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时电价的可调资源特征库构建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1157965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732013.9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可调资源特征库构建方法、可调资源特征库构建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获取用电客户在预设时间周期内的用电负荷数据,多个预设时间域内的用电成本;基于各预设时间域内的用电负荷数据,确定用电客户分别在各预设时间域内的用电负载比率和用电客户在时间周期内的平均用电负载;基于各预设时间域内的用电负载比率和用电成本,以及在时间周期内的平均用电负载,确定用电客户分别在各预设时间域内的响应指标值;基于各预设时间域内的响应指标值,生成关于用电客户的可调节负荷资源库。采用本方法能够优化构建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的流程和提高评估用户对可调节负荷资源的响应程度的准确性。

    电力计量领域的知识融合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369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28740.X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计量领域的知识融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始电力计量领域文本对;基于预先训练的文本匹配模型,对初始电力计量领域文本对中的文本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当匹配结果为匹配时,对初始电力计量领域文本对中的文本进行融合处理,获得融合电力计量领域文本;文本匹配模型的训练过程为:获取电力计量领域样本数据集,电力计量领域样本数据集包括:样本电力计量领域文本对;对样本电力计量领域文本对中的文本进行语义提取处理,确定电力计量领域样本数据集的语义信息;基于语义提取处理后的电力计量领域样本数据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文本匹配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知识融合精度。

    用户用电曲线对新能源消纳边际贡献的评价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726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453904.5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户用电曲线对新能源消纳边际贡献的评价方法、边际贡献的评价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控制系统产出的第一总负荷量和针对于新能源负荷消耗的第一消纳量;以及,获取个体用户消耗的第二总负荷量;确定电网控制系统消耗新能源负荷的比重;以及确定个体用户在预设周期时间内对应的负荷用电曲线;在负荷用电曲线的形态不变的情况下,将预设的扰动负荷量添入第二总负荷量中,确定个体用户在周期时间内受到扰动负荷后所消耗的第三总负荷量,评价负荷用电曲线对电网控制系统消耗新能源负荷的边际贡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评价个体用户的负荷用电对消耗新能源负荷的边际贡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用电需求侧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961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8127.4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电需求侧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获取预先构建的广义负荷确定模型,广义负荷确定模型中定义有目标函数和至少一个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指示基于用电量得到实际用电效用,约束项包括用户的刚性负荷需求、最小连续用电时长、最大连续停电时长、用电功率、全天用电量、用电功率的改变速率、用户处于用电状态、用电曲线形状、或者多种用电模式下的用户用电信息中至少一项;基于广义负荷确定模型,获取实际用电效用最大时对应的目标用电量,基于目标用电量确定需求响应后的负荷;对需求侧响应潜力进行评估。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广义负荷的需求侧响应潜力评估精确度。

    用户用电曲线对新能源消纳边际贡献的评价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726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53904.5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户用电曲线对新能源消纳边际贡献的评价方法、边际贡献的评价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控制系统产出的第一总负荷量和针对于新能源负荷消耗的第一消纳量;以及,获取个体用户消耗的第二总负荷量;确定电网控制系统消耗新能源负荷的比重;以及确定个体用户在预设周期时间内对应的负荷用电曲线;在负荷用电曲线的形态不变的情况下,将预设的扰动负荷量添入第二总负荷量中,确定个体用户在周期时间内受到扰动负荷后所消耗的第三总负荷量,评价负荷用电曲线对电网控制系统消耗新能源负荷的边际贡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评价个体用户的负荷用电对消耗新能源负荷的边际贡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馈线线损模型的修复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9143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19276.8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馈线线损模型的修复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配电网馈线拓扑结构中,确定联络开关对应的关键台区;准实时获取每一所述关键台区的电气信息,其中工作电气信息包括所述关键台区的电压幅值和所述关键台区的电压相位角;判断对应于同一所述联络开关的所有所述关键台区的电压幅值在同一采集时间节点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若是,判断对应于同一所述联络开关的所有所述关键台区的电压相位角在所述采集时间节点是否均发生改变;当对应于同一所述联络开关的所有所述关键台区的电压相位角在同一采集时间节点的均发生改变时,判定所述馈线进入转供状态,并根据每一所述关键台区的状态更新所述馈线线损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