75/04 , C08L91/00 ,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04 , C08K9/12 , C08K3/08 , C08K7/26 , C08K3/30 , B60C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多功能阻燃的汽车轮胎橡胶复合材料,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组分:溶聚丁苯橡胶30‑40重量份,稀土顺丁橡胶35‑55重量份,苯基改性天然橡胶10‑30重量份,聚氨酯弹性体5‑14重量份,乙炔炭黑3‑9重量份,Cu@HNT@MoS2‑PZE多功能耐磨阻燃剂2‑5重量份,弹性纤维3‑6重量份,热稳定剂1‑3重量份,硅烷偶联剂2‑3重量份,防焦剂1‑2.5重量份,松节油1‑2.5重量份和促进剂4‑6重量份。本发明的阻燃性能佳,耐磨损,耐疲劳寿命长,韧性好,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50818.2
申请日:2024-03-05
申请人: 厦门大学
IPC分类号: C08F220/56 , A61L27/52 , A61L27/16 , A61L27/50 , G01B7/16 , C08F230/06 , C08F222/38
摘要: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高回弹低滞后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丙烯酰胺(AM)、N‑(4‑二羟基硼苄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N,N‑二甲基乙基溴化铵(QBA)、鸟苷酸(GMP)、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IB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水溶液、氢氧化钾(KOH)和水反应制备而成。本发明利用双网络之间的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使得制得的水凝胶具有超强的拉伸性、可调控的机械强度、持久的弹性、较低滞后的特性以及良好的离子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8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0847762.X
申请日:2022-07-19
申请人: 厦门大学
IPC分类号: C08G79/08 , C01G19/02 , C01G23/047 , H01L31/0216 , B82Y30/00 , B82Y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联硼型硼酸酯超分子和其改性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超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缩合聚合为基础,室温下,以多臂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与联硼化合物四(二甲氨基)二硼为反应物,以不同比例的乙醇/甲醇溶液为溶剂,借助B‑N配位作用实现联硼型硼酸酯超分子的成功制备和联硼型硼酸酯超分子纳米微球的形成,另外可以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对微球尺寸及形貌进行精确控制。另外,这种超分子依靠联硼基团独特的吸电子特性实现对ZnO、TiO2、SnO2等分子表面改性,应用于光电探测器上对其性能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反应物范围广、无金属、反应速率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919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47736.7
申请日:2022-07-19
申请人: 厦门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核壳结构超分子基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借助B‑N配位驱动力和邻苯二酚强大的表面结合力这两种超分子驱动力,实现了在不同组成、形状和尺寸的无机纳米粒子核的表面包覆联硼酸酯超分子壳。将该具有核壳结构的联硼酸酯超分子@无机纳米粒子作为介电填料填充到弹性体基体中,柔性的超分子壳与弹性体良好的相容性,以及配位后的联硼基团突出的极性,降低了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模量和介电损耗,有效提高了介电常数和电致形变量,降低了介电弹性体对电场强度的要求,该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在电致驱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工艺容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3046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01912.5
申请日:2023-10-26
申请人: 厦门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无机纳米粒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由聚酰亚胺树脂、AlOOH无机纳米粒子和极性质子有机溶剂充分混合后,经涂覆和干燥获得。本发明将AlOOH无机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引入到聚酰亚胺树脂中,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具体表现为高透明度、高热力学性能、良好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与未添加AlOOH无机纳米粒子的薄膜相比,本发明的掺杂无机纳米粒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不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是分子之间结合力增强的表现,可增强薄膜的耐溶剂性,扩大了聚酰亚胺薄膜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