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Kelvin-Voight模型的重组竹材压缩蠕变应变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304949.0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Kelvin‑Voight模型的重组竹材压缩蠕变应变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重组竹材进行2种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并采用一种新的基于变阶次的R‑L分数阶理论定义的Kelvin‑Voight黏弹性力学本构关系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获得模型在这2种应力水平下的主要参数值;其次分别采用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对应力与主要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获得这些模型参数在其他任意指定应力水平下的数值;最后基于前一步获得的参数值及Kelvin‑Voight模型,对重组竹在其他应力水平下的压缩蠕变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面基于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重组竹自身力学性能分散性强的缺陷,准确预测多款重组竹试件的压缩蠕变应变,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可拆卸木竹构件消能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58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840146.2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木竹构件消能连接节点及组装方法,由六面预留贯穿孔洞的正方体空心FRP金属块、FRP方形钢底板、预留螺纹杆的方形FRP钢底板、六角FRP钢螺母、不同大小的高强六角FRP钢螺栓、中间加厚的T形FRP钢板、高强粘弹性阻尼器、扇形粘弹性阻尼器、方形FRP钢套筒、方形木竹梁柱组成,FRP均覆盖在表层。通过六角螺栓将预留螺纹杆的方形FRP钢底板与T型FRP钢板、高强粘弹性阻尼器、扇形粘弹性阻尼器以及方形FRP钢套筒连接成套筒阻尼器底板一体件,再根据实际需求在正方体金属块六个面上分别连接套筒阻尼器底板一体件或与之相对应的方形FRP钢底板。本发明与其他传统节点相比,具有现场安装快、使用灵活和减震消能的优点。

    一种测试木材泊松比的动态梁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24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21359.X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依据梁理论公开一种测试木材泊松比的动态梁法,方形截面悬臂木梁和悬臂木质复合材料梁试件长度为l,在方形截面悬臂木梁试件(b/h=1)和悬臂木质复合材料梁试件(1≤b/h<3)相对的两个表面中央线上均粘贴0°应变片和90°应变片,两个表面的0°应变片对称设置、90°应变片对称设置,0°应变片紧贴于90°应变片设置,90°应变片中心点与方形截面悬臂木梁和悬臂木质复合材料梁试件固支边的间距为l/3;测试方形截面悬臂木梁和悬臂木质复合材料梁试件0°和90°的应变频谱或一阶弯曲振动的振波曲线;通过频谱或振波曲线计算泊松比。本发明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一根方形截面悬臂木梁试件可以测试木材两个主向泊松比。

    一种FRP钢竹混凝土组合构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12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594046.6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RP钢竹混凝土组合构件制备方法,该组合构件由薄壁钢管、两种预留螺栓孔洞的竹集成材、FRP布、预留螺栓孔洞的方形钢管、高强螺栓、发泡混凝土组成。制备该组合构件时,按预留孔洞分别将两个两种不同尺寸的竹集成材放置在方形钢管上下及左右侧,然后在其表面刷胶包裹3层FRP布,待胶水固定成型后在预留孔洞处打通FRP布,利用高强螺栓将构件进行锚固,其次在方形钢管内部以及FRP包裹层和薄壁钢管之间分别浇筑发泡混凝土,最后等待发泡混凝土养护成型即可。本发明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具有轻质高强、绿色环保的优点。

    一种FRP竹秸秆组合构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758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94050.2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FRP竹秸秆组合构件制备方法,组合构件由竹集成材芯材、FRP包裹层、秸秆废料压实层、竹集成材外包层、防火处理表层组成。制备该构件时,各层分别由竹集成材芯材、FRP布、经机械初步压实的秸秆物块、原竹条刷胶拼装,然后统一在热压机内一步热压而成,热压选用的胶结剂为一种新型具有防腐功能的间苯二酚改性酚醛树脂胶,最后采用浸渍法对表层进行防火处理完成。组合构件中包含3-5mm的CFRP包裹层,可以提高柱体整体力学强度,同时FRP材料以及秸秆的加入降低了组合构件的自重,增加了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同时秸秆废料的加入以及竹材的有效利用符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种竹质圆形或圆环形截面构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5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62753.5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质圆形或圆环形截面构件及制备方法,该构件的主要特点是,构件内部中心为将天然生原竹筒旋切表层至表面光滑、外径统一并且经过防腐处理的圆形竹筒,紧贴中心圆形竹筒的为壁厚较厚的缠绕竹质层,竹质层分三层,内层厚度不小于10mm,纤维方向和构件长度方向一致;中间层5mm-30mm,纤维方向同构件轴心线方向呈30°-45°夹角;最外层6mm-30mm,纤维方向同构件轴心线方向呈90°夹角。构件内部既可以是空心,也可以被一种或多种材料填充。本发明开拓了竹材利用的新途径。

    一种真空预压利导管桩注气碳化超软地基的加固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125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39567.0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预压利导管桩注气碳化超软地基的加固处理系统,属于岩土工程中超软地基加固处理的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真空预压、氧化镁碳化加固和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中的不足,保留各自的技术优点,该处理系统包括管桩插设系统、喷搅系统、真空预压系统和注气碳化系统,将真空预压和管桩注气协调工作,增大了排水效率和二氧化碳的入渗扩散效率,充分利用了管桩对软土的挤密置换作用,同时水化产物和碳化产物对超软土进行有效胶结,形成了地基强度和稳定性高的复合地基。该发明了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质量可靠、施工高效和低碳环保的超软地基加固处理系统,实现了超软地基的快速加固和工业废弃物在软基处理中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防腐竹集成材构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32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0452.1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腐竹集成材构件制作方法,其加工步骤为:将原竹剖成定宽定厚的竹片,去青去黄后,放入多个带轮子的圆形压力罐内;再将各压力罐沿对应轨道推进多孔热处理窑内进行热处理,温度控制在120-245℃,1.5h-10h后,将压力罐推进多孔冷却窑进行冷却;温度至60℃左右,将竹片从压力罐取出,分别放到对应矩形小车内推进干燥窑,干燥温度为60-110℃,干燥至含水率为7-12%;然后将竹片辊胶,组胚,压制成单层板;再根据构件要求,将单层板压制成构件;将构件浸泡桐油后放进压力罐,推进热处理窑,温度控制在100-180℃,0.5h-2h后,将压力罐推进冷却窑冷却。该方法制作的竹集成材构件,尺寸均匀,不易变形,防腐防霉能力强。

    竹筒沙窑热处理工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65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87581.1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筒沙窑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原竹截成定长的竹筒,并沿通长去掉筒内竹节;接着将竹筒顺小车长度方向并排放进车厢内;单后将载有竹筒的小车沿轨道送进沙窑并合上沙腔门,对沙窑进行加热至温度为80-240℃,并保持1.5h-10h;最后,打开沙腔门,拉出小车,对竹筒进行干燥处理。采用该工艺处理的竹筒无裂缝、色泽均匀,防腐、防虫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开裂。该处理工艺干净、绿色、环保,节省能源,并且效率高。

    一种竹质胶合箱型梁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31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23367.5

    申请日:2018-04-05

    Inventor: 陈国 李祥 李海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14 E04B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质胶合箱型梁,它主要包括上翼缘(1)、下翼缘(2)、腹板(3)、加劲肋(4)、胶粘剂(5)、钉子(6)和防水涂料(7),共同组成竹质胶合箱型梁;其中,腹板(3)位于上翼缘(1)和下翼缘(2)的侧面,承担剪应力,上翼缘位于箱梁的顶面,承担压应力,下翼缘位于箱梁的底面,承担拉应力,腹板(3)、上翼缘(1)和下翼缘(2)通过胶粘剂连接。加劲肋(4)设置于箱梁端,与下翼缘(2)顶紧,并和腹板(3)紧密贴合,通过钉子(6)连接,承担改善梁端的腹板(3)抵抗局部失稳能力。防水涂料(7)涂刷于箱梁表面,承担防潮防腐的功能。本发明充分利用6种材料的特点,大幅提高了梁构件的截面惯性矩,具有轻质高强、刚度大、耐久性好和延性性能好等特点,可替代传统原竹梁、重竹梁和木梁应用于木结构、竹结构和组合结构领域中的受弯构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