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0530.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1M3/04 ,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 , G01M7/02 , G01H17/00 , G01K13/00 ,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IL抗振支架的多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功能箱、多参数检测模块、SF6泄露检测模块以及上位机,所述的功能箱为箱体结构,外壳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一体注塑制作成型,设有9个放置检测模块的开槽,可同时对9个检测模块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并通过USB总线对与所述的上位机进行通讯;进一步的,上述9个检测模块可以包括多个多参数检测模块,多个SF6泄露检测模块。所述的多参数检测模块设置于GIL抗振支架上,径向安装,测量当前加速度信号、温度信号、拉应力信号以及扭转应力信号。本发明为无线安装方式、区别于市场上有线拖挂传感器的方式,方便灵活安装并且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137590.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H02J3/38 , H02J13/00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9 , G06F18/24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直流闭锁检测与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故障检测启动后一定量时间窗内的波形数据输入第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第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判断目前所发生的故障类型;智能终端根据判断的故障类型执行进行相应动作,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提出了用于智能终端的特高压直流闭锁的检测方法,利用配网末端不同故障下电压、频率等电气量暂态响应的不同,对直流闭锁进行本地快速识别和响应,本方法可挖掘配网末端大量的分布式有功资源的潜力,使其能够快速、主动应直流闭锁,辅助进行电网频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435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0858448.6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斌 , 高海洋 , 郑馨怡 , 桂帆 , 王昱婷 , 徐琼璟 , 端凌立 , 张若微 , 张瑶 , 张汀荟 , 范庆华 , 陈庭记 , 杨莲 , 刘永生 , 朱海超 , 蔡可庆 , 王艳巧 , 陈雪薇
IPC: G06F16/28 ,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F18/232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序列挖掘与有向加权图聚类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负载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时间序列分段为子序列,并提取子序列特征得到符号数据;将符号数据建模为有向加权图,用图表示子序列;进行准完全连通子图聚类,得到聚类子图;基于聚类结果,计算建筑能耗的稳定性,并识别非典型能耗模式。本发明通过时间序列子序列挖掘提取有关负载消耗模式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构建能源管理系统;将住宅建筑负载数据上的子序列聚类表述为有向加权图上的图聚类问题,捕捉了子序列之间的时间依赖性和相似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99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1129706.X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资源共享的地铁供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构建方法,涉及电网规划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地铁供电系统的负荷特性分析;输入地铁供电系统资源共享的优化指标;综合地铁供电系统的负荷特性以及所述优化指标构建基于资源共享的地铁供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通过所述方法构建的地铁供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和资源利用率,证明了所提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47648.5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GIS就位吊装机构,涉及吊装设备领域,包括吊机主体与蜘蛛腿,所述吊机主体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杆,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液压缸配合双向螺杆的旋转,实现了吊臂机构的吊钩在狭窄空间吊运设备时,不需要退出狭窄空间即可将设备从背后运至前方,将现有技术中的倾斜吊臂通过液压缸与双向螺杆的配合,转变为竖直吊臂,竖直状态的吊臂在狭窄空间发挥更大,并且通过液压缸的伸缩,依然可以实现吊臂机构的倾斜,发挥原有吊臂的作用,有效的增加了吊装机构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0664.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56 , H02B1/28 , H02B13/025 , H02B1/46 , H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组合电器的预制舱,包括舱体、第一隔室、第二隔室,所述第一隔室与第二隔室平行布置于舱体内,所述第一隔室内部设置有SF6气体检测装置、火灾探测装置、通风装置、第一温控装置,所述第二隔室内部设置有火灾探测装置、通风装置、空调、第二温控装置,布局合理,通过对预制舱进行整体布局规划,使不同通风与温控要求的设备分别安装于不同隔室内,从而采用不同的通风与温控策略,有效利用预制舱内空间并节约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435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58448.6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斌 , 高海洋 , 郑馨怡 , 桂帆 , 王昱婷 , 徐琼璟 , 端凌立 , 张若微 , 张瑶 , 张汀荟 , 范庆华 , 陈庭记 , 杨莲 , 刘永生 , 朱海超 , 蔡可庆 , 王艳巧 , 陈雪薇
IPC: G06F16/28 ,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F18/232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序列挖掘与有向加权图聚类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负载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时间序列分段为子序列,并提取子序列特征得到符号数据;将符号数据建模为有向加权图,用图表示子序列;进行准完全连通子图聚类,得到聚类子图;基于聚类结果,计算建筑能耗的稳定性,并识别非典型能耗模式。本发明通过时间序列子序列挖掘提取有关负载消耗模式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构建能源管理系统;将住宅建筑负载数据上的子序列聚类表述为有向加权图上的图聚类问题,捕捉了子序列之间的时间依赖性和相似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37590.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直流闭锁检测与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故障检测启动后一定量时间窗内的波形数据输入第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第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判断目前所发生的故障类型;智能终端根据判断的故障类型执行进行相应动作,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提出了用于智能终端的特高压直流闭锁的检测方法,利用配网末端不同故障下电压、频率等电气量暂态响应的不同,对直流闭锁进行本地快速识别和响应,本方法可挖掘配网末端大量的分布式有功资源的潜力,使其能够快速、主动应直流闭锁,辅助进行电网频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9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29706.X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资源共享的地铁供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构建方法,涉及电网规划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地铁供电系统的负荷特性分析;输入地铁供电系统资源共享的优化指标;综合地铁供电系统的负荷特性以及所述优化指标构建基于资源共享的地铁供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通过所述方法构建的地铁供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和资源利用率,证明了所提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80525.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L纵向滑动抗振支架,纵向滑动通过纵向滚轮实现,纵向、横向双向抗振通过横向减震块及纵向滚轮共同实现,倒F型的水平支架杆与立式支架杆和混凝土墙之间采用榫卯连接构造,实现全装配式快速安装,无需现场电焊,纵向滑动装置通过高度可调节纵向固定件实现与水平支架杆上表面紧密接触,横向减震块的横截面为半开口式锯齿形,在母线管支架缓慢伸入横向减震块的过程中,锯齿形的末端受到母线管支架推进挤压向内的力,产生形变,伸入到位后,形变结束锯齿形与横向减震块的底面仍保留一定空隙,该空隙为缓冲空间,一来是加强缓冲效果,二来是可加大原先横向减震块光滑表面的摩擦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