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25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0831.7
申请日:2024-09-23
IPC: C08G77/388 , C07F7/08 , C09D163/00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氧烷改性三联吡啶防腐助剂及其在制备本征型金属防腐环氧树脂涂层中的应用,其结构式为#imgabs0#本发明引入了三联吡啶结构,其本身具有高效的金属防腐作用,可以通过三联吡啶的强配位作用为驱动力改变腐蚀过程中金属的物理状态,实现长期防腐;本发明将三联吡啶结构引入到环氧树脂中,苯环的刚性结构,以及杂环氮原子可以和环氧树脂侧羟基形成氢键,极大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用性和耐腐蚀性,主链上的硅氧烷结构提高了分子链的柔顺性,以及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疏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0834.0
申请日:2024-09-23
IPC: C07F9/6574 , C09D5/08 , C09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离子配位三联吡啶基防腐阻燃双功能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为#imgabs0#。本发明兼具防腐与阻燃双功能特性,通过硅氧烷骨架结构用作连接剂,提高了EP的韧性;DOPO含有磷元素,磷化合物可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磷氧化物,这些氧化物可以在火焰中形成保护层,减少氧气与可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燃烧反应被减缓或抑制;吡啶可以吸附腐蚀环境中的金属离子,起到防腐作用;同时,吡啶环上的N原子在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N2,这可以稀释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并在膨胀阻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e3+与吡啶配位形成配位化合物,在基体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膜,提供腐蚀保护;同时,它可以将多种小分子单体结合形成长链螯合物,进一步提高填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3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48491.2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硫辛酸基硅烷偶联剂及其在制备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其结构式为#imgabs0#本发明侧链的高密度硅烷偶联剂可在橡胶共混和硫化过程中与无机填料多位点共价耦合,桥接橡胶主链,显著增强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同时,本发明与橡胶分子链互穿缠结,形成物理交联网络,提升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主链上的二硫键具有动态共价特性,外力作用下可断裂耗散能量,提高韧性,且能在温和条件下重组,赋予材料自修复能力。此外,本发明多位点共价耦合和包络效应,有效避免了无机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迁移和扩散,使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长期耐用性,显著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13543.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分子钝化层的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形成所述表面分子钝化层的有机配体选自TAC、TPA‑AC、NPC‑AC、TNC‑AC、TPA‑Ca、NPC‑Ca、TNC、TPATC、TPAS‑Ca、TPAS‑Ca、TPA‑TA、NPC‑TA、TPAS‑TA和TPADC。本发明基于邻苯二酚及其变体极强的界面结合力和醌式结构与芳香胺自由基阳离子之间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可在基底表面形成纳米级分子钝化层,能够兼顾防腐蚀效果与本征物理性质(导电和导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2736.6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耐磨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其原料组成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尼龙45‑80份、玻璃纤维15‑40份、抗氧剂0.2‑0.5份、润滑剂0.2‑0.5份、偶联剂0.2‑0.5份、耐磨剂3‑15份、纳米氧化铈0.2‑1.5份。本发明的高耐磨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在复配纳米氧化铈后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耐磨性能,材料原有的其他机械性能同时得到提升或维持原有水平,而不以牺牲机械性能为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546080.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氧簇‑有机杂化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亚胺类化合物和单官能度POMs以1∶2‑3的摩尔比回流反应制成。本发明以一种醛基封端的醛胺类聚合物、具有Ander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为起始原料,采用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改性的方法,将无卤阻燃元素磷、氮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引入到多金属氧酸盐中,得到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阻燃剂,其阻燃性能优异、与基体相容性好,能够改善多金属氧酸盐与基体相容性不好、单独使用时阻燃效率低下以及有机修饰手段单一、困难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3820.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30/06 , C08F222/38 , C08F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抗冻高强度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丙烯酰胺、QBV、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羟基‑2‑甲基苯丙酮、乙二醇和三乙胺混合制备而成,该QBV的结构式为。本发明的耐热抗冻高强度凝胶组合物由特定的高沸点的混合有机溶剂制备,兼具耐热、抗冻、高强度等特点,相较于水凝胶,其环境稳定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例如极端环境下(‑20~190℃)的智能软机器人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847762.X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G79/08 , C01G19/02 , C01G23/047 , H01L31/0216 , B82Y30/00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联硼型硼酸酯超分子和其改性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超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缩合聚合为基础,室温下,以多臂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与联硼化合物四(二甲氨基)二硼为反应物,以不同比例的乙醇/甲醇溶液为溶剂,借助B‑N配位作用实现联硼型硼酸酯超分子的成功制备和联硼型硼酸酯超分子纳米微球的形成,另外可以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对微球尺寸及形貌进行精确控制。另外,这种超分子依靠联硼基团独特的吸电子特性实现对ZnO、TiO2、SnO2等分子表面改性,应用于光电探测器上对其性能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反应物范围广、无金属、反应速率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3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244471.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30/02 , C08F220/24 , C08F2/38 , C08L63/02 , C08L43/02 , C08L3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迁移聚合物基功能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为其中x∶y=1∶0.1‑10,分子量为1000‑100000g·mol‑1。本发明具有可迁移性的特性,在温度,时间等条件的改变下,均匀共混在环氧树脂中的聚合物基功能改性剂向气固界面层迁移,由于含磷基团DOPO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在碳氟链的迁移带动下向表面移动,进而使得材料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非常好的保护基体,从而增强其阻燃效果,能够运用在建筑涂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16607.X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脲‑聚酰亚胺无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为或本发明采用二酐类单体、二胺类单体与二异氰酸酯共聚的方法,使分子主链同时含有脲基、含氟基团和酰亚胺基团,这些结构特性决定其兼具共聚单元聚脲和聚酰亚胺的优点,使得用本发明为原料的有机薄膜具有高透明低热膨胀系数的优点,改善了其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为其应用于柔性显示领域提供了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