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铰接结构的装载机车架

    公开(公告)号:CN10239848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308208.6

    申请日:201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新型铰接结构的装载机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铰接十字轴,该铰接十字轴具有左接头、右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该前车架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而转动套接在左接头和右接头上;该后车架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而与上接头和下接头相连,该第二连接机构具有销轴、上关节轴承和下关节轴承,该销轴与后车架固定相连,该上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上接头之间,该下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下接头之间;该铰接十字轴上还设置有限位凸缘,该前车架上还设置有摆动限位板,该摆动限位板具有凹部空间;该后车架上还设置有限定整个车架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本发明实现了前后车架摆动与转向转动的集成,并具有结构简单和装载强度高的特点。

    一种具有新型铰接结构的装载机车架

    公开(公告)号:CN10239848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08208.6

    申请日:201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新型铰接结构的装载机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铰接十字轴,该铰接十字轴具有左接头、右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该前车架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而转动套接在左接头和右接头上;该后车架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而与上接头和下接头相连,该第二连接机构具有销轴、上关节轴承和下关节轴承,该销轴与后车架固定相连,该上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上接头之间,该下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下接头之间;该铰接十字轴上还设置有限位凸缘,该前车架上还设置有摆动限位板,该摆动限位板具有凹部空间;该后车架上还设置有限定整个车架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本发明实现了前后车架摆动与转向转动的集成,并具有结构简单和装载强度高的特点。

    一种具有新型铰接结构的装载机车架

    公开(公告)号:CN202294111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386951.9

    申请日:2011-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新型铰接结构的装载机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铰接十字轴,该铰接十字轴具有左接头、右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该前车架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而转动套接在左接头和右接头上;该后车架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而与上接头和下接头相连,该第二连接机构具有销轴、上关节轴承和下关节轴承,该销轴与后车架固定相连,该上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上接头之间,该下关节轴承设置在销轴与下接头之间;该铰接十字轴上还设置有限位凸缘,该前车架上还设置有摆动限位板,该摆动限位板具有凹部空间;该后车架上还设置有限定整个车架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前后车架摆动与转向转动的集成,并具有结构简单和装载强度高的特点。

    消声器的改进结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11025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493668.0

    申请日:2012-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声器的改进结构,它包括壳体、进口管、出口管。所述的进口中心管和出口中心管分别自壳体的左、右两端插入壳体且相互平行;所述的进口中心管和出口中心管的插入壳体端分别与左、右隔板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内接管的方法将扩张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插入扩张室内,且第一共振室的长度为第二共振室长度的二倍,从理论分析可知,当插入管长度分别等于总长的1/2时以及1/4时,可消除相对立的通过频率,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得较为理想的消声效果。又,本实用新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共振室、扩张室的尺寸、小孔的孔径和数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

    动力换挡变速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3722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8509.X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动力换挡变速器,它包括一输入轴16、一输出轴19、二中间轴17、18和一惰轮轴15。输入轴16设有二活动齿轮1、7和二离合器21、20;输出轴19设一固定齿轮13;第一中间轴17设三固定齿轮2、8、9、二活动齿轮3、10和二离合器22、23;第二中间轴18设三固定齿轮5、11、12、二活动齿轮4、14和二离合器24、25;惰轮轴15设固定齿轮6。活动齿轮1与固定齿轮2啮合,活动齿轮7与固定齿轮6啮合,固定齿轮2与活动齿轮4啮合,固定齿轮6与固定齿轮8啮合,活动齿轮3与固定齿轮5啮合,活动齿轮10与固定齿轮12啮合,固定齿轮9与活动齿轮14啮合,固定齿轮11与固定齿轮13啮合。它具有如下优点:挡位较多、速比合理且操作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