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00290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036415.4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米结构的样品富集芯片、制作方法及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集芯片是以石英玻璃为基底材料,由富集纳米沟道和微米级样品传输管道组成,富集纳米沟道架在两微米级管道间。首先应用MEMS工艺在石英玻璃表面加工出纳米沟道及样品运输通道,严格控制纳米沟深度,使其符合离子陷落要求;利用低温键合方法,将打好样品孔的基片与盖片低温键合。然后在芯片管道中灌入需要富集的样品,在样品池间加直流电压,在纳米沟中形成电场;由于纳米沟道内德拜层的叠加,而在纳米沟旁形成离子陷落带;在电场作用下运动的样品由于无法通过离子陷落带而在纳米沟旁富集,形成样品富集带。具有芯片体积小和富集过程中不破坏富集成分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0290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710036415.4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米结构的样品富集芯片、制作方法及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集芯片是以石英玻璃为基底材料,由富集纳米沟道和微米级样品传输管道组成,富集纳米沟道架在两微米级管道间。首先应用MEMS工艺在石英玻璃表面加工出纳米沟道及样品运输通道,严格控制纳米沟深度,使其符合离子陷落要求;利用低温键合方法,将打好样品孔的基片与盖片低温键合。然后在芯片管道中灌入需要富集的样品,在样品池间加直流电压,在纳米沟中形成电场;由于纳米沟道内德拜层的叠加,而在纳米沟旁形成离子陷落带;在电场作用下运动的样品由于无法通过离子陷落带而在纳米沟旁富集,形成样品富集带。具有芯片体积小和富集过程中不破坏富集成分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97072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10027904.4
申请日:2005-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53 ,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系统和检测自动控制方法。所述系统选取TI公司的AMC7820芯片作为系统的采集控制微处理器,设计了一小型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系统。通过AMC7820芯片的A/D与D/A功能实现对芯片进样分离时的高压电源控制及信号的采集。上位PC机通过25针并口与AMC7820C的SPI串口实现二者间的通信,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采集控制系统。利用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系统,先进行光电倍增管灵敏度调节,进样分离参数设置,和系统自检,实现了微流控芯片电泳过程的自动控制及整个检测系统的智能化操作和结果分析并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291229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310122866.1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IPC: G01N33/493 , G01N27/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芯片分离检测尿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微加工工艺制作石英介质的毛细管电泳芯片,然后在管道中冲入筛分介质,并在加样池中加入检测样品,最后将加样后的毛细管电泳芯片置于光学检测平台上,各池中插入相应电极,施加适当时序和幅值的电压进行分离检测。与常规尿蛋白分离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45727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310122882.0
申请日:200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33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化检测和分析方法及仪器,方法特征在于,采用紫外检测将待测样品加入微通道芯片中进行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不同长度的片段将按不同的迁移率分开,通过单色仪光检测口,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峰,再通过光路系统进行会聚和光电倍增管放大后,经光电转换模块转变成电信号,经计算机信号处理后,即可确定待测样品的种类和含量。仪器是由光源模块,单色仪模块,芯片及电源模块,光路聚焦及信号采集模块,电路滤波和放大模块,计算机信号处理及电源控制模块,用户工作界面模块七个子模块构成;仪器以芯片及其电源模块为核心,实现样品的进样和分离。许多难于荧光标记或标记效率低的样品也能检测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556392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310122882.0
申请日:200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33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化检测和分析方法及仪器,方法特征在于,采用紫外检测将待测样品加入微通道芯片中进行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不同长度的片段将按不同的迁移率分开,通过单色仪光检测口,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峰,再通过光路系统进行会聚和光电倍增管放大后,经光电转换模块转变成电信号,经计算机信号处理后,即可确定待测样品的种类和含量。仪器是由光源模块,单色仪模块,芯片及电源模块,光路聚焦及信号采集模块,电路滤波和放大模块,计算机信号处理及电源控制模块,用户工作界面模块七个子模块构成;仪器以芯片及其电源模块为核心,实现样品的进样和分离。许多难于荧光标记或标记效率低的样品也能检测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554947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200310122866.1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IPC: G01N33/493 , G01N27/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芯片分离检测尿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微加工工艺制作石英介质的毛细管电泳芯片,然后在管道中冲入筛分介质,并在加样池中加入检测样品,最后将加样后的毛细管电泳芯片置于光学检测平台上,各池中插入相应电极,施加适当时序和幅值的电压进行分离检测。与常规尿蛋白分离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37185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36417.3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玻璃上纳米沟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刻、湿法腐蚀和键合三个关键步骤,其中湿法腐蚀液配置,这是MEMS加工技术中的关键之一,它直接影响纳米沟道的图形结构。本发明采用的基底材料为石英玻璃,工艺简单不需要反应离子刻蚀等设备,根据配制的腐蚀液调节腐蚀时间和温度可精确控制纳米沟道的深度误差在±1nm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727888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27904.4
申请日:2005-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53 ,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系统和检测自动控制方法。所述系统选取TI公司的AMC7820芯片作为系统的采集控制微处理器,设计了一小型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系统。通过AMC7820芯片的A/D与D/A功能实现对芯片进样分离时的高压电源控制及信号的采集。上位PC机通过25针并口与AMC7820C的SPI串口实现二者间的通信,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采集控制系统。利用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系统,先进行光电倍增管灵敏度调节,进样分离参数设置,和系统自检,实现了微流控芯片电泳过程的自动控制及整个检测系统的智能化操作和结果分析并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680586A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200510023584.5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25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体芯片电泳分离检测同工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微加工工艺制作石英介质的微流体芯片,然后在芯片微管道中加入同工酶反应所需要的辅酶、底物、缓冲液及筛分介质等各种成分,并在加样池中加入待检测样品,最后将加样后的微流体芯片,置于光学检测平台上,各池中插入相应电极,施加适当时序和幅值的电压进行分离、反应及检测。与常规同工酶分离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