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1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4179.8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04 , G06F18/2431 , G06F18/27 , G06F18/2415 , G06N3/048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零件缺陷溯源方法,涉及工业零件的质量预测和质量溯源领域,该工业零件缺陷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工业零件的缺陷数据;基于时序逻辑回归树模型对预处理后的缺陷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并基于分类预测结果生成工业零件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零件缺陷形成的影响因素;基于工艺参数对零件缺陷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因果图形数据库,并对工业零件缺陷进行因果图建模,得到工业零件缺陷因果图;基于工业零件缺陷因果图构建质量溯源模型,并利用质量溯源模型对缺陷路径进行质量溯源。本发明提高工业零件生产的质量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追溯问题根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046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7610.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8/241 , B01D3/42 , B01D3/1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特征提取和递减预测步长的DMO精馏温度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包括步骤:S1:采集化工工业数据,利用LSTM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数据特征提取和预处理;S2:将步骤S1得出的数据进行机理建模,确定预测控制的系统模型;S3:采用H∞型成本函数,通过调整成本函数的参数矩阵来确定系统状态或者控制输入的权重;S4:采用递减步长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成本函数的最小化优化,使整体系统的控制时间减少。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数据方法依旧存在较小偏差的问题,以及解决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到达终端集时间难以预知且无法保证指定时间内到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9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599704.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资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物治理云边协同优化智能管控系统。在边缘侧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物治理的低能耗动态工艺流程设计,使用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过程稳态模型、动态模型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在中心云端基于工业操作系统创建丙烯酸有机污染物治理优化管控APP模块,用来可视化监测、优化和控制有机污染物的治理过程。以OPC Server软件做数据中转站进行边缘侧与中心云端数据双向传输,实现边端侧动态模型与中心云端的双向数据传输,包括动态模拟数据、决策变量回写、PID参数整定、工况紧急制动等数据信号的协同优化控制。该系统所设立的平台可用于流程的优化、工况模拟与预警和工作人员培训与远程操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554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0717364.1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4 , G06N3/0442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Kfold‑LSTM混合变异寻优高分子混合制造多目标优化方法,对高分子混合制造的工艺过程中挤出效率、挤出质量进行多目标优化。首先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为基础,结合K‑fold交叉算法以及遗传算法搭建挤出效率、挤出质量模型,解决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设置参数筛选环节,剔除寻优过程中不合理的网络结构,提高建模运算速度。其次采用改进的混合变异差分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高分子混合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寻优求解。利用混合变异策略平衡模型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提高种群的分布性和多样性。本发明从LSTM神经网络建模方法以及多目标优化差分算法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对提高高分子混合制造的工艺过程最优化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518201.7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M13/045 , G06F18/241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CNN‑LSTM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用轴承故障模拟实验平台采集故障数据,采用基于重叠采样的数据增强的方法扩展样本;对样本标注标签并将扩展后的样本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最后进行标准化。使用遗传算法(GA)对CNN‑LSTM故障诊断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选择;使用训练集训练故障诊断模型,使用测试集对轴承故障进行在线诊断。最后,使用参数迁移的方法动态微调故障诊断模型结构,实现轴承跨工况故障诊断。本发明克服了依靠人工提取特征对故障轴承识别精度低,人工经验选择故障诊断模型结构导致准确率不高以及单一卷积神经网络难以捕获时间序列数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5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14558.2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Q10/04 , G06N3/006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组分浓度在线检测的反馈补料控制方法,用于酿酒酵母生产乙醇,包括:S1原位在线取样,利用在线监控仪实时检测发酵罐中底物和产物浓度;S2根据检测的底物、产物与软测量模型预测的菌体浓度建立基于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S3结合粒子群算法对底物消耗动力学的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后模型作为参考轨迹;S4滚动优化浓度反馈控制器的输出;S5根据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反馈控制器,计算控制器的输出,实现对最优设定轨迹的快速追踪,使发酵罐中的底物浓度维持在所需浓度。实验证明,基于组分浓度在线检测的反馈补料控制有利于底物的利用率和产物的生成,同时本方法也可适用于其他的实际发酵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1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1681.9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精馏塔塔顶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学习曲线确定RBF神经网络隐含层的维数、通过聚类算法确定隐含层的中心向量、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隐含层的基宽函数,能够根据实际工况快速精确地更新隐含层维数、中心向量和基宽函数,实现精确控制精馏塔塔顶温度,达到高性能的控制效果,能够对不同精馏场景进行适应性调整,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控制特性,保证控制过程的高精度和高效性,解决了传统PID控制方法的塔顶温度控制器整定效果不良、控制性能不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很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601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69899.1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414 , B82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扩展结构场效应晶体管,涉及医学检验、生物传感和半导体技术领域。分为换能区和传感区。换能区包括:衬底、底部栅介质层、沟道层、源极、漏极、顶部栅介质层、背栅和栅极;传感区包括:衬底、底部栅介质层、扩展栅极、传感层、储液器和液栅。整个换能区分为五层,最底层为衬底,上面一层为底部栅介质层,中间一层由沟道层、源极和漏极组成,上面一层为顶部栅介质层,最上面一层为栅极,背栅位于衬底上。整个传感区分为五层,最底层为衬底,上面一层为底部栅介质层,中间一层为扩展栅极,连接到换能区的栅极,上面一层为传感层,最上面一层为液栅。本发明通过扩展栅极将信号传递至换能区,进而引起源极和漏极间的电流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768137.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宽范围高精度自动检测方法。在自制的普鲁士蓝生物酶电极对于葡萄糖浓度检测具有宽范围线性化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自主识别检测区域自动调节进样量,实现葡萄糖浓度范围未知下的宽范围高精度检测。本发明采用普鲁士蓝生物酶电极在专用检测池中与微生物发酵液反应产生微安级电流,通过设计微安电流检测电路和滤波处理,建立响应信号与葡萄糖浓度响应方程,计算葡萄糖浓度的测量值,根据测量值系统自主识别检测浓度区间,根据偏差调节进样量设定值V,通过高精密智能进样装置自动进样V,使得检测池中的待测物浓度处于传感电极的最佳响应范围,实现葡萄糖宽范围、高精度自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01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63135.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IPC: H04L67/12 , H04Q9/00 , H04L67/1097 , H04L67/55 , H04L9/40 , H04L67/14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污染源治理工况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仪器、外网接口机和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包括内网接口机、采集器集群、贴源数据库集群、工业操作系统和多个监控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传输仪采集监控数据经过加密处理后由内外网接口机发送到采集器集群进行解密;再接入贴源数据库,通过标准数据服务将数据推送到工业操作系统的时序数据库中,根据各监控子系统的业务要求,按照业务规则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存入业务数据库中,工业操作系统提供开放接口供监控子系统调用数据。本申请的系统是基于工业操作系统实现的,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治理工况数据从现场端到监控中心的从采集到传输的整个数据流高效可靠的处理过程。
-
-
-
-
-
-
-
-
-