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0530.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1M3/04 ,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 , G01M7/02 , G01H17/00 , G01K13/00 ,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IL抗振支架的多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功能箱、多参数检测模块、SF6泄露检测模块以及上位机,所述的功能箱为箱体结构,外壳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一体注塑制作成型,设有9个放置检测模块的开槽,可同时对9个检测模块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并通过USB总线对与所述的上位机进行通讯;进一步的,上述9个检测模块可以包括多个多参数检测模块,多个SF6泄露检测模块。所述的多参数检测模块设置于GIL抗振支架上,径向安装,测量当前加速度信号、温度信号、拉应力信号以及扭转应力信号。本发明为无线安装方式、区别于市场上有线拖挂传感器的方式,方便灵活安装并且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57840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2174.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GIS检修机器人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涉及路径规划技术领域,该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根节点沿着预置步长向第一采样节点方向扩展得到第一中间节点;在第二根节点沿着预置步长向第二采样节点方向扩展得到第二中间节点;确定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一根节点之间是否存在障碍物,第二中间节点和第二根节点之间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均不存在障碍物,则确定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置距离;若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置距离且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之间不存在障碍物,则根据搜索路径中的第一中间节点和第二中间节点生成机械臂的规划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137590.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H02J3/38 , H02J13/00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9 , G06F18/24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直流闭锁检测与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故障检测启动后一定量时间窗内的波形数据输入第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第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判断目前所发生的故障类型;智能终端根据判断的故障类型执行进行相应动作,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提出了用于智能终端的特高压直流闭锁的检测方法,利用配网末端不同故障下电压、频率等电气量暂态响应的不同,对直流闭锁进行本地快速识别和响应,本方法可挖掘配网末端大量的分布式有功资源的潜力,使其能够快速、主动应直流闭锁,辅助进行电网频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90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363621.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园区电碳数据映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园区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多时间尺度数据融合以及电碳耦合转换三个步骤,实现真实物理园区在数字空间中的映射。其中园区数据包括分布式新能源、楼宇用能、储能、充电桩等电气量信息和园区基本信息、经济信息和碳汇等其他信息。最终通过数字化园区的电碳映射方法,能够得到精准的园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为构建数字化园区电碳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预测提供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36329.0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电耦合传感器的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监测抑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磁电耦合传感器安装在各个电力变压器的监测节点中,实时捕获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磁场信号;采用基于改进信息获取优化的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电流信号自适应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并从中提取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数据,采用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捕捉由历史数据提供的长期依赖关系与由实时数据提供的短期动态变化,完成对下一时刻的直流偏磁电流数据的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对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精确检测,且有效抑制了直流偏磁分量,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4080.6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电耦合传感器的变压器铁芯交直流混合电流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磁电耦合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变压器内部的铁芯振动产生的磁通量变化,将磁通量变化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对原始电信号进行处理,提取混合电流中的交流信号分量和直流信号分量,并将其随历史运行数据和实时环境参数输入至待训练的深度循环神经网络中,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经过迭代训练后输出强化后的杂散电流以及消除环境影响后的直流电流信号。本发明使用深度循环神经网络与自适应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铁芯温度高精度预测;并利用动态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从而增强网络的动态处理能力,可有效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5855.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园区的碳资产管理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园区内各个企业工厂下的生产数据,并提取得到各企业工厂碳活动经营数据;对各企业工厂的碳活动进行全程化表征,估算各企业工厂的碳活动对应的碳排放信息;基于预先配置的碳排放计算公式测算得到各企业工厂的预计碳排放配额资产;结合各企业工厂的碳排放配额资产信息,判断各企业工厂当前碳排放配额资产充足与否;分析碳资产价格与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构建碳资产交易风险评估模型;本发明针对性改善园区各各企业工厂的碳资产经营活动,实时适应性调整各企业工厂的碳活动状态,实现园区内各企业工厂碳排放配额资产的统筹优化配置,提高园区碳资产管理的预见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4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5124.7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能量流‑碳流联合优化调度方法,涉及新能源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连通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高峰负荷期场景、低碳排放期场景、储能高效期场景;建立能量流、碳流、储能指标的优先级权重,并配置迭代方案;配置适应度函数;执行种群初始化;执行种群中个体的概率选择;基于迭代方案生成交叉约束因子和变异约束因子,重构交叉率和变异率,进行变异操作,生成变异结果;生成联合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在不同场景下调度精度和储能效率低下,碳排放控制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调度精度、碳排放控制和储能效率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63621.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园区电碳数据映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园区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多时间尺度数据融合以及电碳耦合转换三个步骤,实现真实物理园区在数字空间中的映射。其中园区数据包括分布式新能源、楼宇用能、储能、充电桩等电气量信息和园区基本信息、经济信息和碳汇等其他信息。最终通过数字化园区的电碳映射方法,能够得到精准的园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为构建数字化园区电碳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预测提供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2890.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多参数融合的GIL抗振支架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输电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SF6气体压力时序;若目标气体压力处于预定压力阈值,对SF6气体压力时序进行预测性分析获取预测气体压力;若预测气体压力未处于预定压力阈值,对抗振支架进行多参数动态监测获取多参数检测信息;对参数检测信息进行预测性分析,得到预测参数值;引入预定安全图结构网络对预测参数值进行融合分析,得到安全状态指数;若安全状态指数未达到预定状态阈值,则进行安全预警。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监测参数单一且缺乏状态预测能力,导致无法全面评估GIL抗振支架安全状态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