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304949.0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1B21/3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Kelvin‑Voight模型的重组竹材压缩蠕变应变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重组竹材进行2种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并采用一种新的基于变阶次的R‑L分数阶理论定义的Kelvin‑Voight黏弹性力学本构关系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获得模型在这2种应力水平下的主要参数值;其次分别采用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对应力与主要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获得这些模型参数在其他任意指定应力水平下的数值;最后基于前一步获得的参数值及Kelvin‑Voight模型,对重组竹在其他应力水平下的压缩蠕变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面基于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重组竹自身力学性能分散性强的缺陷,准确预测多款重组竹试件的压缩蠕变应变,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6485.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1N3/00 , G01N3/06 , G01N3/20 , G01M13/02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曲轴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获取曲轴裂纹扩展实验数据,并舍弃前期裂纹萌生阶段的部分数据、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相应的寿命预测模型,并对曲轴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采用改进的疲劳极限统计分析法对所预测的曲轴剩余寿命进行疲劳极限载荷的统计分析,本发明首先基于已有的曲轴裂纹扩展实验数据,舍弃前期裂纹萌生阶段的部分数据,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相应的寿命预测模型,并对曲轴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接着采用改进的疲劳极限统计分析法对所预测的曲轴剩余寿命进行疲劳极限载荷的统计分析。可以代替实际测量值进行分析,起到缩短曲轴疲劳试验时间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测试方法,试验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622968.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淬火钢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曲轴‑线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曲轴‑线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感应加热过程进行磁热耦合数值仿真、对冷却过程进行热机耦合数值仿真,获得曲轴在冷却后的残余应力应变状态等步骤、通过对钢质曲轴的电磁感应淬火强化工艺,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其三维磁热耦合模型,并对其感应加热‑冷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获得曲轴在经过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场。在此基础上结合曲轴自身的结构与材料特性,与KBM多轴疲劳模型相结合对淬火后的曲轴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预测。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减小了预测误差,具有更广泛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6245.0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客流预测方法,包括基于个体出行数据及公交车辆运营数据作为输入,构建个体出行决策模型,再建立出行个体智能体运动规则,建立公交车辆智能体运动规则和两者间的交互规则;通过输入两种智能体和环境的实际特征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为基础按照预先设定的运动规则和交互规则模拟实际状态,从而输出所需要的客流数据,完成客流预测,可以很好地模拟公交出行个体的实际出行行为,能够有效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在准确描述乘客出行行为、探索客流变化规律、分析客流分布特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02415.1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PID的自平衡车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中的输入层节点数和隐含层节点数;初始化,给出各层权值的初始值、学习速率η、动量因子α和PID初始参数;对输入信号r(k)以及输出信号y(k)进行采样,并计算此时刻的控制误差e(k);对PID控制器采用增量式PID,并根据RBF神经网络计算出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并对自平衡车进行控制;计算RBF神经网络的输出,得到辨识信息,根据梯度下降法对相应的权值进行调整;进行下次采样控制,且k=k+1,返回到S1继续。本发明将RBF神经网络具有的学习模式引入到PID控制器中,使被干扰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5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910395173.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客流分配方法,包括将实际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转化为多模式公交网络表示模型;假设车内客流、同站换乘客流、进站客流和异站换乘客流的上车优先级;确定乘客选择各类虚拟网络节点出射弧段的概率;构建最短超级路径模型,运用动态规划方法设计最短超级路径模型的求解算法,确定任意出行起点到某一出行终点的最短超级路径;根据虚拟网络弧段的流量划分概率以及最短超级路径,计算虚拟网络节点与虚拟网络弧段的客流量以及客流滞留概率;运用连续平均法,提出多模式公交网络流量加载方法。本发明用于获得多模式公交网络中各条公交线路上公交弧段的客流量,提高多模式公交网络中客流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10973.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曲轴加速疲劳试验的方法,包括建立曲轴裂纹深度随循环次数变化的经验模型、对建立的经验模型优化,获得曲轴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的递推公式,建立曲轴剩余寿命预测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基于建立的曲轴剩余寿命预测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作为现验数据,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对曲轴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等步骤,本发明在确定曲轴疲劳破坏裂纹阈值的基础上,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曲轴的弯曲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基于多组试验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试验验证,与实际数据得到的疲劳极限载荷进行对比,在曲轴失效之前就可以对其剩余寿命进行准确预测,可以达到加速的效果,缩短曲轴疲劳试验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22968.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淬火钢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曲轴‑线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曲轴‑线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感应加热过程进行磁热耦合数值仿真、对冷却过程进行热机耦合数值仿真,获得曲轴在冷却后的残余应力应变状态等步骤、通过对钢质曲轴的电磁感应淬火强化工艺,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其三维磁热耦合模型,并对其感应加热‑冷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获得曲轴在经过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场。在此基础上结合曲轴自身的结构与材料特性,与KBM多轴疲劳模型相结合对淬火后的曲轴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预测。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减小了预测误差,具有更广泛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4949.0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1N3/08 , G01B21/3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Kelvin‑Voight模型的重组竹材压缩蠕变应变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重组竹材进行2种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并采用一种新的基于变阶次的R‑L分数阶理论定义的Kelvin‑Voight黏弹性力学本构关系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获得模型在这2种应力水平下的主要参数值;其次分别采用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对应力与主要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获得这些模型参数在其他任意指定应力水平下的数值;最后基于前一步获得的参数值及Kelvin‑Voight模型,对重组竹在其他应力水平下的压缩蠕变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面基于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重组竹自身力学性能分散性强的缺陷,准确预测多款重组竹试件的压缩蠕变应变,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9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44982.3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60G17/08 , B60G17/019 , B60G17/016 , B62H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三轮车侧翻主被动安全系统及方法,该电动三轮车侧翻主被动安全系统包括主动安全装置以及被动安全装置,主动安全装置包括布置在电动三轮车后轴位置上的两个液压杆、设置在电动三轮车车厢中轴线位置的倾斜角传感器、设置在在三轮车上的横摆角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被动安全装置在电动三轮车车身侧翻超过极限角度时,被动安全装置被触发,撑杆在横向限位杆的作用下自动撑开,抵住地面,同时横向限位杆控制支撑杆的展开角度,避免因侧翻造成重大伤害,该种电动三轮车侧翻主被动安全系统及方法,以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侧翻事故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