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17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54463.5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过滤微流控制装置,包括负压进样泵和微流控制芯片,微流控制芯片包括上层进样层、塑料微孔过滤膜和下层废液层;塑料微孔过滤膜上均匀布置有若干过滤孔;上层进样层连通样本试管中,下层废液层连接在负压进料泵;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过滤微流控制装置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上层进样层和下层废液层制备、塑料微孔过滤膜制备、微流控制芯片组装和整体安装;又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过滤微流控制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样本,捕捉肿瘤细胞,加入抗体稀释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计数。本发明中将细胞捕获、鉴定集于一体,减少了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细胞的损伤和污染,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42028C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510023584.5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25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体芯片电泳分离检测同工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微加工工艺制作石英介质的微流体芯片,然后在芯片微管道中加入同工酶反应所需要的辅酶、底物、缓冲液及筛分介质等各种成分,并在加样池中加入待检测样品,最后将加样后的微流体芯片,置于光学检测平台上,各池中插入相应电极,施加适当时序和幅值的电压进行分离、反应及检测。与常规同工酶分离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680586A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200510023584.5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25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体芯片电泳分离检测同工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微加工工艺制作石英介质的微流体芯片,然后在芯片微管道中加入同工酶反应所需要的辅酶、底物、缓冲液及筛分介质等各种成分,并在加样池中加入待检测样品,最后将加样后的微流体芯片,置于光学检测平台上,各池中插入相应电极,施加适当时序和幅值的电压进行分离、反应及检测。与常规同工酶分离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859534Y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520039587.3
申请日:2005-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同工酶生化检测微系统包括微流控制芯片和温控装置及电泳电极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分析仪器包括:光源和光学元件模块、信号采集处理及仪器自动控制模块和用户工作界面模块等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流控芯片电泳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平台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应用Bio-MEMS技术不仅可以对现有的生物医疗器械进行改进和完善,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分析操作手段,极大地推动医疗事业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25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10819921.9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AT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血清中总RNA的提取;B、逆转录合成cDNA;C、荧光定量PCR扩增;D、对上述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PCAT1的方法进行特异性、重复性方法学评价,本发明易操作、准确,所采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巧妙的运用PCR技术的DNA高效扩增,高效、灵敏的检测PCAT1。
-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679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213157.1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BAFF-R基因启动子活性的测定方法,包括引物设计、BAFF-R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BAFF-R基因5’侧翼区序列缺失质粒的构建、细胞培养、重组报告基因质粒瞬时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等步骤。本发明易操作、准确,测定了BAFF-R基因5’上游序列在不同细胞中转录活性的差异及其不同区域转录活性的差异,确定了BAFF-R基因的核心启动子所在区域,对于研究BAFF-R基因转录调控元件的作用,及阐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680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213158.6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对人BAFF-R基因启动子活性影响因素的方法,包括引物设计、BAFF-R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BAFF-R基因5’侧翼区序列缺失质粒的构建、细胞培养、IFN-γ和NF-κB抑制剂对细胞增殖的干预、重组体转染、荧光素酶活性检测、IFN-γ和NF-κB抑制剂对BAFF-R启动子活性和mRNA表达的干预等步骤。本发明方法可靠、易操作,为进一步研究BAFF-R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68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10213158.6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对人BAFF-R基因启动子活性影响因素的方法,包括引物设计、BAFF-R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BAFF-R基因5’侧翼区序列缺失质粒的构建、细胞培养、IFN-γ和NF-κB抑制剂对细胞增殖的干预、重组体转染、荧光素酶活性检测、IFN-γ和NF-κB抑制剂对BAFF-R启动子活性和mRNA表达的干预等步骤。本发明方法可靠、易操作,为进一步研究BAFF-R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