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2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279170.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D417/14 , C09K11/06 , C07D413/00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具有延迟荧光性质的ESIPT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ESIPT的特殊性质,设计合成出了一种具备延迟荧光特性及大斯托克斯位移的发光材料。同时,本发明的ESIPT发光材料分子能级合适、发光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可以作为黄光掺杂材料制备非能量传递型发光薄膜使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成品中,本发明的ESIPT发光材料与主体材料不发生能量传递,通过掺杂比例的调控,可以实现对主客体发光峰的比例控制,从而成功制备出可重复的色度可调控的多色发光OLED。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3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125527.5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D2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卤代二苯胺类化合物为底物,在一氧化碳气体氛围下,通过钯催化的羰基化反应实现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本方法的反应原料较为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此方法打破了在传统制备方法中,底物需要预先引入羰基官能团前体的限制,以一氧化碳为羰基的直接来源,通过羰基化反应一步构筑两个C‑C键,最符合有机合成中原子经济,合成步骤经济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发展了有机方法学,也实现了对吖啶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2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33345.1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C217/84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苯并屈类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式中,R1和R2为烃基,Ar1和Ar2为芳香基团或其衍生物。本发明还将其应用到有机光电器件中作为界面修饰层,改善了电极和有机界面的接触,提高了空穴的传输和收集效率,使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79170.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417/14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具有延迟荧光性质的ESIPT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ESIPT的特殊性质,设计合成出了一种具备延迟荧光特性及大斯托克斯位移的发光材料。同时,本发明的ESIPT发光材料分子能级合适、发光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可以作为黄光掺杂材料制备非能量传递型发光薄膜使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成品中,本发明的ESIPT发光材料与主体材料不发生能量传递,通过掺杂比例的调控,可以实现对主客体发光峰的比例控制,从而成功制备出可重复的色度可调控的多色发光OLED。
-
公开(公告)号:CN101973885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78975.2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主链含β-二酮的共轭小分子或共轭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包括将带有卤素的β-二酮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分离和得到的产物与富电子单体或缺电子单体通过Sonogashir和Suzuki偶联反应制备得到主链含β-二酮的共轭小分子或共轭聚合物。利用β-二酮的强配位能力,使共轭小分子和不同的金属配位生成不同的配合物,或把共轭聚合物与各种不同的金属共混,使聚合物中的二酮与金属配位,达到改变其光电性能,以期在有机电致发光、生物传感、有机电存储等领域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962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445902.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B01J23/72 , B01J35/08 , B01J35/02 , C07C213/06 , C07C217/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基铜纳米非均相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所用原材料廉价易得,具体先将钛源溶解于乙二醇溶液中获得钛源溶液,随后将铜盐溶解于钛源溶液中得到绿色混悬液,再将混悬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即可得到所需催化剂,所得材料为实心球状结构;制备出的催化剂材料可用于催化Ullmann偶联反应,铜在其中以二价离子的形式存在,稳定性高,不易在Ullmann偶联反应中流失,因而Ullmann偶联反应可在非常简单的环境下完成,降低了反应难度,产率得到了保证;且该催化剂材料具有较高的循环使用性能,在Ullamnn偶联反应中使用时,可以循环使用3次不失活。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0333345.1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C217/84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苯并屈类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式中,R1和R2为烃基,Ar1和Ar2为芳香基团或其衍生物。本发明还将其应用到有机光电器件中作为界面修饰层,改善了电极和有机界面的接触,提高了空穴的传输和收集效率,使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996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45902.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B01J23/72 , B01J35/08 , B01J35/02 , C07C213/06 , C07C217/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基铜纳米非均相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所用原材料廉价易得,具体先将钛源溶解于乙二醇溶液中获得钛源溶液,随后将铜盐溶解于钛源溶液中得到绿色混悬液,再将混悬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即可得到所需催化剂,所得材料为实心球状结构;制备出的催化剂材料可用于催化Ullmann偶联反应,铜在其中以二价离子的形式存在,稳定性高,不易在Ullmann偶联反应中流失,因而Ullmann偶联反应可在非常简单的环境下完成,降低了反应难度,产率得到了保证;且该催化剂材料具有较高的循环使用性能,在Ullamnn偶联反应中使用时,可以循环使用3次不失活。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23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46789.3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B37/04 , C07C1/26 , C07C17/263 , C07C41/30 , C07C209/68 , C07C213/08 , C07D213/127 , C07D213/30 , C07D333/08 , C07D333/16 , C07C15/54 , C07C43/215 , C07C211/54 , C07C22/08 , C07C25/24 , C07C15/58 , C07C43/225 , C07C21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芳基炔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在氮气保护下,将溴苯类底物、炔醇、钯催化剂、有机膦配体和无机碱放入反应容器,然后加入溶剂,将反应容器加热进行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后经萃取、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二芳基乙炔类化合物。本发明以简单易得的芳基溴代物和炔醇为原料,通过钯催化的偶联反应得到二芳基乙炔类化合物。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克服了传统合成方法中的一些不足,例如以电石为原料时,无法控制乙炔的释放速度;以端炔为原料时,产物与原料由于极性相近而难以分离的不足等。该方法在放大反应中也表现良好。因而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9692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71931.0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步骤是:氮气保护下,在甲苯溶液中,以邻溴碘苯类化合物、芳基硼酸、二芳基炔类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钯催化剂、有机膦配体、无机碱、有机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回流,分离得到产物菲及其衍生物。本发明以简单、经济、易得的原料为底物,以钯催化的三组分串联反应,通过一锅法实现了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这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以及有机光电材料科学中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